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嘉麟专利>正文

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2291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00:12
一种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一.在泥土或/和碎石为基础的地面上搭建的以桌子或凳子拼接组成的简易伤员抢救病床(4);其特征在于:二、配用病床(4)使用担架输送伤员的方法:首先,将承载伤员的担架直接放到病床(4)上,然后,从被该伤员压着的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套筒(1)中向外抽出一对担架杆(3);当抽出上述左右一对担架杆(3)之后,即可将该一对担架杆(3)重新插入另一块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套筒(1)中,重新恢复到原来担架的整体状态,准备继续担抬伤员;三、配用病床(4)使用的担架在其结构上应该尽量满足的特殊要求的关键点在于:担架布(2)可以方便地从担架中随着伤员一起脱卸下来作为床单配用在病床(4)上面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尤其涉及了一种配用病床输送伤员而使用担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地区临时的伤员抢救站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崎岖不平的山区或/和破碎的平面搭建,其地面一般都是由难以行车的泥土或/和石子形成,伤员抬进病床后,他在站内部的迁移过程中(例如:由病床迁移至手术台)也必须依靠担架来执行才行。目前,一旦伤员(尤其是重伤员)依靠他人的协助从病床上被抬上担架、或者从担架抬入病床上的过程,都难免会造成该伤员的痛苦、甚至非常痛苦的伤痛感觉。如果,将伤员在上述二个迁移的过程中依靠他人协助时可以免予遭受上述的由伤痛造成的痛苦感觉,岂不是更好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岂不是更好”的问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在泥土或/和碎石为基础的地面上搭建的以桌子或凳子拼接组成的简易伤员抢救病床;其特征在于: 二、配用病床使用担架输送伤员的方法:首先,将承载伤员的担架直接放到病床上,然后,从被该伤员压着的担架布左右两侧的套筒中向外抽出一对担架杆;当抽出上述左右一对担架杆之后,即可将该一对担架杆重新插入另一块担架布左右两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一.在泥土或/和碎石为基础的地面上搭建的以桌子或凳子拼接组成的简易伤员抢救病床(4);其特征在于:二、配用病床(4)使用担架输送伤员的方法:首先,将承载伤员的担架直接放到病床(4)上,然后,从被该伤员压着的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套筒(1)中向外抽出一对担架杆(3);当抽出上述左右一对担架杆(3)之后,即可将该一对担架杆(3)重新插入另一块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套筒(1)中,重新恢复到原来担架的整体状态,准备继续担抬伤员;三、配用病床(4)使用的担架在其结构上应该尽量满足该担架与病床(4)两者之间的特殊要求:裁剪制成担架布(2)的宽度等于或大于病床(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灾区临时搭建抢救伤员的简易临时设施:一.在泥土或/和碎石为基础的地面上搭建的以桌子或凳子拼接组成的简易伤员抢救病床(4);其特征在于:二、配用病床(4)使用担架输送伤员的方法:首先,将承载伤员的担架直接放到病床(4)上,然后,从被该伤员压着的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套筒(1)中向外抽出一对担架杆(3);当抽出上述左右一对担架杆(3)之后,即可将该一对担架杆(3)重新插入另一块担架布(2)左右两侧的套筒(1)中,重新恢复到原来担架的整体状态,准备继续担抬伤员;三、配用病床(4)使用的担架在其结构上应该尽量满足该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麟
申请(专利权)人:梁嘉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