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1608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7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祛风止痒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炉甘石10~16g、滑石粉10~16g、黄芩5~15g、樟脑1~8g、雷丸10~16g、薄荷4~10g、防风10~16g、荆芥10~16g、生地10~25g、白藓皮10~16g、白芷10~16g、金银花10~16g、绿豆粉10~16g、青蒿10~16g、川芎10~15g、菊花10~15g,黄柏液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特别是供祛风止痒患者使用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医学界认为: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时则称为瘙痒病(pruritus)。风邪,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症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祛风止痒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祛风止痒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祛风止痒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祛风止痒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以解决风邪、瘙痒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祛风止痒。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0~16g、滑石粉10~16g、黄芩5~15g、樟脑1~8g、雷丸10~16g、薄荷4~10g、防风10~16g、荆芥10~16g、生地10~25g、白藓皮10~16g、白芷10~16g、金银花10~16g、绿豆粉10~16g、青蒿10~16g、川芎10~15g、菊花10~15g,黄柏液适量。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2~14g、滑石粉12~14g、黄芩6~13g、樟脑2~7g、雷丸12~14g、薄荷6~9g、防风12~14g、荆芥12~14g、生地12~22g、白藓皮12~14g、白芷12~14g、金银花12~14g、绿豆粉12~14g、青蒿12~14g、川芎11~13g、菊花11~13g,黄柏液适量。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3g、滑石粉13g、黄芩12g、樟脑6g、雷丸13g、薄荷8g、防风13g、荆芥13g、生地20g、白藓皮13g、白芷13g、金银花13g、绿豆粉13g、青蒿13g、川芎12g、菊花12g,黄柏液适量。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除黄柏(加16倍水煎煮)外,将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粉末状待用; B、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放入到药器中,加入适量的黄柏煎煮液浸泡5~8天,即得外用擦剂。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外用擦剂均匀的擦涂在患病处,每日 1~2 次,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即可痊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炉甘石,性味:甘、平、温,无毒,具有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烂弦风眼、多泪怕光、翳膜胬肉、溃疡不敛、皮肤湿疮、阴部湿痒;滑石粉,性味:甘、淡、寒,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等症;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等症;樟脑,性味:辛、热,有小毒,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恶猝倒、痧胀吐泻腹痛、寒湿脚气、疥疮顽癣、秃疮、冻疮、臁疮、水火烫伤、跌打伤痛、牙痛、风火赤眼;雷丸,性味:微苦、寒,具有杀虫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薄荷,性味:味辛、性凉,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麻疹不透、隐疹瘙痒、肝郁胁痛脘胀、瘰疬结核等病症;防风,性味:辛甘、温,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等症;荆芥,性味:辛、温,具有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等症;生地,性味: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等症;白藓皮,性味:苦咸、寒,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等症;白芷,性味:辛、温,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等症;金银花,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绿豆粉,性味: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消暑、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暑热烦渴、痈肿疮疡、丹毒、烧烫伤、跌打损伤、肠风下血、酒毒;青蒿,性味:味苦、微辛、性寒,具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之功效,用于治疗暑热、暑湿、湿温、阴虚发热、疟疾、黄疸等;川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等症;菊花,性味: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本专利技术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祛风止痒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祛风止痒一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风邪、瘙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祛风止痒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3g、滑石粉13g、黄芩12g、樟脑6g、雷丸13g、薄荷8g、防风13g、荆芥13g、生地20g、白藓皮13g、白芷13g、金银花13g、绿豆粉13g、青蒿13g、川芎12g、菊花12g,黄柏液适量。实施例2: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4g、滑石粉14g、黄芩13g、樟脑7g、雷丸14g、薄荷9g、防风14g、荆芥14g、生地22g、白藓皮14g、白芷14g、金银花14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0~16g、滑石粉10~16g、黄芩5~15g、樟脑1~8g、雷丸10~16g、薄荷4~10g、防风10~16g、荆芥10~16g、生地10~25g、白藓皮10~16g、白芷10~16g、金银花10~16g、绿豆粉10~16g、青蒿10~16g、川芎10~15g、菊花10~15g,黄柏液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0~16g、滑石粉10~16g、黄芩5~15g、樟脑1~8g、雷丸10~16g、薄荷4~10g、防风10~16g、荆芥10~16g、生地10~25g、白藓皮10~16g、白芷10~16g、金银花10~16g、绿豆粉10~16g、青蒿10~16g、川芎10~15g、菊花10~15g,黄柏液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祛风止痒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炉甘石12~14g、滑石粉12~14g、黄芩6~13g、樟脑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素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