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传输用扁平电缆包括一传输结构以及一纺织结构。传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传输单元。每一个传输单元包括一传输线以及一绝缘包覆层,每一个传输单元的传输线被相对应的绝缘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传输单元的两个传输线彼此绝缘。纺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以及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至少两个传输单元的两个绝缘包覆层分别被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彼此分离,并且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连接于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之间,以使得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彼此分离,借此以提供给传输用扁平电缆更好的耐弯折性、抗拉扯能力以及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或者信号的传输用扁平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设备之间所使用的电性连接结构,大多是采用缆线或者扁平电缆以连接两个连接器。然而,现有技术的电性连接结构所采用的缆线或者扁平电缆会因抗弯拆度以及抗拉扯度不足而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其包括:一传输结构以及一纺织结构。所述传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传输单元包括一传输线;所述纺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以及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分别被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彼此分离;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纺织连接层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之间,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彼此分离。更进一步地,所述纺织包覆层的最顶端至最底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纺织连接层的最顶端至最底端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宽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宽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纺织结构包括一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其中之一的边缝层。更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用扁平电缆还进一步包括:一电连接器,所述电
连接器包括一电绝缘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绝缘件的电连接件,所述传输结构的一末端部以及所述纺织结构的一末端部都嵌入所述电绝缘件内且被所述电绝缘件所固持。更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的两个所述传输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其包括:一传输结构以及一纺织结构。所述传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传输单元包括多个传输线;所述纺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以及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分别被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彼此分离;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纺织连接层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之间,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彼此分离。更进一步地,所述纺织结构包括一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其中之一的边缝层。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传输用扁平电缆还进一步包括: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电绝缘件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电绝缘件的电连接件,所述传输结构的一末端部以及所述纺织结构的一末端部都嵌入所述电绝缘件内且被所述电绝缘件所固持,且每一个所述传输单元的多个所述传输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传输用扁平电缆,其可通过“所述纺织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以及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分别被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彼此分离”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纺织连接层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之间,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彼此分离”的设计,以提供给所述传输用扁平电缆更好的耐弯折性、抗拉扯能力以及结构强度。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的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小于纺织包覆层的宽度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的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大于纺织包覆层的宽度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使用电连接器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的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小于纺织包覆层的宽度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的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大于纺织包覆层的宽度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传输用扁平电缆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传输用扁平电缆”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功效。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范畴。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Z,其包括:一传输结构1以及一纺织结构2,并且传输用扁平电缆Z可以是单纯用于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用扁平电缆或者是单纯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用扁平电缆。当然,传输用扁平电缆Z也可以是兼具传输电力以及信号功能的电力及信号传输用扁平电缆。首先,如图1或者图2所示,传输结构1包括多个传输单元10,并且每
一个传输单元10包括一传输线101以及一绝缘包覆层102。其中,每一个传输单元10的传输线101被相对应的绝缘包覆层102所包覆,以使得多个传输单元10的多个传输线101彼此绝缘。也就是说,多个传输线101会分别被多个绝缘包覆层102所包覆,以使得多个传输线101彼此绝缘而分别形成单个独立的传输线101。举例来说,多个传输单元10的多个传输线101可以是包括至少一正极传输线、至少一负极传输线以及多个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线,并且绝缘包覆层102可为塑料或硅胶材料所制成。然而,本技术不以此举例为限。承上所述,纺织结构2包括多个纺织包覆层201以及多个纺织连接层202,并且多个绝缘包覆层102分别被多个纺织包覆层201所包覆,以使得多个传输单元10彼此分离。也就是说,每一个绝缘包覆层102会被相对应的纺织包覆层201所包覆,以使得多个传输单元10彼此分离而分别形成单个独立的传输单元10。举例来说,多个纺织包覆层201以及多个纺织连接层202可以使用相同的纺织材料,并且纺织结构2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织方法以包覆多个传输单元10,借此以提升传输用扁平电缆Z的结构强度,避免断裂,并且可提供给使用者更多编织花样的选择。更进一步来说,如图1或者图2所示,每一个纺织连接层202连接于两相邻的纺织包覆层201之间,以使得多个纺织包覆层201彼此分离。举例来说,纺织包覆层201的最顶端至最底端的第一厚度H1会大于纺织连接层202的最顶端至最底端的第二厚度H2,所以多个纺织连接层202的设计能够提供给传输用扁平电缆Z更好的耐弯折性、抗拉扯能力以及结构强度。另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如图1所示,纺织连接层202的第二宽度W2可以小于纺织包覆层201的第一宽度W1,或者是如图2所示,纺织连接层202的第二宽度W2可以大于纺织包覆层201的第一宽度W1。因此,纺织包覆层201的第一宽度W1与纺织连接层202的第二宽度W2的比例关系可以随着不同的设计需求来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或者图2所示,纺织结构2还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于最外侧的纺织包覆层201的边缝层203。边缝层203除了可作为编织收尾后所形成的边缝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用扁平电缆包括:一传输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传输单元包括一传输线;以及一纺织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以及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分别被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彼此分离;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纺织连接层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之间,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彼此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1 TW 1052045981.一种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用扁平电缆包括:一传输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传输单元包括一传输线;以及一纺织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纺织包覆层以及至少一个纺织连接层,其中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分别被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所包覆,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传输单元彼此分离;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纺织连接层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之间,以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彼此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包覆层的最顶端至最底端的厚度大于所述纺织连接层的最顶端至最底端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连接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宽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结构包括一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纺织包覆层的其中之一的边缝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用扁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用扁平电缆还进一步包括:一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电绝缘件以及一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斌,李宗宪,林美君,
申请(专利权)人: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