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945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拖,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拉伸板和泡棉垫,所述泡棉垫连接在拉伸板下端面,在所述拉伸板上端面连接有主体,在所述主体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可相对于主体翻转地齿形压条,所述齿形压条将包裹在拖把头外周的布头压紧固定,在所述主体两端对称地设置有铲形壳,所述铲形壳的一端由主体端部设置的固定缺口处插入至主体内并卡接固定,在所述铲形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勾爪,在使用时,所述铲形壳由主体端部抽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体两端设置铲形壳,能够根据清理的需要,将铲形壳取出对布头上残留的污物进行有效地清理,避免布头难以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齿压布头式的平板拖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平板拖是我们常用的清洁工具,其中采用将布头包裹在拖把头外周,并通过齿形压条将布头压紧是常见的一种平板拖的结构,其优点在于对布头的清洗非常方便。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虽然布头能够方便拆下进行清洗,但是在清洗时,对于缠绕在布头内的一些杂质难于除掉,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使用者对布头进行清理的平板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板拖,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拉伸板和泡棉垫,所述泡棉垫连接在拉伸板下端面,在所述拉伸板上端面连接有主体,在所述主体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可相对于主体翻转地齿形压条,所述齿形压条将包裹在拖把头外周的布头压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两端对称地设置有铲形壳,所述铲形壳的一端由主体端部设置的固定缺口处插入至主体内并卡接固定,在所述铲形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勾爪,在使用时,所述铲形壳由主体端部抽出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平板拖,其在所述铲形壳插入主体内的端部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在所述主体内成型有与所述定位凹槽对应配合的定位凸台。本技术所述的平板拖,其在所述拉伸板两端设置有堵头,在所述堵头上设置有与铲形壳上的勾爪对应配合的勾爪槽,当所述铲形壳在未使用时,所述铲形壳一端插入至主体内且所述铲形壳的勾爪置于对应的勾爪槽内。本技术所述的平板拖,其所述拖把杆通过锁紧螺母与连接头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头下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旋转片铰接,所述旋转片与主体铰接,所述连接头相对于旋转片转动的方向与旋转片相对于主体转动的方向相互垂直。本技术所述的平板拖,其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扣和锁紧盖,在所述锁紧扣的倒扣环上设置有倒扣孔,在所述倒扣环上沿轴向设置有间隙,在所述锁紧盖的卡接凸起部上设置有与倒扣孔对应配合的倒扣凸台。本技术所述的平板拖,其在所述倒扣环内侧、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锁紧盖的倒扣凸台沿导向槽插入至倒扣环内并卡接在锁紧扣的倒扣孔处。本技术所述的平板拖,其在所述齿形压条内侧设置有旋转臂,在所述旋转臂上设置有拉簧连接轴和旋转轴,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旋转臂对应的臂孔,所述齿形压条的旋转臂置于主体内且旋转臂上的旋转轴与主体内成型的旋转孔对应,所述主体两侧的齿形压条通过拉簧连接,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对应齿形压条的拉簧连接轴连接。本技术通过在主体两端设置铲形壳,能够根据清理的需要,将铲形壳取出对布头上残留的污物进行有效地清理,避免布头难以清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拆装示意图。图3和4是本技术中主体、铲形壳和齿形压条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铲形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齿形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锁紧扣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锁紧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齿形压条在压紧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齿形压条在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拉伸板,2为泡棉垫,3为主体,4为齿形压条,5为铲形壳,6为固定缺口,7为勾爪,8为定位凹槽,9为定位凸台,10为堵头,11为勾爪槽,12为锁紧螺母,13为连接头,14为旋转片,15为锁紧扣,16为锁紧盖,17为倒扣环,18为倒扣孔,19为间隙,20为卡接凸起部,21为倒扣凸台,22为导向槽,23为旋转臂,24为拉簧连接轴,25为旋转轴,26为臂孔,27为旋转孔,28为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12所示,一种平板拖,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拉伸板1和泡棉垫2,所述泡棉垫2连接在拉伸板1下端面,在所述拉伸板1上端面连接有主体3,在所述主体3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可相对于主体3翻转地齿形压条4,在所述齿形压条4内侧设置有旋转臂23,在所述旋转臂23上设置有拉簧连接轴24和旋转轴25,在所述主体3上设置有与旋转臂23对应的臂孔26,所述齿形压条4的旋转臂23置于主体3内且旋转臂23上的旋转轴25与主体3内成型的旋转孔27对应,所述主体3两侧的齿形压条4通过拉簧28连接,所述拉簧28两端分别与对应齿形压条4的拉簧连接轴24连接,所述齿形压条4将包裹在拖把头外周的布头压紧固定,所述拖把杆通过锁紧螺母12与连接头13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头13下端通过锁紧机构与旋转片14铰接,所述旋转片14与主体3铰接,所述连接头13相对于旋转片14转动的方向与旋转片14相对于主体3转动的方向相互垂直。其中,在所述主体3两端对称地设置有铲形壳5,所述铲形壳5的一端由主体3端部设置的固定缺口6处插入至主体3内,在所述铲形壳5插入主体3内的端部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8,在所述主体3内成型有与所述定位凹槽8对应配合的定位凸台9,所述铲形壳与主体通过定位凹槽与定位凸台的配合卡接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铲形壳5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勾爪7,在所述拉伸板1两端设置有堵头10,在所述堵头10上设置有与铲形壳5上的勾爪7对应配合的勾爪槽11,当所述铲形壳5在未使用时,所述铲形壳5一端插入至主体3内且所述铲形壳5的勾爪7置于对应的勾爪槽11内,在使用时,所述铲形壳5由主体3端部抽出使用。如图9和10所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扣15和锁紧盖16,在所述锁紧扣15的倒扣环17上设置有倒扣孔18,在所述倒扣环17上沿轴向设置有间隙19,在所述锁紧盖16的卡接凸起部20上设置有与倒扣孔18对应配合的倒扣凸台21,在所述倒扣环17内侧、沿轴向设置有导向槽22,所述锁紧盖16的倒扣凸台21沿导向槽22插入至倒扣环17内并卡接在锁紧扣15的倒扣孔18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板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拖,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拉伸板(1)和泡棉垫(2),所述泡棉垫(2)连接在拉伸板(1)下端面,在所述拉伸板(1)上端面连接有主体(3),在所述主体(3)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可相对于主体(3)翻转地齿形压条(4),所述齿形压条(4)将包裹在拖把头外周的布头压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3)两端对称地设置有铲形壳(5),所述铲形壳(5)的一端由主体(3)端部设置的固定缺口(6)处插入至主体(3)内并卡接固定,在所述铲形壳(5)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勾爪(7),在使用时,所述铲形壳(5)由主体(3)端部抽出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拖,包括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拉伸板(1)和泡棉垫(2),所述泡棉垫(2)连接在拉伸板(1)下端面,在所述拉伸板(1)上端面连接有主体(3),在所述主体(3)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可相对于主体(3)翻转地齿形压条(4),所述齿形压条(4)将包裹在拖把头外周的布头压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3)两端对称地设置有铲形壳(5),所述铲形壳(5)的一端由主体(3)端部设置的固定缺口(6)处插入至主体(3)内并卡接固定,在所述铲形壳(5)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勾爪(7),在使用时,所述铲形壳(5)由主体(3)端部抽出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铲形壳(5)插入主体(3)内的端部侧面设置有定位凹槽(8),在所述主体(3)内成型有与所述定位凹槽(8)对应配合的定位凸台(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伸板(1)两端设置有堵头(10),在所述堵头(10)上设置有与铲形壳(5)上的勾爪(7)对应配合的勾爪槽(11),当所述铲形壳(5)在未使用时,所述铲形壳(5)一端插入至主体(3)内且所述铲形壳(5)的勾爪(7)置于对应的勾爪槽(11)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拖,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通过锁紧螺母(12)与连接头(13)上端连接,所述连接头(13)下端通过锁紧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