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060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5 14:28
一种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用于承载一显示模块,该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滑轨模块、至少一摩擦件以及一定力弹簧。其中,该滑轨模块具有一外轨及一内轨,该外轨形成有一第一开口,并固定于该支架上,该内轨可滑动地设于该第一开口中。该滑动件与该显示模块连接,且该滑动件具有一第一侧翼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翼的一第二侧翼,该第一侧翼与该内轨固定连接,使该滑动件相对于该支架滑动,该至少一摩擦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二侧翼上,并与该支架相接触,该定力弹簧连接于该支架与该滑动件之间,以持续对该滑动件提供一弹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用于显示器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第M492042号技术专利揭露了一种已知可升降的支撑装置,该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及一升降结构。该升降结构包含二滑轨单元、一滑动件及一定力弹簧。该支架包含一主板,该滑轨单元分别与该支架固定连接,该滑动件分别与该滑轨单元相接,使该滑动件可操作地沿该滑轨单元产生相对运动。该定力弹簧设置于该主板的一顶部区,且与该滑动件连接。当该滑动件接受一外力以抵抗该定力弹簧的该弹力,而使该滑动件滑动至一定位点。由于已知的可升降的支撑装置包括二滑轨单元,且熟知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应可知各滑轨单元是由一外轨、一滚轮组及一内轨所组成,且该外轨、该滚轮组及该内轨的材质均为成本较高的金属材质,且组装程序也较复杂。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摩擦件取代其中一组滑轨模块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在此产业中极具需求及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其滑轨模块仅具有单一组的外轨及内轨,而另一侧则以摩擦接触的方式。藉此,就滑动件位于支架中央、且滑动关系设计在支架二侧的结构而言,可以不需要配置第二组滑轨,仍能维持良好的滑动状态,进而使支撑装置的结构简化,以节省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揭露一种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用于承载一显示模块,该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滑轨模块、一滑动件、至少一摩擦件及一定力弹簧。滑轨模块设置于该支架上。该滑动件与该显示模块连接,该滑动件具有一第一侧翼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翼的一第二侧翼,该第一侧翼与该滑轨模块固定连接,使该滑动件能相对于该支架滑动。该摩擦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二侧翼上并与该支架相接触。该定力弹簧连接于该支架与该滑动件之间,以持续对该滑动件提供一弹力。其中该滑轨模块包含一外轨、一内轨及设置于该外轨与该内轨间的一中轨,该外轨固定于该支架上且形成有一第一开口,该内轨借助该中轨而可滑动地设于该第一开口中,该第一侧翼与该内轨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架具有一主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由该主板的相对二侧缘延伸而出,该外轨固定于该第一侧板上,该摩擦件与该第二侧板及该主板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相接触。该第二侧翼具有至少一卡块,该卡块嵌合于该摩擦件的一凹槽中。该支架具有一立板与该第二侧板相接,且该摩擦件与该立板相接触。该摩擦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一第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及该第三表面分别形成有多个凸起,该凸起分别与该主板、该第二侧板及该立板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相接触,该第四表面形成有该凹槽。该主板的一顶部设有一平台,该平台上有一容置座,供该定力弹簧的一卷绕部设置。该定力弹簧中相对于该卷绕部的一自由端与该滑动件固定连接。该摩擦件及该卡块的数量为多个。该显示模块定义一法线方向,该第一开口的方向与该法线方向垂直,该滑动件具有一中央板体,该第一侧翼及该第二侧翼分别由该中央板体相对的二侧缘延伸出,该中央板体、该第一侧翼及该第二侧翼共同界定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定义一第二开口方向与该法线方向为反向。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优选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的局部剖面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0 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 支架11 主板111 平台112 容置座12 第一侧板13 第二侧板14 立板2 滑轨模块21 外轨211 第一开口22 内轨23 中轨3 滑动件31 第一侧翼32 第二侧翼321 卡块33 中央板体34 第二开口4 摩擦件41 第一表面42 第二表面43 第三表面44 第四表面45 凸起46 凹槽5 定力弹簧51 卷绕部52 自由端6 承载件100 显示模块200 底座P 法线方向D1 第一开口的方向D2 第二开口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000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000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000的分解示意图;图4则为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000的局部俯视图。本技术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000用于承载一显示模块100,包括一支架1、一滑轨模块2、一滑动件3、多个摩擦件4、一定力弹簧5及一承载件6。其中该支架1指用于承载重量的结构,且支架1可设置于一底座200上,且较佳地该支架1可相对于底座200转动。首先,说明支架1的详细结构,请参阅图3。支架1具有一主板11、一第一侧板12、一相对于第一侧板12的第二侧板13及一立板14。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由主板11的相对二侧缘延伸而出,立板14则与第二侧板13相接。接着,如图3及图4所示,说明滑轨模块2的详细结构以及与支架1的连接关系。滑轨模块2设置于该支架1上,且具有一外轨21、一内轨22及设置于该外轨21与该内轨22间的一中轨23。外轨21形成有一第一开211,外轨21固定于支架1的第一侧板12上,内轨22藉由该中轨23而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开211中。其中,显示模块100定义一法线方向P,而第一开口211的方向D1与法线方向P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是以滚珠滑轨作为例示,滑轨模块2并不以滚珠滑轨为限。而关于滑动件3部分,如图3所示,滑动件3可与一承载件6连接,承载件6则与显示模块100连接,滑动件3具有一中央板体33、一第一侧翼31及相对于第一侧翼31的一第二侧翼32。第一侧翼31及第二侧翼32分别由中央板体33相对的二侧缘延伸而出,中央板体33、第一侧翼31及第二侧翼32共同界定一第二开口34,如图4所示,第二开口34定义一第二开口方向D2与法线方向P为反方向。其中,第一侧翼31与滑轨模块2的内轨22固定连接,使滑动件3能相对于支架1滑动,进而带动承载件6及显示模块100移动。定力弹簧5则具有一卷绕部51及一相对于卷绕部51的自由端52。其中,支架1的主板11顶部设有一平台111,一容置座112设于平台111上,卷绕部51设置于容置座112上,自由端52则与滑动件3固定连接,使定力弹簧5连接于支架1与滑动件3之间,并恒对滑动件3提供一弹力。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可升降式支撑装置1000具有二个摩擦件4,各摩擦件4具有一第一表面41、一相对于第一表面41的第二表面42、一第三表面43及一相对于第三表面43的第四表面44。第一表面41、第二表面42、第三表面43分别形成有多个凸起45,第四表面44形成有一凹槽46。滑动件3的第二侧翼32形成有二个卡块321对应于所述摩擦件4的凹槽46。换言之,各卡块321对应嵌合于各摩擦件4的凹槽46中,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升降式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用于承载一显示模块,该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滑轨模块,设置于该支架上;一滑动件,与该显示模块连接,该滑动件具有一第一侧翼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翼的一第二侧翼,该第一侧翼与该滑轨模块固定连接,使该滑动件能相对于该支架滑动;至少一摩擦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二侧翼上,并与该支架相接触;以及一定力弹簧,连接于该支架与该滑动件之间,以持续对该滑动件提供一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支撑装置,用于承载一显示模块,该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架;一滑轨模块,设置于该支架上;一滑动件,与该显示模块连接,该滑动件具有一第一侧翼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翼的一第二侧翼,该第一侧翼与该滑轨模块固定连接,使该滑动件能相对于该支架滑动;至少一摩擦件,固定设置于该第二侧翼上,并与该支架相接触;以及一定力弹簧,连接于该支架与该滑动件之间,以持续对该滑动件提供一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滑轨模块包含一外轨、一内轨及设置于该外轨与该内轨间的一中轨,该外轨固定于该支架上且形成有一第一开口,该内轨通过该中轨而可滑动地设于该第一开口中,该第一侧翼与该内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架具有一主板、一第一侧板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板的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由该主板的相对二侧缘延伸而出,该外轨固定于该第一侧板上,该摩擦件与该第二侧板及该主板的至少其中之一相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式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二侧翼具有至少一卡块,该卡块嵌合于该摩擦件的一凹槽中。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贤蔡振魁
申请(专利权)人: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