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10447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5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收集61位女性的基本临床数据,根据其卵巢对刺激反应,主要通过年龄、获卵数、抗苗勒氏管激素值将其分成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3组。收集61位女性的卵泡液,采用褪黑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1位女性卵泡液中的褪黑素浓度,分析褪黑素浓度及其它临床数据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中的水平;分析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数据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中的水平,验证褪黑素浓度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相关性;验证褪黑素水平和卵巢储备的相关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检测卵泡液中的褪黑素浓度,预测卵巢储备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中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女性的卵巢储备包括卵巢中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用于评估女性的生殖潜力。虽然每位不孕不育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结局差异很大,极难预测,但是对她们常规进行卵巢储备的评估有益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增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目前常用的能反映卵巢储备的血清标志物是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的浓度。但是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胚胎质量不相关,导致它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同样,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升高仅仅反应卵巢中卵母细胞的数量下降而并非是质量下降。因此这两个常用指标都不能预测卵母细胞的质量,因而不是最佳的卵巢储备的标记物,更不能用于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在哺乳动物中,褪黑素是在松果体中合成。褪黑素作为内分泌激素在调节生理周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人类血清与唾液中的褪黑素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生理节律,即白天的水平低,晚上的水平高。已经有报道表明,这种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610576174.html" title="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原文来自X技术">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与应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收集61位女性的基本临床数据,根据其卵巢对刺激反应的数据,通过年龄、获卵数、抗苗勒氏管激素值将其分成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3组。步骤2,收集61位女性的卵泡液,并分离卵母细胞,将卵泡液在0℃用1000g离心20min,去除细胞碎片,收集上清液并于‑20℃下避光储存;步骤3,采用褪黑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1位女性卵泡液中的褪黑素浓度,统计分析褪黑素浓度及其它临床数据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中的水平;步骤4,统计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的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体外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收集61位女性的基本临床数据,根据其卵巢对刺激反应的数据,通过年龄、获卵数、抗苗勒氏管激素值将其分成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3组。步骤2,收集61位女性的卵泡液,并分离卵母细胞,将卵泡液在0℃用1000g离心20min,去除细胞碎片,收集上清液并于-20℃下避光储存;步骤3,采用褪黑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1位女性卵泡液中的褪黑素浓度,统计分析褪黑素浓度及其它临床数据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中的水平;步骤4,统计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的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数据在卵巢低反应组、正常组、高反应组中的水平,验证褪黑素浓度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相关性;步骤5,验证卵泡液内的褪黑素水平和卵巢储备的相关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需要收集的基本临床数据包括: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雌二醇、抗苗勒氏管激素、体重指数、基础促黄体生成素、不孕年限、原发不孕、不孕原因,所述不孕原因包括输卵管因素、男性因素、混合因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卵泡液没有被稀释和血液污染,所有卵泡液都在上午8:00到11:00抽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褪黑素在预测卵巢储备、IVF-ET结局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丛童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