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050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上之移动座以及一装设于底座上之线性驱动装置;其中该移动座上设置为一基准面,且该线性驱动装置连设于该移动座。当该线性驱动装置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时,可带动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作往复式移动,而改变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之水平仰角/旋转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密滑台;特别是指一种可微幅精确调整精密滑台一动作相对于底座角度之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多种制造加工的处理模式已进入奈米等级,众多精密产品于制程中有更高更严苛的精度要求,例如手机镜头的生产线,其精密定位技术成为必备条件。精密加工制程中,对位平台(或称对位滑台)为产业界普遍采用的设备;目前对位平台的典型结构形态,主要是在一活动平台与一基座间设置螺杆导动装置,藉此,其运作时能够透过控制螺杆导动装置的其中单组作动或整体同动等方式,达到驱使活动平台位移或转动以调校加工精准度之目的。对位平台之驱动方式,大致上可区为两种形态:单侧推动以及直接带动。一般而言,单侧推动方式通常都是利用拉簧的恢复力,带动对位平台回复到原来位置,其优点就是造价便宜。然而,分秒必争的作业过程必须不断地快速移位复位,单靠拉簧根本无法跟上机台的速度。再者,拉簧有弹性疲乏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复位的误差。其次是直接带动方式,这样的驱动方式虽然可克服前述单侧推动方式,复位速度慢、精密度不佳等问题,然而,却无法有效消除各部件之间所产生的游隙,因此,其对位的精密度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滑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其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上之移动座以及一装设于底座上之线性驱动装置;其中移动座上设置为一基准面,且线性驱动装置连设于移动座;当线性驱动装置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时,可带动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作往复式移动,而改变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之角度;移动座伸设有一轴杆,轴杆之端部由内而外依序套设定位有一第一轴承以及一第二轴承;线性驱动装置之自由端部装设有一驱动座;驱动座形成有一凹槽,而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同时容置于凹槽中;凹槽之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第一顶块以及一第二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分别反向恒顶抵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本技术之主要效果与优点,能够通过所述轴承与顶块间特殊的连动关系,而能够在作动之前利用顶块以及相对应轴承间的恒顶推作用,将轴承的游隙移到非作用之一侧,进而轴承之内环与外环能够依序恒顶抵于相对应之顶块,达到提高加工精密度之实用性与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图1之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之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图8为本技术图7之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图9之局部放大图。图11-12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主要有二:其一为图1至6所示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以及图7至12所示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实施态样,在改变移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之仰角;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实施态样,在改变移动座20A相对于底座10A之旋转角,有关于本技术所揭之两较佳实施例,兹分别详述如下。如图1、5、6所示,本技术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之第一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所述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10、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10上之移动座20以及一装设于底座10上之线性驱动装置30;其中移动座20上设置为一基准面21,且线性驱动装置30连设于移动座20。当线性驱动装置30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20时,可带动移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作往复式移动而改变移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之水平仰角。如图1至5所示,底座10上形成有一圆弧状的滑槽11;移动座20之底面两侧分别延伸有一滑轨22,两滑轨22分别以互补的方式滑设于滑槽11之两侧。移动座20侧向水平伸设有一轴杆23,轴杆23之端部由内而外依序套设定位有一第一轴承24及一第二轴承25。线性驱动装置30包括一轴向往复式移动之驱动杆31以及一装设于驱动杆31自由端部之驱动座32,其中驱动杆31之轴线垂直于轴杆23之轴线。驱动座32对应于移动座20之一侧形成有一凹槽33,第一轴承24与第二轴承25同时容置于凹槽33中。凹槽33之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第一顶块34以及一第二顶块35,第一顶块34、第二顶块35与轴杆23之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平面平行于驱动杆31之作动轴线。第一顶块34与第二顶块35之端部分别形成有一第一轴承滚动面342以及一第二轴承滚动面351。第一轴承滚动面342以及第二轴承滚动面351分别反向恒顶抵于第一轴承24与第二轴承25,其中第一顶块34之自由端端部设有一顶抵于第一轴承24之凸块341,凸块341可避免第一顶块34与第二轴承25接触。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主要用于精密加工时改变置于移动座20基准面21上之工件(图中未示)的水平加工角度。请进一步参阅如图6所示,当线性驱动装置30之驱动杆31往前延伸时(如图6中箭头A所示方向),第一顶块34之凸块341会向外顶撑第一轴承24,令移动座20之滑轨22沿着滑槽11之底面顺式滑移(如图6中箭头B所示方向),而在滑移的过程中,移动座20之前端逐渐上扬,相对地,移动座20之后端逐渐下降,进而改变移动座20基准面21与底座10间之水平仰角。而在此过程中,轴杆23之水平高度亦逐渐升高,同时第一轴承24紧贴于第一轴承滚动面342滚动。换言之,动作前、后轴杆23轴线的水平高度变化即等于第一轴承24沿凸块341端面滚动的弧长。而当驱动杆31往内缩时,即换成第二顶块35反向顶推第二轴承25,令移动座20复位或是改变移动座20基准面21与底座10间水平仰角之方向;同样地,在此过程中第二轴承25沿着第二轴承滚动面351滚动。如图7至10所示,为本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于底座10A与移动座20A之间进一步装设有一X轴移动装置40以及一Y轴移动装置50,移动座20A旋设于Y轴移动装置50上,线性驱动装置30A则侧向装设于Y轴移动装置50上。移动座20A上径向伸设有一轴杆23A,轴杆23A上依序装设有一第一轴承24A及一第二轴承25A;本较佳实施例中,轴杆23A为一L形之结构体并包括一水平部231及一垂直部232,其中水平部231固接于移动座20A之基准面21A上,第一轴承24A与第二轴承25A依序装设于垂直部232上。线性驱动装置30A包括一驱动杆31A以及一装设于驱动杆31A自由端部之驱动座32A,其中驱动杆31A之轴线垂直于垂直部232之轴线。驱动座32A形成有一凹槽33A,第一轴承24A与第二轴承25A同时容置于凹槽33A中。凹槽33A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第一顶块34A及一第二顶块35A。第一顶块34A与第二顶块35A之端部分别形成有一第一轴承滚动面342A及一第二轴承滚动面351A。第一轴承滚动面342A以及第二轴承滚动面351A分别反向恒顶抵于第一轴承24A与第二轴承25A。如图8、10、11所示,当线性驱动装置30A之驱动杆31A往前延伸时(如图11中箭头C所示方向),第一顶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上之移动座以及一装设于底座上之线性驱动装置;其中移动座上设置为一基准面,且线性驱动装置连设于移动座;线性驱动装置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并带动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作往复式移动,改变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之相对角度;其中:移动座伸设有一轴杆,轴杆之端部由内而外依序套设定位有一第一轴承以及一第二轴承;线性驱动装置之自由端部装设有一驱动座;驱动座形成有一凹槽,而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同时容置于凹槽中;凹槽之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第一顶块以及一第二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分别反向恒顶抵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上之移动座以及一装设于底座上之线性驱动装置;其中移动座上设置为一基准面,且线性驱动装置连设于移动座;线性驱动装置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并带动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作往复式移动,改变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之相对角度;其中:移动座伸设有一轴杆,轴杆之端部由内而外依序套设定位有一第一轴承以及一第二轴承;线性驱动装置之自由端部装设有一驱动座;驱动座形成有一凹槽,而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同时容置于凹槽中;凹槽之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第一顶块以及一第二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分别反向恒顶抵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其特征在于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上分别形成有一第一轴承滚动面以及一第二轴承滚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其特征在于第一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豪
申请(专利权)人: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