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式收纳箱,该折叠式收纳箱包括一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上的箱盖,该箱体具有一收纳空间,所述箱体包括一底板、上框架以及设置于底板与上框架之间并可折叠的第一、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与上框架之间并位于第一、第二侧板旁侧的第三、第四侧板,该第三、第四侧板上端分别与上框架枢接,第三、第四侧板下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均与底板抵触,且该第三、第四侧板外侧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内侧壁抵触,以形成可折叠的所述的箱体;所述箱盖盖合于上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箱体折叠后体积显得最小,以便于收藏且不需要拆卸部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同时可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收纳箱产品
,特指一种折叠式收纳箱。
技术介绍
:收纳箱,用于收纳物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的折叠收纳箱,其底板与侧板之间多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当需要储存货物的时候,将侧板卡合在底板上,形成储料空间,再进行货物的堆积;取出货物后,再将侧板从底板上拆下,折叠在底板上,以便于收藏。这种卡合式的折叠箱在拆卸侧板后,由于侧板与底板是分离式的拆除,多种折叠箱同时运输、使用、储存时,侧板容易与其对应的底板发生错位,需要重新匹对,降低工作效率,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收纳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折叠式收纳箱包括一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上的箱盖,该箱体具有一收纳空间,所述箱体包括一底板、上框架以及设置于底板与上框架之间并可折叠的第一、第二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与上框架之间并位于第一、第二侧板旁侧的第三、第四侧板,该第三、第四侧板上端分别与上框架枢接,第三、第四侧板下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均与底板抵触,且该第三、第四侧板外侧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内侧壁抵触,以形成可
折叠的所述的箱体;所述箱盖盖合于上框架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侧板的高度均小于底板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两尺寸大小相同并相互铰接的上侧板及下侧板,该上侧板上端与上框架铰接,该下侧板下端与底板铰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下侧板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轴,该第一铰接轴安装于第一铰接座中;所述上框架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上侧板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轴,该第二铰接轴安装于第二铰接座中,令该第一侧板分别与上框架及底板铰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一侧于第一铰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扣,所述下侧板下端设置有与该第一弧形扣适配的第一轴体,该第一轴体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弧形扣装配。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板的结构及装配方式均与第一侧板的结构及装配方式相同。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第四侧板的高度均小于底板长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侧板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孔,所述上框架内侧设置有与该枢接孔对应的枢轴,该枢轴嵌入该枢接孔中,令第三侧板与上框架枢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三侧板的第一阻挡块,该第一阻挡块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扣,所述第一、第二侧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第三限位扣;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
限位扣适配的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侧板的结构及装配方式均与第三侧板的结构及装配方式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所述第一、第二侧板均相对展开,该第三、第四侧板下端均与底板抵触,且该第三、第四侧板外侧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内侧壁抵触,该第三、第四侧板还均与第一、第二侧板及底板卡合锁固,以形成结构十分稳固的箱体,以收纳物品,最后盖上箱盖即可。在不使用时,先打开箱盖,再依次对第三、第四侧板下端向内推动,令第三、第四侧板均与第一、第二侧板及底板解锁,并使第三、第四侧板呈水平状,此时,向内推动第一、第二侧板,令第一、第二侧板均向内折叠并对称置于底板上,且位于同一水平上,松开第三、第四侧板,令第三、第四侧板对称置于第一、第二侧板,并位于同一水平上,且第三、第四侧板及第一、第二侧板均置于上框架内,以致整个箱体达到折叠的目的,以整个箱体的长度及宽度均保持不变,且高度为底板和上框架厚度的叠加,以致本技术极度降低箱体折叠后的厚度,以保证箱体折叠后体积显得最小,以便于收藏且不需要拆卸部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同时可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拆卸箱盖后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中上框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立体图;图6是图5拆卸箱体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为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包括一箱体1以及安装于箱体1上的箱盖2,该箱体1具有一收纳空间10。所述箱体1包括一底板11、上框架12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与上框架12之间并可折叠的第一、第二侧板13、14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与上框架12之间并位于第一、第二侧板13、14旁侧的第三、第四侧板15、16,该第三、第四侧板15、16上端分别与上框架12枢接,第三、第四侧板15、16下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均与底板11抵触,且该第三、第四侧板15、16外侧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13、14内侧壁抵触,以形成可折叠的所述的箱体1;所述箱盖2盖合于上框架12上。所述第一、第二侧板13、14的高度均小于底板11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3包括两尺寸大小相同并相互铰接的上侧板131及下侧板132,该上侧板131上端与上框架12铰接,该下侧板132下端与底板11铰接。其中,所述底板1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11,所述下侧板13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轴1321,该第一铰接轴1321安装于第一铰接座111中;所述上框架12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座121,所述上侧板131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轴1311,该第二铰接轴1311安装于第二铰接座121中,令该第一侧板13分别与上框架12及底板11铰接。另外,所述底板11一侧于第一铰接座1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扣112,所述下侧板132下端设置有与该第一弧形扣112适配
的第一轴体1322,该第一轴体1322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弧形扣112装配。所述上侧板131及下侧板132在相互折叠后,落在底板11上,以致使本技术在折叠后,不会增加宽度,以减少收藏所需空间。所述第二侧板14的结构及装配方式均与第一侧板13的结构及装配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第三、第四侧板15、16的高度均小于底板11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三侧板15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枢接孔151,所述上框架12内侧设置有与该枢接孔151对应的枢轴122,该枢轴122嵌入该枢接孔151中,令第三侧板15与上框架12枢接。另外,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三侧板15的第一阻挡块113,该第一阻挡块113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扣114,所述第一、第二侧板13、14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第三限位扣;所述第三侧板15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限位扣适配的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孔152、153、154,以致使第三侧板15相对打开后,该第三侧板15下端与第一阻挡块113接触,且该第三侧板15上的第一、第二、第三限位孔152、153、154分别与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限位扣卡合固定,以致第三侧板15相对底板90°直立,并具有极强的支撑能力,以致展开后的箱体结构更加稳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所述第四侧板16的结构及装配方式均与第三侧板15的结构及装配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包括一箱体(1)以及安装于箱体(1)上的箱盖(2),该箱体(1)具有一收纳空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一底板(11)、上框架(12)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与上框架(12)之间并可折叠的第一、第二侧板(13、14)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与上框架(12)之间并位于第一、第二侧板(13、14)旁侧的第三、第四侧板(15、16),该第三、第四侧板(15、16)上端分别与上框架(12)枢接,第三、第四侧板(15、16)下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均与底板(11)抵触,且该第三、第四侧板(15、16)外侧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13、14)内侧壁抵触,以形成可折叠的所述的箱体(1);所述箱盖(2)盖合于上框架(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包括一箱体(1)以及安装于箱体(1)上的箱盖(2),该箱体(1)具有一收纳空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一底板(11)、上框架(12)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与上框架(12)之间并可折叠的第一、第二侧板(13、14)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与上框架(12)之间并位于第一、第二侧板(13、14)旁侧的第三、第四侧板(15、16),该第三、第四侧板(15、16)上端分别与上框架(12)枢接,第三、第四侧板(15、16)下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均与底板(11)抵触,且该第三、第四侧板(15、16)外侧分别与第一、第二侧板(13、14)内侧壁抵触,以形成可折叠的所述的箱体(1);所述箱盖(2)盖合于上框架(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侧板(13、14)的高度均小于底板(11)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3)包括两尺寸大小相同并相互铰接的上侧板(131)及下侧板(132),该上侧板(131)上端与上框架(12)铰接,该下侧板(132)下端与底板(1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11),所述下侧板(132)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轴(1321),该第一铰接轴(1321)安装于第一铰接座(111)中;所述上框架(12)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座(121),所述上侧板(131)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轴(1311),该第二铰接轴(1311)安装于第二铰接座(121)中,令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信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