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冷式润滑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835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冷式润滑站,包括油箱,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所述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均设置于油箱顶部;所述水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该水冷却器侧端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Ⅱ,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Ⅲ;所述风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该风冷却器侧壁上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有阀门Ⅳ,所述第二出油口设置有阀门Ⅴ,所述阀门Ⅳ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冷却效果好,具有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结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润滑站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风冷和水冷的双冷式润滑站
技术介绍
在机械、化工、飞机、船舶等领域的设备长时间运转后润滑油的温度会随之上升,造成润滑油失效,因此,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确保润滑油的性能。目前,常用的冷却系统大多采用水冷式润滑站,但仅仅依靠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实现润滑油的冷却,达到的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具有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结构的双冷式润滑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冷式润滑站,包括油箱,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所述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均设置于油箱顶部;所述水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该水冷却器侧端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Ⅱ,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Ⅲ;所述风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该风冷却器侧壁上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有阀门Ⅳ,所述第二出油口设置有阀门Ⅴ,所述阀门Ⅳ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位于油箱内部,该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过滤器,经输入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相连,连接处位于阀门Ⅳ和阀门Ⅵ之间;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管道。所述水冷却器内设置有水冷油管,所述水冷油管分别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相连通;所述风冷却器内设置有风冷油管,所述风冷油管分别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油泵输出端端口位置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阀门Ⅱ和阀门Ⅲ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与总出油管相连通,所以总出油管上设置有铂热电阻。所述油箱箱壁上设置有电加热器、液位计和铂热电阻。所述油箱上设置有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所述油泵为立式齿轮油泵。所述过滤器为双筒网片式过滤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冷却的润滑油进入油箱后,油泵将润滑油输出至过滤器过滤后进行冷却,冷却方式分为三种,(1)只用风冷却器时,关闭阀门Ⅱ、阀门Ⅰ和阀门Ⅵ,润滑油经输入管道和打开的阀门Ⅳ从第二进油口进入风冷却器,在流经风冷却器内的风冷油管时,通过管壁与风机吹入风冷却器内的冷风进行热交换达到润滑油的冷却,之后从第二出油口流出,经阀门Ⅴ流入第一连接管道,润滑油流经打开的阀门Ⅲ后从总出油管流出,完成冷却;(2)只用水冷却器时,关闭阀门Ⅳ、阀门Ⅴ和阀门Ⅲ,润滑油经输入管道和阀门Ⅵ为开启状态的第二连接管道流入第三连接管道,再经打开的阀门Ⅰ从第一进油口进入水冷却器,在流经水冷却器的水冷油管时,通过管壁从进出水口进去水冷却器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达到润滑油的冷却,之后从第一出油口流出,经打开的阀门Ⅱ流入总出油管流出,完成冷却;(3)风冷却器和水冷却器共用时,关闭阀门Ⅲ和阀门Ⅵ,润滑油经输入管道和打开的阀门Ⅳ从第二进油口进入风冷却器,在流经风冷却器内的风冷油管时,通过管壁与风机吹入风冷却器内的冷风进行热交换达到润滑油的第一步冷却,之后从第二出油口流出,经打开的阀门Ⅴ流入第三连接管道,再经打开的阀门Ⅰ从第一进油口进入水冷却器,在流经水冷却器的水冷油管时,通过管壁从进出水口进去水冷却器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达到润滑油的第二步冷却,之后从第一出油口流出,经打开的阀门Ⅱ流入总出油管流出,完成双重冷却。可见,本技术在水冷的基础上增加了风冷,风冷却器的体积更小,冷却效果也更好,同时还可根据冷却的需要选择水冷、风冷或水冷风冷的双重冷却,使润滑油的冷却效果更显著,保证了润滑油的性能,提高了设备的运转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冷却效果好,具有风冷和水冷两种冷却结构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水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风冷却器得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 2、水冷却器 3、风冷却器4、油泵 5、第一进油口 6、第一出油口7、进出水口 8、阀门Ⅰ 9、阀门Ⅱ10、第一连接管道 11、阀门Ⅲ 12、第二进油口13、第二出油口 14、风机 15、阀门Ⅳ16、阀门Ⅴ 17、第二连接管道 18、阀门Ⅵ19、过滤器 20、输入管道 21、第三连接管道22、单向阀 23、总出油管 24、铂热电阻25、电加热器 26、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双冷式润滑站,包括油箱1,水冷却器2,风冷却器3和油泵4,所述水冷却器2、风冷却器3和油泵4均设置于油箱1顶部,所述水冷却器2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口5和第一出油口6,该水冷却器2侧端设置有进出水口7;所述第一进油口5处设置有阀门Ⅰ8,所述第一出油口6处设置有阀门Ⅱ9,所述阀门Ⅰ8和阀门Ⅱ9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10,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0上设置有阀门Ⅲ11;所述风冷却器3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该风冷却器3侧壁上设置有风机14;所述第二进油口12设置有阀门Ⅳ15,所述第二出油口13设置有阀门Ⅴ16,所述阀门Ⅳ15和阀门Ⅴ16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17,所述第二连接管道17上设置有阀门Ⅵ18;所述油泵4的输入端位于油箱1内部,该油泵4的输出端通过过滤器19,经输入管道20与第二连接管道17相连,连接处位于阀门Ⅳ15和阀门Ⅵ18之间;所述阀门Ⅰ8和阀门Ⅴ16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管道21;所述水冷却器2内设置有水冷油管,所述水冷油管分别与第一进油口5和第一出油口6相连通;所述风冷却器3内设置有风冷油管,所述风冷油管分别与第二进油口12和第二出油口13相连通;所述油泵4输出端端口位置设置有单向阀22;所述阀门Ⅱ9和阀门Ⅲ11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10与总出油管23相连通,所以总出油管23上设置有铂热电阻24;所述油箱1箱壁上设置有电加热器25、液位计26和铂热电阻24;所述油箱1上设置有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表;所述油泵4为立式齿轮油泵;所述过滤器19为双筒网片式过滤器,所述水冷却器2和风冷却器3均为列管式冷却器。待冷却的润滑油进入油箱1后,油泵4将润滑油输出至过滤器19过滤后进行冷却,冷却方式分为三种,(1)只用风冷却器3时,关闭阀门Ⅱ9、阀门Ⅰ8和阀门Ⅵ18,润滑油经输入管道20和打开的阀门Ⅳ15从第二进油口12进入风冷却器3,在流经风冷却器3内的风冷油管时,通过管壁与风机14吹入风冷却器3内的冷风进行热交换达到润滑油的冷却,之后从第二出油口13流出,经阀门Ⅴ16流入第一连接管道10,润滑油流经打开的阀门Ⅲ11后从总出油管23流出,完成冷却;(2)只用水冷却器2时,关闭阀门Ⅳ15、阀门Ⅴ16和阀门Ⅲ11,润滑油经输入管道20和阀门Ⅵ18为开启状态的第二连接管道17流入第三连接管道21,再经打开的阀门Ⅰ8从第一进油口5进入水冷却器2,在流经水冷却器2的水冷油管时,通过管壁从进出水口7进去水冷却器2内的冷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冷式润滑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冷式润滑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所述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均设置于油箱顶部,所述水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该水冷却器侧端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Ⅱ,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Ⅲ;所述风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该风冷却器侧壁上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有阀门Ⅳ,所述第二出油口设置有阀门Ⅴ,所述阀门Ⅳ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位于油箱内部,该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过滤器,经输入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相连,连接处位于阀门Ⅳ和阀门Ⅵ之间;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式润滑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所述水冷却器、风冷却器和油泵均设置于油箱顶部,所述水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该水冷却器侧端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阀门Ⅱ,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Ⅲ;所述风冷却器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该风冷却器侧壁上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有阀门Ⅳ,所述第二出油口设置有阀门Ⅴ,所述阀门Ⅳ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位于油箱内部,该油泵的输出端通过过滤器,经输入管道与第二连接管道相连,连接处位于阀门Ⅳ和阀门Ⅵ之间;所述阀门Ⅰ和阀门Ⅴ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兴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