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针头部分与橡皮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橡皮管外表面通过多个防水胶带与铁丝捆绑在一起;所述铁丝整体为弯曲形状,其两端呈直线形状,转角处呈曲线形状,铁丝和橡皮管捆绑时能将橡皮管定型;多个防水胶带彼此互相平行,其间距为0.5‑2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取样效率低和人工估读造成取样误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快速、准确地采集上覆水样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覆水采集取样
,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支流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较为严重,部分支流暴发了多次“水华”现象,富营养化的发生需要充足的氮磷营养,而水体氮磷营养主要来源于沿岸点源、面源污染以及底泥内源营养盐释放。内源营养盐释放由国外学者首先提出来,内源营养盐释放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底泥—水界面浓度梯度、溶解氧含量、温度、pH值、混合作用、外源输入强度以及水体扰动等。河道型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其蓄水和泄水的频繁调度易造成河口底泥内源营养盐大量释放,蓄积在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形态变化、改变界面特性和释放等途径影响河湖上覆水体的质量。即使外源污染物得到控制,由于河湖沉积物仍可释放出 N、P 等营养元素,甚至出现水华。N 和 P 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源要素,过量输入可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而营养物质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的物质交换。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营养物质的交换,而间隙水中可溶态营养盐通过泥-水界面向上覆水传送是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重要途径。国内外也做了很多关于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N、P 等营养元素的迁移实验研究,研究并掌握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营养元素的迁移规律。而目前一些机构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所以需要经常去野外进行沉积物和上覆水的取样,而上覆水的取样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上覆水取样方法一般是人工使用注射器取样,要求分层取样。首先确定一共要取的上覆水体积,将超过部分用注射器吸出,然后按照分层的等间距取样,人工用尺子在采泥管外侧量取间距,并以此间距取样,直至取完上覆水。但这样测量时,将注射器拿出和插入的过程会耽误大量时间,影响效率;另外,人工用尺子去估读分层间距,带来取样误差;而注射器的管子是弯曲的,下伸到水体中易改变形状,同时当管壁内侧粘满底泥时,将无法看清注射器管子的位置,同样也会造成取样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解决传统取样效率低和人工估读造成取样误差的技术问题,实现快速、准确地采集上覆水样品。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针头部分与橡皮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橡皮管外表面通过多个防水胶带与铁丝捆绑在一起;所述铁丝整体为弯曲形状,其两端呈直线形状,转角处呈曲线形状,铁丝和橡皮管捆绑时能将橡皮管定型;多个防水胶带彼此互相平行,其间距为0.5-2cm。优选地,所述铁丝为PVC包塑铁丝。其使用寿命更长,具有抗老化,抗腐蚀,防龟裂等特点。进一步地,所述铁丝整体弯曲成L型,其两端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型,转角处为圆弧型。优选地,多个防水胶带彼此间距为1cm。多个防水胶带彼此间距越小,量取越精确,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选择1cm为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柱状分层采泥器将底泥采集上来时,将采泥器竖直放置,将采泥器上端的盖子掀开,将橡皮管的下端伸入采泥管中,伸到泥水界面处为止;将防水胶带作为刻度,根据需要采集的上覆水体积记录下刻度位置,将此刻度以上的水体用注射器吸出;依次按照所需分层,以两个防水胶带之间的距离对管中的上覆水等间距取样,当上一层上覆水用注射器抽完时,此时保持装置的位置不变,用手捏住与注射器针头连接的橡皮管上端,将注射器整体拔出,将其中的上覆水注射入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再将注射器的针头与橡胶管重新连接,再进行下一层的取样;完成所有的上覆水取样后,将用防水胶带绑在一起的橡胶管与铁丝整体抽出,并将铁丝弯曲折叠使之更方便地装入袋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本技术装置能够给野外监测采样人员带来便利,其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具有装置轻便、操作简单的优点,减少了人为造成的误差,实现快速、准确地采集上覆水样品。附图说明图1 为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包括注射器1,注射器1的针头部分与橡皮管2的上端连接,橡皮管2外表面通过多个防水胶带3与铁丝4捆绑在一起;铁丝4整体弯曲成L型,其两端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型,转角处为圆弧型,所用的铁丝4为PVC包塑铁丝,铁丝4和橡皮管捆绑2时能将橡皮管2定型成L型;多个防水胶带3彼此互相平行,其间距为1cm。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柱状分层采泥器将底泥采集上来时,将采泥器竖直放置,将采泥器上端的盖子掀开,将橡皮管2的下端伸入采泥管中,伸到泥水界面处为止;将防水胶带3作为刻度,根据需要采集的上覆水体积记录下刻度位置,将此刻度以上的水体用注射器1吸出;依次按照所需分层,以两个防水胶带3之间的距离对管中的上覆水等间距取样,当上一层上覆水用注射器1抽完时,此时保持装置的位置不变,用手捏住与注射器1针头连接的橡皮管2上端,将注射器1整体拔出,将其中的上覆水注射入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再将注射器1的针头与橡胶管2重新连接,再进行下一层的取样;完成所有的上覆水取样后,将用防水胶带3绑在一起的橡胶管2与铁丝4整体抽出,并将铁丝4弯曲折叠使之更方便地装入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包括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1)的针头部分与橡皮管(2)的上端连接,所述橡皮管(2)外表面通过多个防水胶带(3)与铁丝(4)捆绑在一起;所述铁丝(4)整体为弯曲形状,其两端呈直线形状,转角处呈曲线形状,铁丝(4)和橡皮管(2)捆绑时能将橡皮管(2)定型;多个防水胶带(3)彼此互相平行,其间距为0.5‑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柱状分层采泥器采集上覆水的取样装置,包括注射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1)的针头部分与橡皮管(2)的上端连接,所述橡皮管(2)外表面通过多个防水胶带(3)与铁丝(4)捆绑在一起;所述铁丝(4)整体为弯曲形状,其两端呈直线形状,转角处呈曲线形状,铁丝(4)和橡皮管(2)捆绑时能将橡皮管(2)定型;多个防水胶带(3)彼此互相平行,其间距为0.5-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纪道斌,苏青青,陈秀秀,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