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包括:主体;枢接杆;插销;第一脚踏板,其连接至枢接杆;锥形体,其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弹簧连接于主体的一侧,锥形体的尖端部位于下方,锥形体的上部开设有一插孔,第一脚踏板向下移动时,使插销插入至插孔中,从而使锥形体与地面接触,以限制主体的移动,第一脚踏板向上移动时,使插销脱离插孔,锥形体在弹簧作用下恢复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轮体;滑槽;第二脚踏板,在第二脚踏板向下运动时,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连通至一控制电路板;电机,其接收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信号以驱使主体沿着滑槽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在有人踩踏第二脚踏板时自动将门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
技术介绍
很多门非常重(比如楼道的安全门),而且还可以自动关闭,这种门开启起来很不方便,必须要人用手将其推开,但当手里拿着较多的东西时,就只能用手肘或肩膀推门。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开门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开门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其用于开启或止挡门,包括:主体,其开设有向上开口的用于承载门的下边缘部的承载槽,所述主体的一侧伸出有一支座;枢接杆,其枢接于所述支座上;插销,其枢接于所述枢接杆的一端,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垂直;第一脚踏板,其连接至所述枢接杆,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平行设置;锥形体,其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弹簧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锥形体的尖端部位于下方,所述锥形体的上部开设有一插孔,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插入至所述插孔中,从而使所述锥形体与地面接触,以限制所述主体的移动,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脱离所述插孔,所述锥形体在所述弹簧作用下恢复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轮体,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滑槽,其开设于地面,且呈以所述门的门轴为中心轴的圆弧形,所述轮体位于所述滑槽内;第二脚踏板,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第二脚踏板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脚踏板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保持脱离状态,且在所述第二脚踏板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连通至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持续发出控制信号一段时间;电机,其连接至所述轮体,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轮体转动,以驱使所述主体沿着所述滑槽移动。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承载槽的槽壁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主体呈块状。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电机和所述控制电路板由一蓄电池供电。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部伸入至所述开口内,所述接线部的末端为所述接线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在有人踩踏第二脚踏板时自动将门开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插销和插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其用于开启或止挡门,包括:主体3,其开设有向上开口的用于承载门的下边缘部的承载槽4,所述主体的一侧伸出有一支座13;枢接杆11,其枢接于所述支座上;插销14,其枢接于所述枢接杆的一端,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垂直;第一脚踏板12,其连接至所述枢接杆,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平行设置;锥形体16,其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弹簧17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锥形体的尖端部位于下方,所述锥形体的上部开设有一插孔15,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插入至所述插孔中,从而使所述锥形体与地面接触,以限制所述主体的移动,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脱离所述插孔,所述锥形体在所述弹簧作用下恢复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轮体8,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滑槽1,其开设于地面,且呈以所述门9的门轴为中心轴的圆弧形,所述轮体位于所述滑槽1内;第二脚踏板2,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第二脚踏板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第二脚踏板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1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7保持脱离状态,且在所述第二脚踏板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连通至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持续发出控制信号一段时间;电机,其连接至所述轮体,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轮体转动,以驱使所述主体沿着所述滑槽移动。当踩动第一脚踏板时,第一脚踏板向下运动,带动枢接杆相对于支座旋转,从而使插销抬起,脱离插孔,锥形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锥形体的尖端部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则此时主体可以移动。当脚踩动第二脚踏板时,第二脚踏板向下运动,其接线端与控制电路板处于连通的状态,电机接收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信号而驱动轮体旋转,主体携带着门沿着滑槽移动,从而将门打开。当接线端一接通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就持续发出控制信号一段时间,该一段时间可以设置为10秒钟或者30秒钟,根据所需要开启的门的幅度以及人通过门的速度来进行设定;经过这一段时间后,电机无法再接收到控制信号,电机不再工作。当脚离开第二脚踏板,第二脚踏板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脱离控制电路板。而当主体带动门开启至合适的位置,电机不工作,再从下向上勾动第一脚踏板,使枢接杆相对于支座旋转,进而使插销出入至插孔中,插销向下插入插孔时,锥形体受到向下的压力,锥形体的尖端部触碰到地面,从而限制了主体的自动滑动,将主体和门都固定在当前的位置。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承载槽的槽壁设置有橡胶垫。门下边缘部进入至该承载槽内,橡胶垫避免损伤门的下边缘部。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主体呈块状。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电机和所述控制电路板由一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可以反复使用,可以在电量低的情况下进行充电。优选的是,所述的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中,所述主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腔6,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部伸入至所述开口内,所述接线部的末端为所述接线端。即第二脚踏板的大部分位于主体的外侧,接线部位于容纳槽内,弹簧设置在开口附近,第二脚踏板支撑在弹簧上。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开启或止挡门,包括:主体,其开设有向上开口的用于承载门的下边缘部的承载槽,所述主体的一侧伸出有一支座;枢接杆,其枢接于所述支座上;插销,其枢接于所述枢接杆的一端,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垂直;第一脚踏板,其连接至所述枢接杆,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平行设置;锥形体,其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弹簧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锥形体的尖端部位于下方,所述锥形体的上部开设有一插孔,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插入至所述插孔中,从而使所述锥形体与地面接触,以限制所述主体的移动,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脱离所述插孔,所述锥形体在所述弹簧作用下恢复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轮体,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滑槽,其开设于地面,且呈以所述门的门轴为中心轴的圆弧形,所述轮体位于所述滑槽内;第二脚踏板,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第二脚踏板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二脚踏板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保持脱离状态,在所述第二脚踏板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脚踏板的接线端连通至一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持续发出控制信号一段时间;电机,其连接至所述轮体,所述电机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轮体转动,以驱使所述主体沿着所述滑槽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开启或止挡门,包括:主体,其开设有向上开口的用于承载门的下边缘部的承载槽,所述主体的一侧伸出有一支座;枢接杆,其枢接于所述支座上;插销,其枢接于所述枢接杆的一端,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垂直;第一脚踏板,其连接至所述枢接杆,且与所述枢接杆彼此平行设置;锥形体,其通过一横向延伸的弹簧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锥形体的尖端部位于下方,所述锥形体的上部开设有一插孔,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插入至所述插孔中,从而使所述锥形体与地面接触,以限制所述主体的移动,所述第一脚踏板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枢接杆相对支座旋转,从而使所述插销脱离所述插孔,所述锥形体在所述弹簧作用下恢复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轮体,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滑槽,其开设于地面,且呈以所述门的门轴为中心轴的圆弧形,所述轮体位于所述滑槽内;第二脚踏板,其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受显,
申请(专利权)人:黄受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