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8122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装置具有:散热装置,具有突起状的热传递部;基板,在一面侧配置有所述散热装置,该基板形成有供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插入的开口部;电子部件,以散热面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经由框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基板连接,该连接部与所述基板具有间隙地配置;以及热传导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散热面之间以及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的外周与所述连接部的内周之间,所述热传导性部件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所述间隙更靠所述散热装置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组装有电子装置的设备,能够列举将个人计算机的画面、视频图像、以及基于存储卡等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向屏幕进行投影的投影装置。在日本特开2013-196946号公报所公开的投影装置中,设置有由红色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红色光源装置、由还被作为蓝色光源装置的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构成的激励光照射装置等电子装置。来自该激励光照射装置的激励光被朝荧光轮照射,从荧光轮发出绿色的荧光光。然后,红色、绿色、蓝色的各色光源光,被朝组装有成为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设备)的显示元件的电子装置照射,而经由投影侧光学系统向屏幕上投影彩色图像。此外,红色发光二极管、蓝色激光二极管、成为DMD的显示元件等电子部件,由于投影装置的驱动而发热。因而,在具备这些电子部件的电子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对各个电子部件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在一般情况下,当电子部件附着粉尘时,有时会变得无法发挥规定的性能。例如,当投影装置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蓝色激光二极管等半导体发光元件上附着粉尘时,亮度有可能会降低。此外,当DMD等显示元件上附着粉尘时,有可能由于像素的缺损、色相不均等而画质降低。但是,难以将对这样的伴随有发热的电子部件进行支承的部件的连接面等成为密闭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粉尘朝电子部件的附着的电子装置、
该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该电子装置的投影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为,具有:散热装置,具有突起状的热传递部;基板,在一面侧配置有所述散热装置,该基板形成有供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插入的开口部;电子部件,以散热面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经由框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基板连接,该连接部与所述基板具有间隙地配置;以及热传导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散热面之间以及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的外周与所述连接部的内周之间,所述热传导性部件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所述间隙更靠所述散热装置侧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投影装置为,包括:所述电子装置,所述电子部件成为显示元件;光源装置,由红色光源装置、绿色光源装置以及蓝色光源装置构成;光源侧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向所述显示元件进行导光;投影侧光学系统,对从所述显示元件射出的图像进行投影;以及投影装置控制部,对所述光源装置、所述显示元件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为,包括:将具有开口部的基板、与电子部件的散热面对应地配置固定的工序,该电子部件经由与所述基板具有间隙地配置的框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基板连接;在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散热面上载放具有规定厚度的片状的热传导性部件的工序;以及将具有散热部和使热向该散热部传递的突起状的热传递部的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插入所述开口部,使所述热传导性部件塑性变形,以使所述热传导性部件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所述间隙更靠所述散热装置侧的位置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功能框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通过截面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装置的图4的V-V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装置的组装工序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元件装置的组装工序的截面图。图8A~图8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热传递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热传递部的变形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投影装置10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装置10的左右表示相对于投影方向的左右方向,前后表示相对于投影装置10的屏幕侧方向以及光束的行进方向的前后方向。并且,如图1所示,投影装置10的框体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由侧面面板、上面面板11以及下面面板16形成,该侧面面板包括正面面板12、背面面板13、右侧面板14以及左侧面板15。投影装置10在正面面板12的左侧方具有投影部。并且,在正面面板12上设置有多个吸排气孔17。并且,投影装置10具备对来自遥控器的控制信号进行接收的Ir接收部,但对此未图示。此外,在上面面板11上设置有键/指示器部37。在该键/指示器部37配置有电源开关键、对电源的接通或者断开进行告知的电源指示器、能够切换投影的打开、关闭的投影开关键、在光源装置、显示元件或者控制电路等过热时进行告知的过热指示器等键、指示器。并且,在背面面板13上设置有输入输出连接器部以及电源适配器等各种端子,在该输入输出连接器部设置有未图示的USB端子、输入模拟RGB映像信号的映像信号输入用的D-SUB端子、S端子、RCA端子、声音输出端子等。此外,在背面面板13上形成有多个吸气孔。接着,使用图2的功能框图对投影装置10的投影装置控制部进行说明。投影装置控制部由控制部38、输入输出接口22、图像转换部23、显示编码器24、以及显示驱动部26等构成。该控制部38负责投影装置10内的各电路的动作控制,由CPU、固定地存储有各种设置等的动作程序的ROM、以及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的RAM等
构成。然后,通过该投影装置控制部,从输入输出连接器部21输入的各种规格的图像信号,在经由输入输出接口22、系统总线(SB)而由该图像转换部23转换为统一成适合于显示的规定格式的图像信号之后,输出至显示编码器24。此外,显示编码器24在将所输入的图像信号展开存储于视频RAM25之后,根据该视频RAM25的存储内容生成视频信号并输出至显示驱动部26。显示驱动部26作为显示元件控制单元起作用,与从显示编码器24输出的图像信号相对应,以适当的帧率来驱动空间光调制元件(SOM)即显示元件51。并且,该投影装置10将从光源装置60射出的光束经由光源侧光学系统照射至显示元件51,由此通过显示元件51的反射光形成光像(图像光),并经由投影侧光学系统将图像投影显示于未图示的屏幕。另外,该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可动透镜组235为,通过透镜马达45进行用于变焦调整、聚焦调整的驱动。此外,图像压缩/扩展部31进行如下的记录处理:将图像信号的亮度信号以及色差信号通过ADCT以及霍夫曼编码等处理进行数据压缩,而依次写入成为拆装自如的存储介质的存储卡32。并且,图像压缩/扩展部31在再现模式时进行如下处理:读出记录于存储卡32的图像数据,将构成一系列的动画的各个图像数据按照1帧单位进行扩展,将该图像数据经由图像转换部23输出至显示编码器24,能够基于存储于存储卡32的图像数据进行动画等的显示。并且,由设置于框体的上面面板11的主键以及指示器等构成的键/指示器部37的操作信号,被直接送出至控制部38,来自遥控器的键操作信号由Ir接收部35接收,由Ir处理部36解调后的编码信号被输出至控制部38。另外,在控制部38经由系统总线(SB)连接有声音处理部47。该声音处理部47具备PCM音源等音源电路,在投影模式以及再现模式时,该声音处理部47将声音数据模拟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子装置、投影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具有:散热装置,具有突起状的热传递部;基板,在一面侧配置有所述散热装置,该基板形成有供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插入的开口部;电子部件,以散热面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经由框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基板连接,该连接部与所述基板具有间隙地配置;以及热传导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散热面之间以及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的外周与所述连接部的内周之间,所述热传导性部件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所述间隙更靠所述散热装置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20 JP 2015-1031861.一种电子装置,具有:散热装置,具有突起状的热传递部;基板,在一面侧配置有所述散热装置,该基板形成有供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插入的开口部;电子部件,以散热面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开口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经由框状的连接部与所述基板连接,该连接部与所述基板具有间隙地配置;以及热传导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与所述电子部件的所述散热面之间以及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的外周与所述连接部的内周之间,所述热传导性部件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板之间的所述间隙更靠所述散热装置侧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热传递部的外周与所述基板的内周之间的间隙由所述热传导性部件密封,所述散热装置具有散热部,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热传递部将热朝所述散热部传递,所述热传递部为,主视时的截面成为矩形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散热部由多个散热翅片形成,所述热传递部为,侧视时的截面连续地形成,所述热传递部的侧视时的截面连续地形成的方向与由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形成的槽的方向相同。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热传递部成为以朝向基端侧扩展的方式倾斜的梯形形状、在截面
\t图中大小不同的长矩形形状重叠为两层的形状、在截面图中形成有钝角状的前端部的形状、或者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濑智史藤仓拓史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