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权专利>正文

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699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采用了第三分子筛吸附塔和第四分子筛吸附塔作为主要的二级制氧设备,用于把一级制氧设备获得的氧气进一步提纯,从而获得氧含量更高的成品气;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真空泵用于从第一分子筛吸附塔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中抽取废气,由于真空泵可形成较低的压力,所以各分子筛吸附塔的解吸效果较好,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成品气的氧气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氧效率较高且成品气的氧含量较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氧装置,尤其是一种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 賴狀传统的分子筛吸附式制氧装置, 一般都是一级吸附式制氧,其缺点是制氧效率较低且 最终获得的成品气的氧含量较低;另外,这种传统的一级吸附式制氧装置在高海拔地区, 如在青藏高原上,其制氧效果很不理想,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麯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氧效率较高且成品气的氧含量较高的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縮机连 通的第五单向阀、 一级换向阀、第一分子筛吸附塔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所述压缩机的出 气口与第五单向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五单向阀的出气口与一级换向阀连通;其结构特 点在于还包括真空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中间储气罐、二级换向阀、第三分子 筛吸附塔和第四分子筛吸附塔、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缓冲器、氧气储存罐和流量控 制阀;所述一级换向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二 级换向阀包括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串接设置在第五单向阀的出气口与第一分子筛吸附塔的空气进气口之 间,所述第三电磁阀串接设置在第五单向阀的出气口与第二分子筛吸附塔的空气进气口之 间所述第二电磁阀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的废气出口与真空泵之间,所述第四电 磁阀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的废气出口与真空泵之间;所述第六电磁阀串接设置在中间储气罐的氧气出气口与第三分子筛吸附塔的进气口之 间,所述第七电磁阀串接设置在中间储气罐的氧气出气口与第四分子筛吸附塔的进气口之 间;所述第五电磁阀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的氧气出口与第三分子筛吸附塔的进气 口之间,所述第八电磁阀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的氧气出口与第四分子筛吸附塔的 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塔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的各氧气出口和中间储气罐的氧气进气口 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和中间储气罐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 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和中间储气罐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串接设置在第三分子筛 吸附塔的氧气出口和缓冲器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串接设置在第四分子筛吸附塔 的氧气出口和缓冲器的进气口之间。所述中间储气罐的氧气出气口与二级换向阀之间还设有用于关闭该氧气出气口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串接在中间储气罐的氧气出气口和第六电磁阀的进气口之间。 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塔的氧气出口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的氧气出口之间设有一级调节阀;所述第三分子筛吸附塔的氧气出口和第四分子筛吸附塔的氧气出口之间也设有二级调节阀。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增加氧气中水分含量的湿化罐。。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第三分子筛吸附塔和第四分子筛吸附 塔作为主要的二级制氧设备,用于把一级制氧设备获得的氧气进一歩提纯,从而获得氧含 量更高的成品气;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真空泵用于从第一分子筛吸附塔和第二分子筛吸附 塔中抽取废气,由于真空泵可形成较低的压力,所以各分子筛吸附塔的解吸效果较好,便 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成品气的氧气含量。(2)本专利技术采用四个二位电磁阔 作为一级换向阀,另外还采用四个二位电磁阀作为二级换向阀,与传统的采用二位五通阀 作为换向阀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维修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分子筛吸附塔处于吸附氮气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分子筛处于吸附氮气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标记为压缩机l,第五单向阀2, 一级换向阀3,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 阀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第 三分子筛吸附塔43,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真空泵5,第一单向阀61,第二单向阀62,第 三单向阀63,第四单向阓64,中间储气罐7, 二级换向阀8,第五电磁阀81,第六电磁阀 82,第七电磁阀83,第八电磁阀84,缓冲器9,氧气储存罐10,流量控制阀11,湿化罐 12,吸氧器13,控制阀14,一级调节阀15, 二级调节阀1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图1和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分子筛吸 附塔处于吸附氮气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分子筛处于吸附氮气 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见图1和图2,包括压縮机l、与压缩机l连通 的第五单向阀2、 一级换向阀3、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真空泵5、 第一单向阀61、第二单向阀62、中间储气罐7、 二级换向阀8、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和第 四分子筛吸附塔44、第三单向阀63、第四单向阀64、缓冲器9、氧气储存罐10、流量控制 阀11、用于增加氧气中水分含量的湿化罐12和吸氧器13;所述压縮机1的出气口与第五 单向阀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五单向阀2的出气口与一级换向阀3连通;所述一级换向 阀3包括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所述二级换向 阀8包括第五电磁阀81、第六电磁阀82、第七电磁阀83和第八电磁阀84;具体来说,本 实施例中的各分子筛吸附塔采用的是可吸附氮气的沸石分子筛吸附塔,其中第一分子筛吸 附塔41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用于一级吸附制氧,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和第四分子筛吸 附塔44用于二级制氧。所述第一电磁阀31串接设置在第五单向阀2的出气口与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空气 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33串接设置在第五单向阀2的出气口与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 的空气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32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废气出口与真 空泵5之间,所述第四电磁阀34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废气出口与真空泵5 之间;所述第六电磁阀82串接设置在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出气口与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 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七电磁阀83串接设置在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出气口与第四分子筛吸附 塔44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五电磁阀81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氧气出口与第 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八电磁阀84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 氧气出口与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各氧气出口和中间储气罐7的氧 气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61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和中间储气罐7之间, 所述第二单向阀62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和中间储气罐7之间;所述第三单向 阀63串接设置在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氧气出口和缓冲器9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四单 向阀64串接设置在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的氧气出口和缓冲器9的进气口之间。所述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出气口与二级换向阀8之间还设有用于关闭该氧气出气口的 控制阀14,具体是串接在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出气口和第六电磁阀82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氧气出口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氧气出口之间设有一 级调节阀15;所述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氧气出口和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的氧气出口之 间也设有二级调节阀16。这两个调节阀是用于调节进入各分子筛吸附塔的解吸气的进气量 的。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施例的一个完整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级吸附式制氧系统,包括压缩机(1)、与压缩机(1)连通的第五单向阀(2)、一级换向阀(3)、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所述压缩机(1)的出气口与第五单向阀(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五单向阀(2)的出气口与一级换向阀(3)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5)、第一单向阀(61)、第二单向阀(62)、中间储气罐(7)、二级换向阀(8)、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和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第三单向阀(63)、第四单向阀(64)、缓冲器(9)、氧气储存罐(10)和流量控制阀(11);所述一级换向阀(3)包括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三电磁阀(33)和第四电磁阀(34),所述二级换向阀(8)包括第五电磁阀(81)、第六电磁阀(82)、第七电磁阀(83)和第八电磁阀(84);    所述第一电磁阀(31)串接设置在第五单向阀(2)的出气口与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空气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33)串接设置在第五单向阀(2)的出气口与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空气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32)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废气出口与真空泵(5)之间,所述第四电磁阀(34)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废气出口与真空泵(5)之间;    所述第六电磁阀(82)串接设置在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出气口与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七电磁阀(83)串接设置在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出气口与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五电磁阀(81)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氧气出口与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八电磁阀(84)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的氧气出口与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的进气口之间;    所述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和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的各氧气出口和中间储气罐(7)的氧气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61)串接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吸附塔(41)和中间储气罐(7)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62)串接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吸附塔(42)和中间储气罐(7)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63)串接设置在第三分子筛吸附塔(43)的氧气出口和缓冲器(9)的进气口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64)串接设置在第四分子筛吸附塔(44)的氧气出口和缓冲器(9)的进气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