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6521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8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包括菌袋制作、菌袋上接种、养菌、长菇及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缓解培养原料紧张问题,培养原料成本低、来源广、营养丰富,能减轻环境污染,有效防止虫害并显著提高出菇率,废物循环利用,无废弃物产生,生态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姬菇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真姬菇(又称蟹味菇)为春秋季生木腐菌,是 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珍稀食用菌。它具有货架期 长、质韧、肉厚、口感极佳等特点,是一种低热量、 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其发菌较慢,需要15~30 d后熟培 养才能较好地出菇结实,从播种到采收需65~ 90 d,且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使其栽培获益周 期长,投资风险较大,导致其在我国的栽培面积 相对较少。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栽培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仅棉籽壳、稻草等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寻求代替原料是当务之急,桑枝是蚕桑业的副产品,来源丰富、易于收集、成本低廉,目前大量的桑枝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往往均是作为柴火燃烧,环境污染严重。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其果实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山核桃成熟后,包覆着山核桃果壳及山核桃蒲壳两层外壳。山核桃蒲壳由含叶绿体且排列紧密的薄壁组织层和复杂维管束网络结构组成。山核桃果壳由木质化石细胞层形成,褪去蒲壳时呈淡黄色,经蒸煮炒制等加工工艺后山核桃呈棕黑色。山核桃蒲壳占山核桃果实总重量的80%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包括菌袋制作、菌袋上接种、养菌、长菇及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袋制作为将培养料加水调节至含水量55‑60%,然后装入聚丙烯单口塑料袋中,灭菌,冷却;所述培养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桑枝粉100份,山核桃蒲壳粉碎物10‑20份,米糠10‑15份,麸皮10‑20份,玉米粉10‑15份,有机无机营养复合体20‑30份,石灰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包括菌袋制作、菌袋上接种、养菌、长菇及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袋制作为将培养料加水调节至含水量55-60%,然后装入聚丙烯单口塑料袋中,灭菌,冷却;所述培养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桑枝粉100份,山核桃蒲壳粉碎物10-20份,米糠10-15份,麸皮10-20份,玉米粉10-15份,有机无机营养复合体20-30份,石灰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营养复合体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分混合制成:蚯蚓粪100份,巨藻粉碎物30-50份,蝇蛆粪30-50份,秸秆粉20-30份,竹醋液10-20份,松针粉10-20份,糖蜜10-2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营养复合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蚯蚓粪、巨藻粉碎物、蝇蛆粪、秸秆粉、竹醋液、松针粉及糖蜜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60-65%得发酵基质;(2)向发酵基质中加入复合菌液搅拌混合均匀,复合菌液用量为步骤(1)中混合物重量的5-10%,建堆发酵后得发酵物,建堆发酵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30℃,发酵时间7-14天;(3)将发酵物干燥后制成颗粒,然后对颗粒热处理,冷却后得有机无机营养复合体,所述热处理为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80-200℃,保持50-60min。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真姬菇的生态循环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由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油菜秸秆、水稻秸秆按照1:1:1:1:1重量比混合后粉碎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周伟徐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岛湖新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