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面、鼻部修复补片。
技术介绍
目前修复颅面、鼻部的补片再造术广泛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和人工材料植入方法。自体组织移植形成的补片不仅受医生雕刻技术的影响很大,且往往受供区组织量、组织固有形态、韧性等方面的局限,不能得到理想的外形及功能;植入受区后,自体组织支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及变形,造成补片歪斜和塌陷等问题。而传统的人工材料植入主要采用硅胶或聚四氟乙烯材料等不可吸收材料制成补片,但存在着如下缺点:1)补片的外形和功能都和人体的颅面和鼻部有很大的差异;2)补片与周边软组织缺少稳定的固定,使得术后易发生移位;3)补片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或者局部张力过高而发生支架穿出;4)术后补片的空腔已形成死腔,增加感染率。因此,开发一种可体内降解吸收、易于弯曲成与修复部位相符合的形状、并具有良好支撑性能的颅面、鼻部修复补片,成为本
的技术人员急切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体内可吸收性、易于弯曲成与修复部位相符合的形状和具有良好支撑性能的颅面、鼻部修复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颅面、鼻部修复补片,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包括主体为平面片材的基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0)的中央部位设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脊部(20),所述补片能够通过手工操作沿所述脊部(20)被弯曲成修复位置形状相对应的曲面;所述基片(10)至少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包括横向加强片(31)和竖向加强片(32),所述横向加强片(31)和竖向加强片(32)相互交叉形成格子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面、鼻部修复补片,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包括主体为平面片材的基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0)的中央部位设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脊部(20),所述补片能够通过手工操作沿所述脊部(20)被弯曲成修复位置形状相对应的曲面;所述基片(10)至少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包括横向加强片(31)和竖向加强片(32),所述横向加强片(31)和竖向加强片(32)相互交叉形成格子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面、鼻部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还包括斜向加强片(33),所述斜向加强片(33)沿所述格子的对角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面、鼻部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0)和加强片为一体成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面、鼻部修复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片(31)和竖向加强片(32)的厚度,均大于所述斜向加强片(33)的厚度。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同娣,周登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群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