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传输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5087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5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产品输送用机械设备,特别涉及螺旋传输带,包括支撑装置、传送带和至少一个动力机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螺旋设置有若干连杆,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连杆上,并与所述连杆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驱动传送带运行,带动所述传送带上的物品螺旋上升或下降,实现将物品从地面较容易的提升到高处的效果,占用地面工作区域面积较小,且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传输轨道上设置不同宽度的传送带,使传送带适应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物品的输送,使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输送用机械设备,特别涉及螺旋传输带
技术介绍
生产生活中较常见的传输带一般为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将货物从传输带一端送到另一端或从低处送到高处,例如常见的行李箱输送带、生产线产品输送带等,这些输送带一般结构较复杂,且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均不可避免的占用较宽的地面,且为了把货物提升设定高度,只能通过增大传输带的倾角或传输距离,如此,传输带的整体体积会较大,造价较高,会占用更宽的工作区域,不利于生产的进行。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传输带结构较复杂,且占用较宽工作区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传输带结构较复杂,且占用较宽工作区域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工作区域面积较小的螺旋传输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螺旋传输带,包括支撑装置、传送带和至少一个动力机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螺旋设置有若干连杆,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连杆上,并与所述连杆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驱动传送带运行,带动所述传送带上的物品螺旋上升或下降。本申请的螺旋传输带,设置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杆的支撑装置形成螺旋上升的传输轨道,将传送带设置在传输轨道上,使传送带螺旋上升,实现将物品从地面较容易的提升到高处的效果,占用地面工作区域面积较小,且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传输轨道上设置不同宽度的传送带,使传送带适应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物品的输送,使用范围更广。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带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设置于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若干传动部件,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分别与所述连杆可拆卸的连接。由于内侧板和外侧板分别与所述连杆可拆卸的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沿所述连杆移动所述传送带,使传送带螺旋上升的圆周占地面积更小,根据工作区域的实际大小,较容易的调整传送带的螺旋范围,进一步扩大螺旋传输带的使用范围。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接轴和滚筒,所述滚筒以所述连接轴为轴心转动,所述连接轴一端与内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侧板可分离的连接。通过设置所述连接轴分别与内侧板和外侧板连接,使得滚筒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转动,进而带动物品随滚筒的滚动而得到传输,同时,由于连接轴与外侧板可分离的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沿连接轴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外侧板,改变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的距离,使传送带的宽度适应于物品的宽度,方便传输。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滚筒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滚筒。在相邻两个滚筒之间设置传动链条,使得当传动链条转动时,相邻两个滚筒被相应的带动转动,由于相邻两个滚筒之间均设置有传动链条,使得螺旋传输带使用过程中,只需要驱动一个滚筒转动,即可实现整条传送带的运行,减少能源消耗,且当物品从上往下运输时,物品与传送带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会相应的带动滚筒转动,进而带动整条传送带的运行,节约能源,进一步方便螺旋传输带的使用。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机构与至少一个滚筒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通过将动力机构与滚筒连接,使得传送带中至少一个滚筒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其余滚筒的相应转动,当从下往上输送物品时,由动力机构驱动滚筒转动,进而带动物品从下往上运输物品,当从上往下输送物品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启动力机构,由物品与滚筒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物品的运输,减少能源消耗,针对高度较高的物品输送,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动力机构,分段驱动传送带的运行,保证螺旋传输带的正常运行。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护栏板,所述护栏板沿传送带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可拆卸的连接。沿传送带设置护栏板,使得当输送的物品高度较高时,物品在转弯时不会从传送带上跌落,保证物品的顺利输送。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板和第二支撑柱的锁紧件,当所述锁紧件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护栏板可沿所述滑槽滑动。通过在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滑槽,并设置所述护栏板和沿所述滑槽滑动,使得当输送的物品高度过高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栏板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使护栏板适应于不同高度的物品输送过程中的防护作用,使螺旋传输带适应于输送不同高度的物品,且正常运行。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地面之间夹角为M,30°≤M≤70°。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传送带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大小,使物品顺利在传送带上输送。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杆的支撑装置形成螺旋上升的传输轨道,将传送带设置在传输轨道上,使传送带螺旋上升,实现将物品从地面较容易的提升到高处的效果,占用地面工作区域面积较小,且结构简单;2、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传输轨道上设置不同宽度的传送带,使传送带适应于不同型号大小的物品的输送,使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螺旋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所述传送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装置,11-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3-连杆,2-动力机构,3-传送带,31-内侧板,32-外侧板,33-传动部件,331-连接轴,332-滚筒,4-传动链条,5-护栏板,6-锁紧件,7-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螺旋传输带,包括支撑装置1、传送带3和至少一个动力机构2,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柱11和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之间螺旋设置有若干连杆13,所述传送带3设置于所述连杆13上,并与所述连杆1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传送带3包括内侧板31、外侧板32和设置于所述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之间的若干传动部件33,所述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分别与所述连杆1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传动部件33包括连接轴331和滚筒332,所述滚筒332以所述连接轴331为轴心转动,所述连接轴331一端与内侧板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侧板32可分离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2驱动传送带3运行,带动所述传送带3上的物品螺旋上升或下降。本申请的螺旋传输带,设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和连杆13的支撑装置1形成螺旋上升的传输轨道,将传送带3设置在传输轨道上,使传送带3螺旋上升,实现将物品从地面较容易的提升到高处的效果,占用地面工作区域面积较小,且结构简单,同时,由于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分别与所述连杆13可拆卸的连接,滚筒332在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之间转动,进而带动物品随滚筒332的滚动而得到传输,可根据实际情况,沿连接轴331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外侧板32,改变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之间的距离,使传送带3的宽度适应于物品的宽度,方便传输,适用范围更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沿所述连杆13移动所述传送带3,使传送带3螺旋上升的圆周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螺旋传输带

【技术保护点】
螺旋传输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传送带(3)和至少一个动力机构(2),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柱(11)和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之间螺旋设置有若干连杆(13),所述传送带(3)设置于所述连杆(13)上,并与所述连杆(1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2)驱动传送带(3)运行,带动所述传送带(3)上的物品螺旋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传输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传送带(3)和至少一个动力机构(2),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柱(11)和至少两根第二支撑柱(12),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之间螺旋设置有若干连杆(13),所述传送带(3)设置于所述连杆(13)上,并与所述连杆(1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2)驱动传送带(3)运行,带动所述传送带(3)上的物品螺旋上升或下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包括内侧板(31)、外侧板(32)和设置于所述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之间的若干传动部件(33),所述内侧板(31)和外侧板(32)分别与所述连杆(13)可拆卸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33)包括连接轴(331)和滚筒(332),所述滚筒(332)以所述连接轴(331)为轴心转动,所述连接轴(331)一端与内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体王长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