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72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包含有,纵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圆锥齿轮及转动摇手,所述第一传动杆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动摇手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以及,横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圆锥齿轮及推动丝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相齿啮合,所述推动丝杆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过程不需要低头弯腰,大大缓解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病床丝杆摇手都是在床尾的下面。请参见图1,一般病床的床面高度离地是500mm,这个高度的摇手柄中心离地高度是350mm左右,要是再算上摇手柄的摇转半径的话,最低位置高度离地220mm左右,所以在摇动手柄时势必人体会上下起伏,这样会造成操作人员的疲劳和体力。并且因为操作时是弯腰低下头的,这样不能方便的在升降床体时观察患者的状态。鉴于上述,亟待对丝杆摇手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摇杆位置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包含有,纵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圆锥齿轮及转动摇手,所述第一传动杆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动摇手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轴线系沿纵向设置;以及,横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圆锥齿轮及推动丝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系相邻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轴线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相齿啮合,所述推动丝杆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作为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纵向传动部还具有纵向轴承座,所述纵向轴承座系结合于医疗用床的侧面,所述纵向轴承座系用以支承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横向传动部还具有横向轴承座,所述横向轴承座系结合于医疗用床的底面,所述横向轴承座系用以支承所述第二传动杆。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轴承座的数量为2,均处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半部;所述横向轴承座的数量为2,分别处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作为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摇手具有手把部及转杆部,所述转杆部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杆部的下端上具有截面为六角形的上凹陷孔,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上具有截面为六角形的下凹陷孔,所述上凹陷孔与所述下凹陷孔系上下相对;还包含有,截面为六角形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所述上凹陷孔相配合,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与所述下凹陷孔相配合。作为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丝杆间还结合有万向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至少在于:藉此结构,转动摇手的中心可设置成离地高度为840mm,正好是一个普通高度成人最合适的摇动高度,此时,操作医疗用床升降时站立就可以操作,不需要低头弯腰,大大缓解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2至3,图中所示的是一种用于医疗用床1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其结构主要由纵向传动部2及横向传动部3组成。所述纵向传动部2具有第一传动杆21、转动摇手22、第一圆锥齿轮23及纵向轴承座24。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杆21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动摇手22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21的上端,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23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21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圆锥齿轮23的轴线系沿纵向设置。所述纵向轴承座24系结合于医疗用床1的侧面,所述纵向轴承座24系用以支承所述第一传动杆21。为了加强固定,所述纵向轴承座24的数量为2,均处于所述第一传动杆21的下半部。所述横向传动部3具有第二传动杆31、第二圆锥齿轮32、推动丝杆33及横向轴承座34。其中,所述第二传动杆31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杆31的第一端系相邻于所述第一传动杆21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32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31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二圆锥齿轮32的轴线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32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23相齿啮合。所述推动丝杆33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3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传动杆31的第二端与所述推动丝杆33间还结合有万向节35。所述横向轴承座34系结合于医疗用床的底面,所述横向轴承座34系用以支承所述第二传动杆31。为了加强固定,所述横向轴承座34的数量为2,分别处于所述第二传动杆31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转动摇手22具有手把部221及转杆部222。所述转杆部222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杆部222的下端上具有截面为六角形的上凹陷孔,所述第一传动杆21的上端上具有截面为六角形的下凹陷孔,所述上凹陷孔与所述下凹陷孔系上下相对。还包含有,截面为六角形的连接轴25,所述连接轴25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连接轴25的上端与所述上凹陷孔相配合,所述连接轴25的下端与所述下凹陷孔相配合。使用过程:使用者通过控制所述转动摇手22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21转动,藉由所述第一圆锥齿轮23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32,进而令所述第二传动杆31带动所述推动丝杆33转动,实现升降活动床板的目的。并且藉此设计,所述手把部221的中心可以设置成离地高度为840mm,正好是一个普通高度成人最合适的摇动高度,要操作床体升降部分时站立就可以操作,不需要低头弯腰来操作床体,大大缓解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以上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纵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圆锥齿轮及转动摇手,所述第一传动杆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动摇手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轴线系沿纵向设置;以及,横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圆锥齿轮及推动丝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系相邻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轴线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相齿啮合,所述推动丝杆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纵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一传动杆、第一圆锥齿轮及转动摇手,所述第一传动杆系沿纵向设置,所述转动摇手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的轴线系沿纵向设置;以及,横向传动部,其具有第二传动杆、第二圆锥齿轮及推动丝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系相邻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的轴线系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相齿啮合,所述推动丝杆系结合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疗用床的站立位手摇式丝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部还具有纵向轴承座,所述纵向轴承座系结合于医疗用床的侧面,所述纵向轴承座系用以支承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横向传动部还具有横向轴承座,所述横向轴承座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