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军峰专利>正文

腹壁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549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3:31
腹壁固定片,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腹壁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设有提拉口、皮肤固定孔、穿刺孔;所述穿刺孔设于所述固定本体中心,所述皮肤固定孔至少两个且以所述穿刺孔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本体上还设有使所述固定本体分离成多个部分且能分断所述穿刺孔的离断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腹壁固定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辅助用于腹腔穿刺手术,容易握持、穿刺、撤离,手术操作更为流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腹壁固定件
技术介绍
在进行腹腔分流术时,需要将分流管置于腹腔内,在置管时除了用到置管器外,且为了能便于置管器有效定位置管,还需要用到固定装置。现有的固定装置过于复杂,不论是在准备为穿刺做定位准备时,还是在置管成功后进行撤离置管器和固定装置时,其操作都相当复杂,且受体位和操作空间影响无法安全、可靠应用。技术专利Zl00230997.1公开了一种胃肠造瘘导管腹壁固定器,并具体公开了中空管,在中空管两侧的导管环,导管环上设有穿线孔,中空管下部两侧设有固定支架。该固定器利用固定支架设于皮下组织,进行皮肤定位,但埋入皮下组织的方式扩大病患伤口,且留下分流管撤离固定器时,操作不便,不适应各种体位的病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一次性腹壁固定件。本技术提供一种腹壁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设有提拉口、皮肤固定孔、穿刺孔;所述穿刺孔设于所述固定本体中心,所述皮肤固定孔至少两个且以所述穿刺孔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本体上还设有使所述固定本体分离成多个部分且能分断所述穿刺孔的离断线。该腹壁固定件放置在腹腔穿刺位置处,将穿刺孔对准腹腔穿刺位置,用针线经皮肤固定孔将该固定件固定在皮肤上,利用提拉口提拉皮肤以便于进行穿刺操作。在辅助置管器完成穿刺后,可通过离断线将腹壁固定件分离成若干部分,便于安全、可靠、便捷地撤离置管器及腹壁固定件。作为优选,所述腹壁固定件为片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腹壁固定件为弯曲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提拉口为弧状开口。作为优选,所述皮肤固定孔为长条型开口。作为优选,所述长条型开口的纵向长度比所述穿刺孔的口径大。作为优选,所述离断线自所述穿刺孔边缘处至所述固定本体边侧处开设。作为优选,所述离断线为两根,每根离断线自所述穿刺孔边缘处均向所述固定本体同边侧处开设。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本体的边角均为弧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提拉口设置在所述固定本体上且与所述皮肤固定孔设置在不同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腹壁固定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容易握持、穿刺、撤离,手术操作更为流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腹壁固定件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腹壁固定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腹壁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1,设于固定本体1上的穿刺口2、提拉口3、皮肤固定孔4、离断线5。所述穿刺口2设于所述固定本体1的中心,所述穿刺口2需要根据穿刺器具的大小设置。所述皮肤固定孔4以所述穿刺口2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皮肤固定孔4至少有2个,可便于用针线将腹壁固定件缝在皮肤上。所述皮肤固定孔4可为长条型开口,且该开口细长,允许针线,如圆针粗线通过,其中长条型开口的纵向长度比穿刺口2的口径大,这样在用针线固定时不会干扰穿刺器具穿刺。为了便于提拉,所述提拉口3设置在所述固定本体1上且与所述皮肤固定孔4设置在不同侧。如图1所示,当所述皮肤固定孔4为两个时,将皮肤固定孔4设置在穿刺口2两侧,而提拉口3也为两个时,设置在穿刺口2另外两侧。这样当穿刺口2布满针线后,提拉口3不会受到针线干扰,而更容易提拉。该提拉口3为弧状开口,这样更便于施力。为了紧贴皮肤,实现稳定固定,所述腹壁固定件优选设计为片状结构,尤其是薄片状;进一步,该腹壁固定件为弯曲结构,或具有弹性的片状结构,这样更适应不同体位的病患,更贴合皮肤。而提拉口3也相应根据弯曲结构,沿弯曲方向开设。所述离断线5设于固定本体1上,用于在穿刺结束进行撤离器具时使用,不需要移动腹壁固定件,在原位就能通过离断线5将固定本体1分离成多个部分,操作相当便捷。所述离断线5自所述穿刺孔2边缘处至所述固定本体1边侧处开设。根据分离需要,可设置离断线多根。图1所示,所述离断线5为两根,没根离断线自所述穿刺孔2边缘处均向所述固定本体1同边侧处开设,这样用手分断腹壁固定件时,可破坏掉穿刺孔2的完整性,即经穿刺孔2进入的置管器、分流管不再受穿刺孔2约束,分断后该固定本体1被分断为一个类似三角块的部分和另一较大面积部分。离断线5设计不限于图1所示方式,但从其开设便捷,及分断时易操作的角度考虑,图1中离断线5设计较优,该离断线5不会影响到提拉口3,分断施力在固定本体1的一侧,离断线5完整的设置在固定本体1上,离断线5中部未有其他部件影响,分断更为顺利。为了避免弄伤病患皮肤,所述固定本体1的边角设计为弧形结构,这样在进行图2操作时,该固定本体1不会损伤病患皮肤。在进行穿刺、置管时,在脐上正中两横指位置(脐上3厘米),纵行切开一个约0.5cm皮肤切口。腹壁固定件的穿刺孔2对准皮肤切口,针线缝合皮肤固定孔4,将该腹壁固定件固定在皮肤上。一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持腹壁固定件的提拉口3,提拉皮肤,使腹壁紧绷并能对抗腹腔穿刺的力度,提拉后能和腹腔内脏器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因操作时用力过度造成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另一手将穿刺置管器以垂直腹壁的方向,经穿刺孔2旋转缓慢穿刺腹壁。待穿刺成功后,切断缝合的针线,再沿预设的离断线5分离、撤出腹壁固定件。撤离腹壁固定件后,就能撤离穿刺置管器,整个手术过程安全、可靠、便捷。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腹壁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设有提拉口、皮肤固定孔、穿刺孔;所述穿刺孔设于所述固定本体中心,所述皮肤固定孔至少两个且以所述穿刺孔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本体上还设有使所述固定本体分离成多个部分且能分断所述穿刺孔的离断线。

【技术特征摘要】
1.腹壁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本体,所述固定本体设有提拉口、皮肤固定孔、穿刺孔;所述穿刺孔设于所述固定本体中心,所述皮肤固定孔至少两个且以所述穿刺孔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本体上还设有使所述固定本体分离成多个部分且能分断所述穿刺孔的离断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壁固定件为片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壁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壁固定件为弯曲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口为弧状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峰高国一毛青翁维吉
申请(专利权)人:冯军峰高国一毛青翁维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