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401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灶具中的中空旋钮座,所述中空旋钮座中设有能够相对所述灶具上下升降的旋钮主体,所述旋钮主体中设有用于向外投影用户操控界面的投影单元和用于对投影的用户操控界面进行图像采集以便于识别用户操控动作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相对所述灶具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和用于使所述旋钮主体上下升降平缓的阻尼机构。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旋钮主体能够相对灶具平缓上下升降,其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
技术介绍
]家用燃气灶具发展至今,在人机操作介质方面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前期,出于安全性及操作的便捷性考虑,燃气灶具的控制通常是采用旋钮开关。旋钮开关要求结构方面需要有旋转轴,且旋转轴必须穿过产品外壳,并暴露于产品的外表面,影响产品的外观。另外,类似旋钮开关这样简单的操控介质同时也限制了灶具的功能的创新,让灶具只能有点火、关火、火力调节等简单的功能。近几年,逐渐有可触控的灶具面世,在旋钮灶的基础上,可触控的灶具实现了面板无需打孔,让灶具的整体外观及其他一些防水、防油的要求得以实现。且由于按键的增多,也丰富了灶具的功能,如定时等,让灶具逐渐趋于智能化。但以上所述的可触控的灶具和旋钮开关的灶具一样,都有一个缺点,即开关位置或操作界面固定,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在固定位置对灶具进行操作。而灶具台面通常又是容易撒有汤水的地方,对触控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更甚的是,若有溢锅或意外起火情况发生时,使用者无法靠近灶具,就无法处理这些意外情况。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其结构简单易实现,旋钮主体能够相对灶具平缓上下升降,其实用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灶具1中的中空旋钮座2,所述中空旋钮座2中设有能够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旋钮主体3,所述旋钮主体3中设有用于向外投影用户操控界面的投影单元和用于对投影的用户操控界面进行图像采集以便于识别用户操控动作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3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和用于使所述旋钮主体3上下升降平缓的阻尼机构。如上所述,作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中空旋钮座2固定在所述灶具1中,所述旋钮主体3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作用下相对所述中空旋钮座2上下升降,所述旋钮主体3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槽31,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有套设在所述环形槽31上的橡胶圈51和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上端开口与所述旋钮主体3之间的环形上盖52,所述环形上盖52固定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上端开口处,所述橡胶圈51与所述环形上盖52之间的中空旋钮座2内形成空气阻尼腔53。如上所述,作为具体实施方式1,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3上下升降的弹簧41和用于在所述旋钮主体3下降到位后进行卡位的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有铰接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侧壁下端的倒V字形扭簧42、以及设置在所述旋钮主体3侧壁下端左右相邻的第一导向槽43和第二导向槽44,所述第一导向槽43和第二导向槽44下端都设有开口,所述倒V字形扭簧42设有便于从下向上滑入所述第一导向槽43中的第一扭臂末端支脚421和便于从下向上滑入所述第二导向槽44中的第二扭臂末端支脚422,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槽44一侧的第一导向槽43侧壁上设有由下到上向背离所述第二导向槽44方向延伸用于对所述第一扭臂末端支脚421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滑面431,所述第一导滑面431上端的第一导向槽43中设有向所述第二导向槽44方向延伸的台阶432,所述第二导向槽44为三角环形导向槽。如上所述,作为具体实施方式2和3,所述中空旋钮座2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作用下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所述旋钮主体3随所述中空旋钮座2运动而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如上所述,作为具体实施方式2,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外侧壁上呈上下排列的条形齿轮54、用于与所述条形齿轮54啮合的中间齿轮55、以及用于与所述中间齿轮55啮合的惯性飞轮56。如上所述,作为具体实施方式3,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外侧壁上呈上下排列的条形齿轮54、用于与所述条形齿轮54啮合的中间齿轮55、以及用于与所述中间齿轮55啮合的末侧齿轮57,所述末侧齿轮57连接有发条弹簧58。如上所述,作为具体实施方式2和3,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3上下升降的弹簧41、设置在所述灶具1中的竖向导向槽45、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外侧壁上用于与所述竖向导向槽45配合导向的定位柱46、以及用于在所述旋钮主体3下降到位后进行卡位的卡位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所述灶具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中空旋钮座2设置在所述灶具1上表面以下的安装孔中。如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所述旋钮主体3相对所述灶具1上升起来后能够相对所述中空旋钮座2转动,所述旋钮主体3顶端还设有小型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包括中空旋钮座、旋钮主体、升降机构、以及阻尼机构,旋钮主体能够相对灶具上下升降,便于使用时将旋钮主体上升起来和不使用时将旋钮主体下降下去,并且在阻尼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旋钮主体上下升降平缓,其效果好,另,旋钮主体中设有投影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便于使用时根据需要和方便性将用户操控界面投影到灶具上表面或墙壁等区域,实现投影操控。2、橡胶圈与所述环形上盖之间的中空旋钮座内形成空气阻尼腔,如此,当旋钮主体在升降机构作用下相对中空旋钮座上下升降时,都需要克服空气阻尼腔中空气的阻力,如此,使得旋钮主体上下升降平缓。3、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上下升降的弹簧和用于在所述旋钮主体下降到位后进行卡位的卡位结构,如此,当需要将旋钮主体上升起来时,下按所述旋钮主体到底后松开,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倒V字形扭簧上第一扭臂末端支脚与所述台阶分离,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旋钮主体相对中空旋钮座上升时,当需要将旋钮主体下降下去时,下按所述旋钮主体到底后松开,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倒V字形扭簧上第一扭臂末端支脚卡住所述台阶,其使用方便实用,并且结合阻尼机构的作用,使得旋钮主体上下升降平缓。4、阻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外侧壁上呈上下排列的条形齿轮、用于与所述条形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以及用于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惯性飞轮,如此,当中空旋钮座在升降机构作用下相对所述灶具上下升降时,其都需要克服中间齿轮、惯性飞轮的阻力,使得旋钮主体上下升降平缓。5、阻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外侧壁上呈上下排列的条形齿轮、用于与所述条形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以及用于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的末侧齿轮,所述末侧齿轮连接有发条弹簧,如此,当中空旋钮座在升降机构作用下相对所述灶具上下升降时,其都需要克服中间齿轮、末侧齿轮、发条弹簧的阻力,使得旋钮主体上下升降平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旋钮装置安装在灶具上的示意图。图2是本案实施例1的装配图。图3是图2的爆炸示图。图4是本案实施例1的旋钮主体。图5是本案实施例1的轴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本案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灶具1中的中空旋钮座2,所述中空旋钮座2中设有能够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旋钮主体3,所述旋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灶具(1)中的中空旋钮座(2),所述中空旋钮座(2)中设有能够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旋钮主体(3),所述旋钮主体(3)中设有用于向外投影用户操控界面的投影单元和用于对投影的用户操控界面进行图像采集以便于识别用户操控动作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3)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和用于使所述旋钮主体(3)上下升降平缓的阻尼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灶具(1)中的中空旋钮座(2),所述中空旋钮座(2)中设有能够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旋钮主体(3),所述旋钮主体(3)中设有用于向外投影用户操控界面的投影单元和用于对投影的用户操控界面进行图像采集以便于识别用户操控动作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3)相对所述灶具(1)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和用于使所述旋钮主体(3)上下升降平缓的阻尼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旋钮座(2)固定在所述灶具(1)中,所述旋钮主体(3)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作用下相对所述中空旋钮座(2)上下升降,所述旋钮主体(3)外侧壁上设有环形槽(31),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有套设在所述环形槽(31)上的橡胶圈(51)和设置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上端开口与所述旋钮主体(3)之间的环形上盖(52),所述环形上盖(52)固定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上端开口处,所述橡胶圈(51)与所述环形上盖(52)之间的中空旋钮座(2)内形成空气阻尼腔(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投影操控功能的灶具用旋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用于驱动所述旋钮主体(3)上下升降的弹簧(41)和用于在所述旋钮主体(3)下降到位后进行卡位的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有铰接在所述中空旋钮座(2)侧壁下端的倒V字形扭簧(42)、以及设置在所述旋钮主体(3)侧壁下端左右相邻的第一导向槽(43)和第二导向槽(44),所述第一导向槽(43)和第二导向槽(44)下端都设有开口,所述倒V字形扭簧(42)设有便于从下向上滑入所述第一导向槽(43)中的第一扭臂末端支脚(421)和便于从下向上滑入所述第二导向槽(44)中的第二扭臂末端支脚(422),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槽(44)一侧的第一导向槽(43)侧壁上设有由下到上向背离所述第二导向槽(44)方向延伸用于对所述第一扭臂末端支脚(421)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滑面(431),所述第一导滑面(431)上端的第一导向槽(43)中设有向所述第二导向槽(44)方向延伸的台阶(432),所述第二导向槽(44)为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杰吴谢军杨杰欧海飞何玉霞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