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吊挂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左靠件和右靠件,所述左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右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或者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靠件的右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左倚靠部,所述右靠件的左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右倚靠部,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右靠件的右侧部以及底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方便吊绳穿过的穿绳槽,所述左靠件和右靠件在吊绳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夹持竖立的板材。该板材吊挂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吊绳损耗小,吊点位置不易移动,极大的提高了板材吊挂的安全性。同时,该装置吊装不产生牙痕,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吊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线车间模块化生产的领域中,板材经常需要吊装移动到不同的地方,而目前并未有简单而有效的吊挂装置,目前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吊绳吊挂板材,其主要操作是将两个吊绳套在板材的底部的不同位置,然后利用行车的吊钩挂住两个吊绳使板材吊起。然在吊挂过程中,由于吊绳与板材的底部之间的接触力大,并且板材的底部边缘比较锋利,吊绳容易磨损甚至断裂,从而安全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两个吊绳处在不同的位置却被同一个吊钩吊起,当吊点处于两重心之内,则两个吊绳之间会逐渐靠拢,板材两端头继续下沉,吊绳损耗增大,造成安全隐患,而且需要吊的更高才能把板材吊起来,增加了能耗;当吊点处于俩重心之外时,板材两端头上翘,容易出现吊绳滑脱板材掉落的现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目前也有采用带齿牙的卡扣吊装板材,常常在板材表面留下严重牙痕,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不锈钢板材吊装防护不到位,容易造成不锈钢材料铁素体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材吊挂装置,该板材吊挂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吊绳损耗小,吊点位置不易移动,极大的提高了板材吊挂的安全性。同时,该装置吊装不产生牙痕,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吊挂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左靠件和右靠件,所述左靠件铰接于底 座上,所述右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或者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靠件的右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左倚靠部,所述右靠件的左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右倚靠部,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右靠件的右侧部以及底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方便吊绳穿过的穿绳槽,所述左靠件和右靠件在吊绳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夹持竖立的板材。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上设置有约束吊绳处于穿绳槽内的防脱机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脱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的底部的至少两个防脱销,所述防脱销前后贯穿所述穿绳槽的两侧槽壁。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上也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防脱销,所述防脱销前后贯穿左靠件上的穿绳槽的两侧侧壁。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右靠件为固定于底座上的竖直板部,该竖直板部的右侧部设置有所述穿绳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右靠件与底座为一体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右靠件的结构与左靠件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右靠件铰接于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左靠件包括铰接部、左倚靠部和左侧槽部,左靠件的穿绳槽设置在左侧槽部上,所述铰接部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左倚靠部和左侧槽部分别处于铰接部的左右两侧。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由于吊挂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左靠件和右靠件,所述左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右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或者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靠件的右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左倚靠部,所述右靠件的左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右倚靠部,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右靠件的右侧部以及底座的底部均设 置有方便吊绳穿过的穿绳槽,所述左靠件和右靠件在吊绳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夹持竖立的板材,因此,板材吊挂时,利用两个吊挂装置配合使用,板材放置在底座上,吊绳穿过穿绳槽即可吊起板材,吊绳作用左靠件和右靠件使其产生夹持力,从而利用左靠件和右靠件夹持板材实现吊挂点的位置不移动,该吊挂装置结构简单,两个吊挂装置不会滑动靠拢,吊绳不会磨损断裂,这样板材整个吊挂过程不易出现安全事故,该吊挂装置不会对板材产生严重压痕,使板材的表面质量提高。又由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上设置有约束吊绳处于穿绳槽内的防脱机构,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上也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防脱销,所述防脱销前后贯穿左靠件上的穿绳槽的两侧侧壁。因此,该防脱机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吊绳脱离,提高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又由于所述左靠件包括铰接部、左倚靠部和左侧槽部,左靠件的穿绳槽设置在左侧槽部上,所述铰接部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左倚靠部和左侧槽部分别处于铰接部的左右两侧,这样,吊绳作用在左靠件时会产生一个夹持板材的夹持力,使板材竖直吊挂,板材的吊挂更加稳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吊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吊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左靠件;11.左倚靠部;12.左侧槽部;13.铰接部;2.底座;3.右靠件;31.右侧槽部;32.右倚靠部;4.板材;5.吊绳;6.防脱机构;7.穿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板材4吊挂装置,包括底座2和安装于底座2上的左靠件1和右靠件3,所述左靠件1铰接于底座2上,所述右靠件3固定于底座2上,所述左靠件1的右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4的左倚靠部11,所述右靠件3的左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4的右倚靠部,所述左靠件1的左侧部、右靠件3的右侧部以及底座2的底部均设置有方便吊绳5穿过的穿绳槽7,所述左靠件1和右靠件3在吊绳5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夹持竖立的板材4。所述右靠件3为固定于底座2上的竖直板部,该竖直板部的右侧部设置有所述穿绳槽7。所述右靠件3与底座2为一体设置。竖直板部上的右侧部设置了穿绳槽7,也被称之为右侧槽部31。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2的底部上设置有约束吊绳5处于穿绳槽7内的防脱机构6。所述防脱机构6包括设置于底座2的底部的至少两个防脱销,所述防脱销前后贯穿所述穿绳槽7的两侧槽壁。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左右是将吊挂装置以图2中摆放状态确定的,处于图左的为左侧,处于图右的为右侧,因此,垂直于图2纸面向内的为前,垂直于图2纸面向外的为后。同样,所述左靠件1的左侧部上也设置有防脱机构6,该处描述的左侧部因设置了穿绳槽7,因而又称之为左侧槽部12,所述防脱机构6包括防脱销,所述防脱销前后贯穿左靠件1上的穿绳槽7的两侧侧壁。所述左靠件1包括铰接部13、左倚靠部11和左侧槽部12,左靠件1的穿绳槽7设置在左侧槽部12上,所述铰接部13铰接于底座2上,所述左倚靠部11和左侧槽部12分别处于铰接部13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左靠件1的外边缘为弧线形由左倚靠部1111向左侧槽部12延伸。该实施例中,右靠件3为竖直板部且与底座2一体设置,这样,该吊挂装置不但可以吊挂竖立的板材,而且可以吊挂水平的板材,例如,在吊挂水平的板材时,利用四个吊挂装置组成,其中,将竖直板部放倒成水平状,而后将板材放置在四个吊挂装置的竖直板部上,然后将左靠件1压靠在板材的上方,这样在将吊绳5穿过对应的穿绳槽7。吊绳5不但对两个配合的吊挂装置产生相对的夹持力,而且对左靠件1产生一个辅助压紧板材上表面的压力,就可实现板材的吊挂。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所述右靠件3的结构与左靠件1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右靠件3铰接于底座2上。右靠件3上同样也设置有防脱机构6,该防脱机构6为防脱销,且安装结构和位置与左靠件1上的防脱销相同。上述的防脱机构6可以为防脱销,也可为其他结构,例如采用板装结构进行防脱。如实施例1或2中的描述,该吊挂装置中,左靠件1铰接摆动,右靠件3可以铰接摆动,也可固定,当然,也可安装位置也可相互变换,例如,左靠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吊挂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左靠件和右靠件,所述左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右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或者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靠件的右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左倚靠部,所述右靠件的左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右倚靠部,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右靠件的右侧部以及底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方便吊绳穿过的穿绳槽,所述左靠件和右靠件在吊绳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夹持竖立的板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吊挂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左靠件和右靠件,所述左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所述右靠件铰接于底座上或者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靠件的右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左倚靠部,所述右靠件的左侧设置有倚靠竖立的板材的右倚靠部,所述左靠件的左侧部、右靠件的右侧部以及底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方便吊绳穿过的穿绳槽,所述左靠件和右靠件在吊绳的作用下相互配合夹持竖立的板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上设置有约束吊绳处于穿绳槽内的防脱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的底部的至少两个防脱销,所述防脱销前后贯穿所述穿绳槽的两侧槽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核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