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CKD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拾取装置和泡罩包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3385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拾取装置和泡罩包装机,其可更加可靠地防止物品的吸接错误。拾取装置(23)包括:旋转筒(231),在其外周包括具有吸引孔(231B)的多个吸接部(231A);将负压供给到吸引孔(231B)的真空泵(234)。在吸接部(231A)到达吸接位置(P5)之前,通过来自真空泵(234)的负压的供给,吸引孔(231B)的气压为作为能预先将药片(5)吸接于吸接部(231A)的真空压力的可吸接真空压力。另外,应吸接药片(5)的吸接部(231A)在至少通过吸接位置(P5)的前后,处于从真空泵(234)将负压供给吸引孔(231B)的状态。另一方面,不应吸接药片(5)的吸接部(231A)在吸接部(231A)通过吸接位置(P5)之前,吸引孔(231B)向大气开放。

Pick up device and blister packag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ckup device and a blister packaging machine, which can prevent the sucking error of articles more reliably. The pick-up device (23) comprises a rotating cylinder (231), a plurality of suction ports (231A) with a suction hole (231B) and a vacuum pump (234) for supplying the negative pressure to the suction hole (231B). In the suction connection part (231A) to arrive at an position (P5) before the vacuum pump (234) from the negative pressure supply, suction hole (231B) pressure as advance the tablet (5) connected to the suction suction connection part (231A) can be sucked by the vacuum pressure and vacuum pressure. In addition, the suction part (231A) of the suction sheet (5) is in the state of supply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the suction hole (231B) from the vacuum pump (234) at least before and after the suction position (P5).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ction part (231A) of the suction plate (5) should not be opened to the atmosphere by the suction hole (231B) before the suction joint (231A) is connected to the P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拾取装置和泡罩包装机,该拾取装置用于进行各种物品的拾取,该泡罩包装机用于制造泡罩片。
技术介绍
在过去,人们知道有下述的拾取装置,其中,通过利用真空(负压)吸接而保持药片等、电子器件(芯片)等的各种物品。作为这样的拾取装置,比如人们提出有下述的类型,其包括:旋转筒,在该旋转筒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吸引孔(吸接孔);板,该板覆盖该旋转筒的端面,并且具有与上述吸引孔连通的空间(槽);负压供给机构,该负压供给机构将负压供给到上述空间中;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切换相对上述空间的来自上述负压供给机构的负压的供给和停止(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在该装置中,伴随旋转筒的旋转,吸引孔到达规定的吸接位置(物品的供给位置)时,该吸引孔与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的上述空间连通,供给负压。接着,将物品吸接而保持于该吸引孔(更正确地说,为旋转筒中的形成吸引孔的部位)。另外,针对用于制造泡罩片的泡罩包装机,提出有利用负压来有选择地吸引物品,进行回收的装置。具体来说,在该装置中,在带状的载体条(容器膜)的泡罩(袋部)中填充药片等的物品后,将上述泡罩堵塞之前的阶段,吸引而回收上述物品。另外,该装置包括:外壳,在该外壳中,按照多个并列地设置朝向泡罩侧的吸
引孔(开放室);空气阀,该空气阀分别对应于上述吸引孔而设置(比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如果对该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果回收对象的物品到达规定的回收位置,则上述泡罩短时间地暂时停止。在该状态,通过切换上述空气阀,将负压供给到与构成回收对象的物品相对应的吸引孔中(吸引孔为真空)。由此,吸引回收对象的物品,将其回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80762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平5—2705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通常在供给负压之前,吸引孔处于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在上述的已有技术中,通过切换该大气压下的吸引孔的负压的供给与停止,对是否吸接(吸引)物品进行切换。然而,在将负压供给到大气压下的吸引孔中时,吸引孔的气压不会在瞬间下降到可吸接物品的气压(称为可吸接真空压力)以下,在吸引孔的气压降低到可吸接真空压力以下之前,必须要求某种程度的时间。于是,在上述的已有技术中,会产生下述的情况(吸接错误),即,是否吸接物品的切换需要时间,本来应被吸接的物品错误的不被吸接。特别是,在以较高的速度运送物品,以便提高生产率的装置中,具有下述的危险,即,如果是否吸接物品的切换需要时间,则容易产生物品的吸接错误,进而对物品的有选择的回收等产生妨碍。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可更加可靠地防止物品的吸接错误的拾取装置和泡罩包装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下面分项地对适合于解决上述目的的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对相应的技术方案附加特有作用效果。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拾取装置,该拾取装置包括:旋转筒,在该旋转筒的外周,于轴向和周向并列地设置多个吸接部,该多个吸接部分别具有规定的吸引孔,并且该旋转筒能与所运送的物品相一致地旋转;负压供给机构,该负压供给机构将负压供给上述吸引孔,将上述吸引孔的气压变成可吸接真空压力,该可吸接真空压力为可使上述所运送的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的真空压力,该拾取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上述旋转筒旋转,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的上述吸接部到达规定的吸接位置时,上述所运送的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上,其特征在于,从作为上述吸接部到达上述吸接位置的前阶段的第1时刻,通过上述负压供给机构开始向对应的上述吸引孔供给负压,在该第1时刻之后,在作为上述吸接部到达上述吸接位置的前阶段的第2时刻,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该拾取装置包括: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可在可供给负压状态以及大气开放状态之间切换,该可供给负压状态为可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向上述吸引孔供给负压的状态,该大气开放状态为将上述吸引孔向大气开放的状态;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上述切换机构,上述控制机构能够识别各个上述吸接部是否应在上述吸接位置吸接物品;关于识别为应进行吸接的上述吸接部,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控制上述切换机构,该方式为:在从上述第1时刻至少到第3时刻之间维持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上述第3时刻为上述吸接部通过上述吸接位置后的时刻;关于识别为不应吸接的上述吸接部,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控制上述切换机构,该方式为:在上述第2时刻之后,在上述吸接部通过上述吸接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开放时刻,处于上述大气开放状态。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通过在第1时刻将负压供给到吸引孔,至少在吸接部到达吸接位置之前的阶段(第2时刻),吸引孔的气压为可吸接真空压力,处于物品可吸接于吸接部上的状态(可吸接状态)。在此方面,应吸接物品的吸接部通过切换机构处于可供给负压状态,由此,以可吸接状态而维持直到通过吸接位置后,进而在通过吸接位置时吸接物品。另一方面,不应吸接物品的吸接部通过切换机构处于大气开放状态,由此,在到达吸接位置之前,处于不能吸接物品的状态(不可吸接状态),进而在通过吸接位置时不吸接物品。即,在过去,通过切换对于大气压下的吸引孔的负压的供给和停止来切换物品的吸接与非吸接。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的场合,事先对吸引孔抽真空,使吸接部预先处于可吸接状态,然后处于可供给负压状态或大气开放状态,由此,可切换吸接部的物品的吸接与非吸接。由于像这样,吸接部预先处于可吸接状态,故可更加可靠地进行吸接部的物品的吸接,可有效地抑制吸接错误的发生。另外,一般,将气压设为可吸接真空压力的吸引孔向大气开
放,使吸引孔的气压大于可吸接真空压力所需要的时间(即,从可吸接状态切换到不可吸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将负压供给处于大气压下的吸引孔并使吸引孔的气压达到可吸接真空压力之前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不可吸接状态切换到可吸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于是,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与过去的方法相比较,可以更短的时间切换相对吸接部的物品的吸接与非吸接。由此,可更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产生物品的吸接错误的情况。还有,特别是,上述技术方案1在物品以较高的速度被运送的中间过程中,吸接该物品的场合是有效的。在这样的场合,如果是否吸接物品的切换需要时间,则容易产生物品的吸接错误,但是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由于在短时间进行是否吸接物品的切换,故可以合格的精度,更加可靠地吸接应吸接的物品。技术方案2.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开放状态下的上述吸引孔的从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起的升压速度的绝对值,大于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下的上述负压供给机构所致的上述吸引孔的减压速度的绝对值。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使吸接部从可吸接状态变为不可吸接状态时的吸引孔的气压的变化速度,大于使吸接部从不可吸接状态变为可吸接状态时的吸引孔的气压的变化速度。于是,可更快地将吸接部从可吸接状态切换到不可吸接状态。由此,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吸接错误的发生。另外,由于可更快地将吸接部从可吸接状态切换到不可吸接状态,故可使开放时刻接近吸接部到达吸接位置的时刻。由此,还可使第1时刻尽可能地晚,不进行从过早的阶段起的负压的供给开始(吸引开始)。其结果是,可进行有效的吸引。技术方案3.涉及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拾取装置和泡罩包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拾取装置,该拾取装置包括:旋转筒,在该旋转筒的外周,于轴向和周向并列地设置多个吸接部,所述多个吸接部分别具有规定的吸引孔,并且该旋转筒能与所运送的物品相一致地旋转;负压供给机构,该负压供给机构将负压供给上述吸引孔,将上述吸引孔的气压变成可吸接真空压力,该可吸接真空压力为能使上述所运送的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的真空压力,该拾取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上述旋转筒旋转,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的上述吸接部到达规定的吸接位置时,上述所运送的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上,其特征在于,从作为上述吸接部到达上述吸接位置的前阶段的第1时刻,通过上述负压供给机构开始向对应的上述吸引孔供给负压,在该第1时刻之后,在作为上述吸接部到达上述吸接位置的前阶段的第2时刻,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该拾取装置包括: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在可供给负压状态以及大气开放状态之间切换,该可供给负压状态为能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向上述吸引孔供给负压的状态,该大气开放状态为将上述吸引孔向大气开放的状态;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上述切换机构,上述控制机构能够识别各个上述吸接部是否应在上述吸接位置吸接物品;关于识别为应进行吸接的上述吸接部,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控制上述切换机构,该方式为:在从上述第1时刻至少到第3时刻之间维持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上述第3时刻为上述吸接部通过上述吸接位置后的时刻;关于识别为不应吸接的上述吸接部,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控制上述切换机构,该方式为:在上述第2时刻之后,在上述吸接部通过上述吸接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开放时刻,处于上述大气开放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07 JP 2015-0948901.一种拾取装置,该拾取装置包括:旋转筒,在该旋转筒的外周,于轴向和周向并列地设置多个吸接部,所述多个吸接部分别具有规定的吸引孔,并且该旋转筒能与所运送的物品相一致地旋转;负压供给机构,该负压供给机构将负压供给上述吸引孔,将上述吸引孔的气压变成可吸接真空压力,该可吸接真空压力为能使上述所运送的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的真空压力,该拾取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上述旋转筒旋转,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的上述吸接部到达规定的吸接位置时,上述所运送的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上,其特征在于,从作为上述吸接部到达上述吸接位置的前阶段的第1时刻,通过上述负压供给机构开始向对应的上述吸引孔供给负压,在该第1时刻之后,在作为上述吸接部到达上述吸接位置的前阶段的第2时刻,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该拾取装置包括: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能在可供给负压状态以及大气开放状态之间切换,该可供给负压状态为能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向上述吸引孔供给负压的状态,该大气开放状态为将上述吸引孔向大气开放的状态;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控制上述切换机构,上述控制机构能够识别各个上述吸接部是否应在上述吸接位置吸接物品;关于识别为应进行吸接的上述吸接部,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
\t方式控制上述切换机构,该方式为:在从上述第1时刻至少到第3时刻之间维持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上述第3时刻为上述吸接部通过上述吸接位置后的时刻;关于识别为不应吸接的上述吸接部,上述控制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控制上述切换机构,该方式为:在上述第2时刻之后,在上述吸接部通过上述吸接位置之前的规定的开放时刻,处于上述大气开放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大气开放状态下的上述吸引孔的从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起的升压速度的绝对值,大于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下的上述负压供给机构所致的上述吸引孔的减压速度的绝对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能使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小于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的最终到达真空压力,该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为上述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的真空压力中的最大的气压;在上述第2时刻,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最终到达真空压力;上述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与上述最终到达真空压力的压差小于上述大气压与上述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的压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能使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小于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的最终到达真空压力,该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为上述物品吸接于上述吸接部的真空压力中的最大的气压;在上述第2时刻,对应的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最终到达真空压力;上述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与上述最终到达真空压力的压差小
\t于上述大气压与上述最大可吸接真空压力的压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分别与上述吸引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开口,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由固定阀覆盖,该固定阀沿上述旋转筒的旋转方向,具有多个与上述通气孔连通的空间部,上述空间部包括:负压空间部,在该负压空间部中,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并且伴随上述旋转筒的旋转,上述通气孔连通,由此使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切换空间部,在该切换空间部中,通过上述切换机构切换到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的状态,或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并且伴随上述旋转筒的旋转,与上述负压空间部连通后的上述通气孔连通,由此使于上述旋转筒的轴向并列的一列的上述吸接部的上述吸引孔分别处于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或上述大气开放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该多个通气孔分别与上述吸引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开口,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通过固定阀而覆盖,该固定阀沿上述旋转筒的旋转方向,具有多个与上述通气孔连通的空间部,上述空间部包括:负压空间部,在该负压空间部中,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并且伴随上述旋转筒的旋转,与上述通气孔连通,由此使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切换空间部,在该切换空间部中,通过上述切换机构切换到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的状态,或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并且伴
\t随上述旋转筒的旋转,与上述负压空间部连通后的上述通气孔连通,由此使于上述旋转筒的轴向并列的一列的上述吸接部的上述吸引孔分别处于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或上述大气开放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多个通气孔分别与上述吸引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开口,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由固定阀覆盖,该固定阀沿上述旋转筒的旋转方向,具有多个与上述通气孔连通的空间部,上述空间部包括:负压空间部,在该负压空间部中,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并且伴随上述旋转筒的旋转,上述通气孔连通,由此使上述吸引孔的气压为上述可吸接真空压力;切换空间部,在该切换空间部中,通过上述切换机构切换到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的状态,或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并且伴随上述旋转筒的旋转,与上述负压空间部连通后的上述通气孔连通,由此使于上述旋转筒的轴向并列的一列的上述吸接部的上述吸引孔分别处于上述可供给负压状态或上述大气开放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该多个通气孔分别与上述吸引孔连通,并且在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开口,上述旋转筒的一个端面由固定阀覆盖,该固定阀沿上述旋转筒的旋转方向,具有多个与上述通气孔连通的空间部,上述空间部包括:负压空间部,在该负压空间部中,从上述负压供给机构供给负压,并且伴随上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野博文石榑克范细井奈保美矢野嗣士
申请(专利权)人:CK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