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302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动力传输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还包括外护套层,所述的动力传输线芯、所述的接地线芯、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平行收拢于所述的外护套层内以使所述的电缆呈带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电缆设置呈扁平带状,使得电缆具有更小的弯曲半径,具有优越的抗弯曲性能、耐磨性能,可利用自动收放线装置进行收放线,收放线占用空间小,收线整齐便于储放,降低了使用储放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包括动力传输导体、接地导体、辅助电源导体、信号控制导体、绝缘层、内护层、屏蔽层、外护套等,目前的电缆均采用圆形结构,电缆自重大,收放线困难,储放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弯曲半径小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包括动力传输线芯、接地线芯、辅助电源线芯、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还包括外护套层,所述的动力传输线芯、所述的接地线芯、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平行收拢于所述的外护套层内以使所述的电缆呈带状。根据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组成绞合单元后收拢于所述的外护套层内。具体地,所述的绞合单元还包括绕包于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与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上的阻燃带层,填充于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包括动力传输线芯(1)、接地线芯(3)、辅助电源线芯(4)、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还包括外护套层(6),所述的动力传输线芯(1)、所述的接地线芯(3)、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4)、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平行收拢于所述的外护套层(6)内以使所述的电缆呈带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包括动力传输线芯(1)、接地线芯(3)、辅助电源线芯(4)、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还包括外护套层(6),所述的动力传输线芯(1)、所述的接地线芯(3)、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4)、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平行收拢于所述的外护套层(6)内以使所述的电缆呈带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4)、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组成绞合单元(2)后收拢于所述的外护套层(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合单元(2)还包括绕包于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4)与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上的阻燃带层(2.1),填充于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4)、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所述的阻燃带层(2.1)之间的间隙间的填充层(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带层(2.1)的材质为阻燃聚丙烯带,所述的填充层(2.2)的材质为阻燃聚丙烯纤维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合单元(2)中的辅助电源线芯(4)、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分别有两个,所述的绞合单元(2)呈圆柱体形,两个所述的辅助电源线芯(4)、两个所述的信号控制和传输线芯(5)分别呈对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堃王浩李克坚彭媛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