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斌专利>正文

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97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自动计数、叠牌、推牌,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噪音低、维修方便的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电控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电控部分分为光检和磁检,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叠推电机动作;机械结构部分由升降轴座、升降滑块、升降滑杆、承牌侧板、承牌板、推头、滑块体、双滑杆、叠推电机及凸轮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专门的棋牌房及家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娱乐产品,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适用于专门的棋牌房 及家庭。
技术介绍
在国外,尤其是中东国家,人们也喜欢玩一种类似于中国麻将的游戏,在当地这种牌称 为"K牌",四个人四面对坐,每个人前面有5或6墩牌,每墩有五张薄型牌叠在一起,游 戏规则按当地的习惯而定。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人们普遍是用手工理牌、砌牌的,比较慢 且费力,所以非常希望有一种机器可以代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自动计数、叠牌、推 牌,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噪音低、维修方便的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电 控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电控部分分为光检和磁检,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 制叠推电机动作;机械结构部分由升降轴座、升降滑块、升降滑杆、承牌侧板、承牌板、推 头、滑块体、双滑杆、叠推电机及凸轮机构组成,固定的升降轴座上装有升降滑杆,升降滑 块可滑动地装在升降滑杆上,升降滑块上固有承牌板,升降滑块与所述凸轮机构相连接。所述凸轮机构包含拨杆、拨杆轴承、内凸轮、扇形感应片和方形感应片,内凸轮的一面 开有桃形曲线槽,其内嵌有拨杆轴承,拨杆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升降滑块轴承连接装有承 牌板的升降滑块,内凸轮的另一面装有偏心轮,偏心轮嵌装在开有L形滑槽的滑块体上,滑 块体与推头固定;扇形感应片装在内凸轮上,方形感应片固定在滑块体上,两对作为光检的 光电感应器成对地安装在固定于弯板上的安装架上,扇形感应片和方形感应片运动轨迹经过 的两边。所述扇形感应片上共开有大小不等的3个缺口。所述磁检为装在输送槽出口端上方的磁性霍耳元件,霍耳元件的输出信号输出到控制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使用的K牌较薄,每墩牌有5张,所以承牌 板必须分次下降一定的高度,下降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机构对计数和控制的要求较高。 本技术采用了输送槽上方的磁检和叠推机构中的光检发出检测信号,使控制电路中的CPU有序地启动和停止叠推电机。本技术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噪音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机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叠推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叠推机构去掉部分零件后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叠推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输送槽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输送槽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叠推分解动作1。图8是本技术叠推分解动作2。图9是本技术叠推分解动作3。图IO是本技术扇形感应片的主视图。图11是本技术方形感应片的主视图。图12是本技术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图。图13的本技术输出电压U1的波形图。图14的本技术输出电压U2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之叠推机构设在全机的一个转角上,该机构包括 电控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电控部分有光检和磁检二套检测系统,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控制叠推电机7动作。例技术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常规电路,与中国的全自动麻 将机中的控制电路相同,如专利号为ZL98244287.4的"自动麻将机的叠推机构"之电路, 控制电路还可以将分立电路改进为由CPU控制,所用的单片机也是常用元件(如型号 ZH-1C-17的集成块),由于本技术的技术点不在电路部分,故对此不作详细描述。 本技术的机械结构部分由升降轴座1、升降滑块2、升降滑杆16、承牌侧板3、承牌板4、 推头5、滑块体6、双滑杆15、叠推电机7及凸轮机构组成。本技术与现有的类似的叠 推机构最大的区别是它由磁控和光控相配合,使承牌板4分次下降一定的高度,使K牌顺利 叠至5张,然后再推出到滑槽中。如图2、 3、 4所示,所述凸轮机构包含拨杆8、拨杆轴承9、内凸轮ll、扇形感应片13 和方形感应片14,内凸轮11的一面(靠近叠推电机)开有桃形曲线槽11-1,其内嵌有拨杆 轴承9,拨杆8—端用大头螺钉10固定,另一端通过升降滑块轴承17连接到装有承牌板4 的升降滑块2上,升降滑块可在升降滑杆16作上下运动。内凸轮的另一面(靠近推头)装有偏心轮18,偏心轮嵌装在开有L形滑槽(图中未显示,为现有技术)的滑块体6上,滑块体与推头5固定。扇形感应片13固定在内凸轮11上,方形感应片14固定在滑块体6上, 两对作为光检的光电感应器S2、 E2、 Sl、 El成对地安装在固定于弯板19上的安装架24上, 扇形感应片13和方形感应片14运动轨迹经过的两边。如图IO、图11所示,所述扇形感应片13上共丌有大小不等的3个缺口,前2个缺口较 大,最后一个缺口较小,具体尺寸经过测试后得出。方形感应片14为一矩形的实体。如图5、图6所示,所述磁检为装在输送槽21出口端上方的磁性霍耳元件22,霍耳元 件的输出信号输出到控制电路,输送槽下面装有输送带23。与磁性霍耳元件22配合工作的 是同样带有磁性的K牌。本技术的工件过程请见图1、 7、 8、 9、 12、 13、 14,磁环109取专用的带有磁性的 K牌置于输送槽21内,输送带23将牌送至叠推机构,初始状态为扇形感应片13的第1个 (左边)空格位于光电感应器S2和E2的中间,此时承牌板4距离输送槽21出口的高度为 一片牌的厚度。当牌经过输送槽21上方的磁性霍耳元件22时,霍耳元件产生一个正脉冲波 形计数,当计数为2时,控制电路(CPU)即令输送带23停止工作同时叠推电机7开始工 作,承牌板4下降。当扇形感应片13的第2个(中间)空格旋转于光电感应器S2和E2的 中间时,光电管导通,向控制电路发出信号U1 (第l个脉冲波,图13),控制电路令叠推电 机7停止工作,输送带23开始工作,此时承牌板4下降了二片牌厚度的高度,承牌板4上 已有二片牌。当计数为4时,控制电路(CPU)再次令输送带23停止工作同时叠推电机7 开始工作,承牌板4下降。当扇形感应片13的第3个(右边)空格旋转于光电感应器S2和 E2的中间时,光电管导通,向控制电路发出信号U2 (图14),控制电路令叠推电机7停止 工作,输送带23开始工作,此时承牌板4下降了一片牌厚度的高度,承牌板4上已有四片 牌。当计数为5时,承牌板上已有五片牌,控制电路(CPU)再次令输送带23停止工作同 时叠推电机7开始工作,承牌板4下降,推头5将五片叠好的牌推入滑道,完成一个完整的 叠推动作。这样重复5-6次为一边,共4边(按指令预置数设定)。为了使本技术具有一个全局的的概念,图l显示了全机俯视方向的结构,包括升降 板100、推升机构101、磁环驱动轮102、链条导轮103、推牌杆104、光检A105、光检B106、 操作盘107、大盘108、磁环109、链轮IIO、链轮电机lll,其中,升牌板100和推升机构 101四面都有,本技术叠推机构设在机器的的一个角上。由于上述这些机构都与现有的 全自动麻将机的结构基本相同的,这些技术在公开的出版物上都有披露,如中国专利 ZL99206537.2、 ZL02224209.0、 ZL02119513.7都介绍了这些结构,并且这些结构也不是本实 用新型的要点,故在些不作重复叙述。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游戏机之叠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电控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电控部分分为光检和磁检,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叠推电机动作;机械结构部分由升降轴座(1)、升降滑块(2)、升降滑杆(16)、承牌侧板(3)、承牌板(4)、推头(5)、滑块体(6)、双滑杆(15)、叠推电机(7)及凸轮机构组成,固定的升降轴座(1)上装有升降滑杆(16),升降滑块(2)可滑动地装在升降滑杆上,升降滑块(2)上固有承牌板(4),升降滑块(2)与所述凸轮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胡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