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敬平专利>正文

翻动围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89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的围棋。它改变了棋子和棋盘分离的结构,它是将361个能呈三色变化的棋子,通过销杆和弹簧分别嵌接在一个有361个圆孔的棋盘上的圆孔中,成为一种棋子和棋盘合为一体的整体围棋。它使用时不怕振动和颠簸,棋子不会滑落和丢失,携带方便。可以作为教具围棋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文娱体育用品。围棋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围棋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为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场合,就有微型围棋、普通型围棋、大型教具围棋等;按棋子的制作材料分,有玻璃子、川子、云子、玉石子、吸铁棋子等;从棋盘的制作材料分,也有木质、铁质、纸质、塑料等。然而,这些形式都未能脱离围棋由棋盘、棋子完全分离的两部份组成这一结构特点。使得它存在以下缺点1.在教学讲棋活动中,一般均使用吸铁材质的大型教具围棋,其整体质量大,棋子易滑落,给教学、讲棋和棋子保管带来不便。2.在旅行中乘坐车船、飞行器时对弈,受颠簸、振动的影响大,棋子容易易位或滑落,且棋子易遗失。3.在租借围棋时,现一般采用将棋子称重或数子后租借与归还的手续,冗繁不便,而棋子仍易遗失和被盗。4.任何时候,都存在棋子易丢失,不易携带,不易保管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将棋子固接在棋盘上,不怕振动,不会滑落、不会遗失、使用方便、保管容易的新型围棋。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将361个能呈三色变化的棋子分别通过销杆和弹簧嵌接在一个有361个圆孔的棋盘上的圆孔内。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棋子呈球冠体,并按120°分为三等分,分别作为黑子面,白子面和棋盘面,其中黑子面和白子面为球面,棋盘面为平面,而且在与棋盘面相垂直的左右两边,也切为平面,同时在该平面中心钻有一个用来支撑弹簧的通孔。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棋盘是由棋盘框架和能与棋盘框架相连接的后盖组成,其中棋盘框架的上面钻有361个容纳棋子的圆孔,棋盘框架的下面沿纵向方向均匀地布置着18根都钻有10个孔的纵隔条,沿横向方向也均匀地布置着8根横隔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棋子和棋盘可以用木材或塑料来制作。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棋子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整体的局部横向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整体的局部纵向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弹簧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弹簧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棋子(1)可以先用木材做成个球体,按120°分成三份,将其中的一份切成平面作为棋盘面,其余二份仍保留球面分别涂上黑色作为黑子,涂上白色作为白子。然后再在与棋盘面相垂直的左右两边切平,并该平面上钻上支撑弹簧(6)的通孔。为保持棋子(1)嵌入棋盘后的稳定性,在棋子(1)的嵌入边缘挖有小槽。整个棋盘(2)也是由木材制成,它是由棋盘框架(3)和后盖(4)组成。棋盘框架(3)的形状是在上面的361个交叉点处,按棋子(1)的直径大小挖孔,做成带有361个圆孔的盘面,棋盘框架(3)的下面沿纵向方向均匀地布置着18根纵向隔条,每根纵向隔条都钻有10个用来固定销杆(5)的孔。沿横向方向均匀地布置8根横条。安装时将两根弹簧(6)从两边穿入两个棋子(1)的支撑弹簧的通孔中,然后一起嵌入纵横隔条间的棋盘孔中,再将弹簧(6)的弹簧圈压下对准销杆(5),用销杆(5)从边框穿入、穿过弹簧圈、穿过纵向隔条。这时又再嵌入两个穿上弹簧(6)的棋子(1),销杆(5)又穿过该弹簧圈,这样继续下去,直到穿过另一边框,用螺帽将销杆(5)紧固。当所有棋子(1)安装完后,再装上后盖(4)就成为完整的翻动围棋。安装棋子(1)时,应将棋子(1)的黑子面(或白子面),统一都面向上边框(或下边框)。以便棋子(1)向一个方向翻动时,就统一出现黑子(或白子)。如果黑子统一向上边框,则将上边框一边定为白方,下边框一边定为黑方。反之亦然。使用时,执黑、执白的双方,按盘上标明的黑白方坐下,用手指将棋子的棋盘面向下按并同时略向回拉,就能翻出本方的棋子子来,进行对弈。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翻动围棋的棋子在盘面稳定,不怕振动、不会滑落,因此它在任何环境下对弈都不会受颠簸、振动的影响,它便于保管、棋子不会遗失。它可以挂在墙上,作教具围棋用,使用十分方便。它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权利要求1.一种由棋子(1)和棋盘(2)组成的翻动围棋,其特征是将361个能呈三色变化的棋子(1)分别通过销杆(5)和弹簧(6)嵌接在一个有361个圆孔的棋盘(2)上的圆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动围棋,其特征是棋子(1)呈球冠体,并按120°分为三等份,分别作为黑子面、白子面和棋盘面,其中黑子面和白子面为球面,棋盘面为平面,而且在与棋盘面相垂直的左右两边,也切为平面,同时在该平面中心钻有一个用来支撑弹簧(6)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动围棋,其特征是棋盘(2)是由棋盘框架(3)和能与棋盘框架(3)相连接的后盖(4)组成,其中棋盘框架(3)的上面钻有361个容纳棋子的圆孔,棋盘框架(3)的下面沿纵向方向均匀地布置着18根都钻有10个孔的纵隔条,沿横向方向也均匀地布置着8根横隔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动围棋,其特征是棋子(1)和棋盘(2)可以用木材或塑料来制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的围棋。它改变了棋子和棋盘分离的结构,它是将361个能呈三色变化的棋子,通过销杆和弹簧分别嵌接在一个有361个圆孔的棋盘上的圆孔中,成为一种棋子和棋盘合为一体的整体围棋。它使用时不怕振动和颠簸,棋子不会滑落和丢失,携带方便。可以作为教具围棋使用。文档编号A63F3/00GK2068003SQ9021266公开日1990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敬平 申请人:陈敬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棋子(1)和棋盘(2)组成的翻动围棋,其特征是将361个能呈三色变化的棋子(1)分别通过销杆(5)和弹簧(6)嵌接在一个有361个圆孔的棋盘(2)上的圆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敬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