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元迅专利>正文

百变魔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68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百变魔环,包括主环体(1),其特征在于:主环体(1)上连接有六个以上的副环(2),副环(2)为圆弧状,其两端带有卡环(3),副环(2)首尾相叠,环环相扣,并通过卡环(3)连接在主环体(1)上,连接在主环体(1)上的副环(2)分为上中下多层,每一层的环数相同。(*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技术背景我国古代有多种魔环类玩具,如九连环、孔明锁等,这些玩具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是多个由金属丝构成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构件,可以将这些构件变换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可以有多种变换方式的百变魔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百变魔环包括主环体,其特征在于主环体上连接有六个以上的副环,副环为圆弧状,其两端带有卡环,副环首尾相叠,环环相扣,并通过卡环连接在主环体上,连接在主环体上的副环为上下多层,每一层的环数相同。所述的主环体为两个以上,相邻主环体上的各有一层副环通过捆绑物与另一主环体上的副环捆绑在一起。最好每一主环体上的副环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六个,这样的主环体共有两个,上层主环体的下层副环与下层主环体的上层副环通过捆绑物捆绑在一起。副环上还可以带有平面装饰物。这种由简单的金属环构成的百变魔环可以变换出上百种不同的形式,可以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主环体上带有一层副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环体上带有两层副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主环体上带有三层副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两个主环体通过副环连接在一起时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百变魔环包括主环体1,主环体1上连接有六个副环2,副环2为圆弧状,其两端带有卡环3,副环2首尾相交,环环相扣,并通过卡环3连接在主环体1上。如图2、图3所示,连接在主环体1上的副环2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均为六个副环。如图4所示,主环体1为两个以上,上层主环体1上的下层副环2通过捆绑物4与下层主环体1上的上层副环2捆绑在一起。如果在副环2上增加平面装饰物5不仅可以增加美感,还可以做为广告的媒体使用。当然,本技术的主环体和副环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一般来说,主环体为2-3个,每一主环体上的副环分为三层、每层有5-8个副环较为合适。副环2与主环体1之间为可摆动的铰接,副环2与副环2之间也是可摆动的铰接,同一层之间的副环2由于相互交叠而只能同步运动。由于主环体1与副环2之间的上述连接关系,使得本技术的百变魔环可以变换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可以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权利要求1.百变魔环,包括主环体(1),其特征在于主环体(1)上连接有六个以上的副环(2),副环(2)为圆弧状,其两端带有卡环(3),副环(2)首尾相叠,环环相扣,并通过卡环(3)连接在主环体(1)上,连接在主环体(1)上的副环(2)分为上中下多层,每一层的环数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变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环体(1)为两个以上,相邻主环体(1)上的各有一层副环(2)通过捆绑物(4)与另一主环体(1)上的副环(2)捆绑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变魔环,其特征在于每一主环体(1)上的副环(2)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六个,这样的主环体(1)共有两个,上层主环体(1)的下层副环(2)与下层主环体(1)的上层副环(2)通过捆绑物(4)捆绑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变魔环,其特征在于副环(2)上带有平面装饰物(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主环体上连接有六个以上的副环,副环为圆弧状,其两端带有卡环,副环首尾相交,环环相扣,并通过卡环连接在主环体上,连接在主环体上的副环为上下多层,每一层的环数相同。主环体为两个以上,相邻主环体上的各有一层副环通过捆绑物与另一主环体上的副环捆绑在一起。这种由简单的金属环构成的百变魔环可以变换出上百种不同的形式,可以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文档编号A63F9/06GK2586508SQ0227056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谢元迅 申请人:谢元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元迅
申请(专利权)人:谢元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