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1573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8 00:24
本申请涉及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该辊压装置包括辊压组件,所述辊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轴线段,所述第一轴线段为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二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轴线段,所述第二轴线段为所述第二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段的中点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均垂直,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能够以所述连线为轴线相对转动,且使得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形成非零夹角。采用上述方案,改善了辊压后物料厚度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二次电池之一。以锂电池为例,在制备复合锂膜的基材时,通常采用辊压装置。辊压装置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锂带、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在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之间进行辊压粘合。然而,由于锂带、第一基材以及第二基材在两个辊子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两压辊在中间部位向远离彼此的一侧产生弯曲变形,该变形导致辊缝间隙不一致,两端的辊缝间隙小,而中间的辊缝间隙大,这样就会导致锂带、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在压延后厚度的一致性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可改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包括辊压组件,所述辊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轴线段,所述第一轴线段为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二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轴线段,所述第二轴线段为所述第二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段的中点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均垂直,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能够以所述连线为轴线相对转动,且使得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形成非零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一压辊能够被带动并以所述连线为轴线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均能够被带动并且以所述连线为轴线分别朝不同方向转动。优选地,还包括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能够将物料输入/输出所述辊压组件。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放卷机构以及若干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将物料放出并进入入所述辊压组件,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将从所述辊压组件中输出的所述物料收卷。优选地,还包括调隙组件,所述调隙组件与所述第一压辊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一压辊向靠近/远离所述第二压辊的一侧平移。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辊压方法,所述辊压方法所应用的辊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轴线段,所述第一轴线段为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二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轴线段,所述第二轴线段为所述第二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段的中点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均垂直,包括以下步骤:a、在辊压过程中以所述连线为轴线,将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相对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形成非零夹角。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以所述连线为轴线转动所述第一压辊。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以所述连线为轴线朝相反方向分别转动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优选地,将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分别转动相同的角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辊压装置包括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第一压辊具有第轴线段,第二压辊具有第二轴线段,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能够以第一轴线段以及第二轴线段中点的连线为轴相对转动。这一方案使得两压辊在相对转动后中部的辊缝不变,并且两压辊的辊缝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后,在辊压物料的过程中,当通过辊缝的物料对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产生的挤压力使得两压辊向远离彼此的一侧弯曲变形时,两压辊中部的辊缝增大,使得中部以及两端的辊缝趋于一致,改善了辊压后物料厚度的一致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辊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转动后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转动后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Ⅱ;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转动后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Ⅲ。附图标记:1-辊压组件;11-第一压辊;111-第一轴线段;112-连线;113-端部;12-第二压辊;121-第二轴线段;122-端部;2-输送组件;21-锂带放卷机构;21’-锂带收卷机构22-第一基材放卷机构;22’-第一基材收卷机构;23-第二基材放卷机构;23’-第二基材收卷机构;3-速度检测组件;4-张力控制组件;5-导向组件;6-抚平组件;7-纠偏器。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辊压装置,包括辊压组件1、输送组件2。辊压组件1用于辊压物料;输送组件2用于将未辊压的物料输入辊压组件1,并将辊压完成的物料输出辊压组件1。本申请提供的辊压组件1包括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之间留有辊缝,物料从辊缝中通过并被辊压成型。其中,第一压辊11具有从第一压辊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轴线段111,第一轴线段111作为第一压辊11的轴线,第一压辊11在辊压过程中转动时以该轴线为轴转动。同样地,第二压辊12具有从第二压辊1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轴线段121,第二轴线段121作为第二压辊12的轴线,第二压辊12在辊压过程中转动时以该轴线为轴转动。如图2所示,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能够相对转动且形成非零夹角α,转轴为第一轴线段111的中点以及第二轴线段121的中点的连线112,该连线112与第一轴线段111以及第二轴线段121均垂直,沿着连线112的方向可观察到该非零夹角α。这一方案使得两压辊在相对转动后,中部的辊缝保持不变,并且辊缝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这样设置后,在辊压物料的过程中,当通过辊缝的物料对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产生的挤压力使得两压辊向远离彼此的一侧弯曲变形时,两压辊中部的辊缝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增大,这就使得两压辊中部以及两端的辊缝趋于一致,改善了辊压后物料厚度的一致性。根据以上的描述,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以连线112为轴线形成相对转动的方案有多种。例如,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仅设置第一压辊11能够以连线112为轴线转动,使得第一压辊11与第二压辊12形成非零夹角α。根据其它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还可以设置为,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均能够以连线112为轴线转动,且两者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样可以使得第一压辊11与第二压辊12形成非零夹角α。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后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相比较优,这是由于,当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分别朝相反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第一压辊11的端部113与第二压辊12远离端部113一侧的端部122的高度差H减小,在物料进入辊缝的过程中,物料从进入辊缝到与端部113以及端部122同时接触这一段的行程相对较小,从而可以减小物料在辊缝内的倾斜。本实施例中,以锂带压延为例,第一压辊11与第二压辊12相对转动角度范围可以设置为±20°,精度范围为±0.1°。更优地,如图4所示,第一压辊11以及第二压辊12也可以分别以连线112为轴线朝相反方向转动相同的角度,这样一来,第一压辊11的端部113与第二压辊12远离端部113一侧的端部122的高度差为零,当物料进入辊缝,就可以得到端部113和端部122的同时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辊压装置及辊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压组件,所述辊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轴线段,所述第一轴线段为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二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轴线段,所述第二轴线段为所述第二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段的中点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均垂直,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能够以所述连线为轴线相对转动,且使得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形成非零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压组件,所述辊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以及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轴线段,所述第一轴线段为所述第一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二压辊具有从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轴线段,所述第二轴线段为所述第二压辊的轴线,所述第一轴线段的中点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段均垂直,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能够以所述连线为轴线相对转动,且使得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形成非零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能够被带动并以所述连线为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以及所述第二压辊均能够被带动并且以所述连线为轴线分别朝不同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能够将物料输入/输出所述辊压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放卷机构以及若干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用于将物料放出并进入所述辊压组件,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将从所述辊压组件中输出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钰张五堂赵丰刚徐永强李克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