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组态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用户程序实现组态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设备组态包括本地组态和网络组态。本地设备组态则包含PLC和其他扩展模块的配置。网络组态则包含现场控制总线上挂有多少个网络设备。以往设备组态都是针对一种用户配置的,不同的配置对应不用的设备组态,因此设计人员往往都要针对用户配置,重新对设备组态和网络组态进行修改,增加了重复的工作量,因此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通过用户程序实现组态控制的方法,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量,把设备组态设计成能通过用户程序实现组态控制,并且通过人机界面更改设备配置,实现设备的优化提升和设计人员的高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用户程序实现组态控制的方法,其中,包括本地组态和网络组态,所述的本地组态控制包括以下步骤:S1. 将PLC的数据类型赋值到一个数据块中;S2. 对所有设备包含的所有配置设计成标准化控制程序;S3. 通过人机界面对实际配置进行修改参数;S4. 创建启动程序块,并调用组态控制库函数;S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用户程序实现组态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组态和网络组态,所述的本地组态控制包括以下步骤:S1. 将PLC的数据类型赋值到一个数据块中;S2. 对所有设备包含的所有配置设计成标准化控制程序;S3. 通过人机界面对实际配置进行修改参数;S4. 创建启动程序块,并调用组态控制库函数;S5. 下载硬件配置和程序;所述的网络组态控制包括以下步骤:S01.根据最大可能配置并按照数据格式生成数据块;S02. 主程序中调用IO设备组态控制函数块;S03. 通过人机界面修改函数块输入;S04. 下载参数配置和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用户程序实现组态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组态和网络组态,所述的本地组态控制包括以下步骤:S1. 将PLC的数据类型赋值到一个数据块中;S2. 对所有设备包含的所有配置设计成标准化控制程序;S3. 通过人机界面对实际配置进行修改参数;S4. 创建启动程序块,并调用组态控制库函数;S5. 下载硬件配置和程序;所述的网络组态控制包括以下步骤:S01.根据最大可能配置并按照数据格式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灼林,毕洋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