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降噪耳机及耳机上行降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14315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行降噪耳机及耳机上行降噪方法,其中的上行降噪耳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一端的耳塞、设置在机身另一端的激光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机身内部的主控芯片;激光传感器用于拾取面部皮肤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将所拾取到的振动信号传输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消除振动信号中掺杂的干扰信号,并对消除干扰信号后的振动信号进行解析还原,获取与振动信号相对应的语音信号;语音信号通过设备终端还原为声音发出。利用上述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强噪声环境下确保语音信号的准确传递,降噪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上行降噪耳机及对应的耳机上行降噪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上行降噪功能的耳机主要采用气导方案、骨导方案或者气导与骨导相结合的方案来实现。其中,气导方案多采用双麦克风或者多麦克风阵列的方式进行上行降噪,能够对背景噪声进行一定程度的一致,从而达到增强语音信号,提高通话质量的目的。而骨导方案或者气导与骨导相结合的方案,采用可以拾取人体振动的骨导传声器进行语音信号的拾取,对周围环境噪声的抑制更加有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气导方案的降噪性能和周围环境的噪声状况关系密切。在信噪比较高时,降噪效果较好,随着信噪比的降低,降噪效果也会降低。例如,当信噪比降至0dB,即语音信号和噪声信号的能量相当时,有些气导方案开始崩溃,当信噪比降至-6dB的强噪声环境,大部分气导方案都无法正常工作。虽然骨导方案可以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但是受限于骨传导传声器的佩戴位置。例如,佩戴位置离嘴或者声带越远,高频衰减越厉害,音频带宽越窄,导致语言清晰度、可懂度降低,甚至无法听清。另外,骨导方案还要求产品结构件和人体紧密贴合,佩戴舒适度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610726563.html" title="上行降噪耳机及耳机上行降噪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上行降噪耳机及耳机上行降噪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行降噪耳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一端的耳塞、设置在所述机身另一端的激光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部的主控芯片;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拾取面部皮肤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将所拾取到的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消除所述振动信号中掺杂的干扰信号,并对消除干扰信号后的振动信号进行解析还原,获取与所述振动信号相对应的语音信号;所述语音信号通过设备终端还原为声音发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降噪耳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一端的耳塞、设置在所述机身另一端的激光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部的主控芯片;其中,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拾取面部皮肤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将所拾取到的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消除所述振动信号中掺杂的干扰信号,并对消除干扰信号后的振动信号进行解析还原,获取与所述振动信号相对应的语音信号;所述语音信号通过设备终端还原为声音发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补偿麦克风;其中,所述补偿麦克风用于拾取原始语音信号,并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去除所述原始语音信号中的噪声信号,获取对应的补偿语音信号;通过所述补偿语音信号对与所述振动信号相对应的语音信号进行补偿和叠加,获取补偿后的语音信号;所述补偿后的语音信号通过设备终端还原为声音发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干扰信号与所述振动信号的频段差异,消除所述振动信号内的干扰信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为DSP芯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与面部皮肤之间的距离为0.5cm~1.5c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鹏徐敏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