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6415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声换能技术领域,发声模组包括发声器件,发声器件包括相背离设置的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发声器件还设有位于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之间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相互隔离,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相背离的一侧分别形成第一前腔和第二前腔;第二前腔和第一后腔输出第一声波,第一前腔和第二后腔输出第二声波,第一声波和第二声波相位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通过该发声模组提升声音抵消效果,并提升声隐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换能,特别涉及一种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扬声器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智能手机、vr设备等电子设备中,并且,利用偶极子电场原理制造的双面扬声器通过使用相位相同或相位相反的振动源,以产生能够双振动源共同增强或相互抵消的声场,并广泛应用于手机听筒、开放式佩戴耳机等需要抵消声场。

2、但是该类双面扬声器的振动发声面和声孔发声面无法保持准确对应,扬声器声腔和声管道结构差异较大,导致无法达到最佳的抵消效果,使消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旨在通过该发声模组提升声音抵消效果,并提升声隐私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

3、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包括相背离设置的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组件,所述发声器件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之间的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后腔和所述第二后腔相互隔离,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和第二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截面面积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截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还设有第一导通腔和第二导通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侧壁,以及面向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二振动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截面面积等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截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还设有第一导通腔和第二导通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侧壁,以及面向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侧壁,所述容纳腔具有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声孔,所述第一声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后腔;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围合形成容纳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壳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对接,以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龙欣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