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国书专利>正文

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28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为提供一种具连续击发功能、可控制击发速度的游戏机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包括操控结构及机械式编码模组;操控结构包括本体、多数按压元件、游戏埠、滚轮及电路板;机械式编码模组插接在电路板上,并接设于操控结构的电路板及滚轮之间。(*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游戏机部件,特别是一种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于市面上的摇杆式游戏控制装置,其系在游戏操控本体上设有多数个具击发、控制方向等功能的按压元件61、62、63、64,各按压元件61、62、63、64系与游戏埠65连通。其在操作上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操作单一按压元件。第二种是设定在某一时序控制,以及配合按压元件作用,达到间续击发目的。这种结构的游戏控制本体在设计上并不具连续击发功能,且无法控制击发速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连续击发功能、可控制击发速度的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本技术包括操控结构及机械式编码模组;操控结构包括本体、多数按压元件、游戏埠、滚轮及电路板;机械式编码模组插接在电路板上,并接设于操控结构的电路板及滚轮之间。其中操控结构本体上设有透孔;组装于本体内的滚轮侧缘凸露于透孔外。具击发、控制方向等功能的多数按压元件枢设于本体上,并分别与游戏埠连通。在编码模组输出与游戏埠之间接设有具连续击发功能的开关。编码模组上设有供滚轮另一端枢轴枢设的轴孔。在电路板上凸设枢接滚轮一端枢轴的支柱。在电路板上设有两相对应的方形孔;编码模组底缘设有与电路板的方形孔相对应并与其卡钩的卡钩部。在电路板方形孔之间设有串列的插接孔;编码模组设有嵌接于电路板的插接孔内的簧片端部。由于本技术包括操控结构及机械式编码模组;操控结构包括本体、多数按压元件、游戏埠、滚轮及电路板;机械式编码模组插接在电路板上,并接设于操控结构的电路板及滚轮之间。使用时,将本技术的游戏埠与PC连接,当操控结构的滚轮转动时,机械编码模组可输出不同电压变化的数位讯号经开关、游戏埠传送至PC,通过该PC内部控制单元运作,达到连续击发快慢功能,使滚轮受转动时,提供一脉冲至PC,旋转愈快,脉冲愈多;旋转愈慢,脉冲愈少,以达到连续击发的快慢,不仅具连续击发功能,而且可控制击发速度,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知游戏控制装置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4、为图3中A部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图3中A部局部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6、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3中B部组合立体图。图8、为图3中B部组合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2、图3、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操控结构1、编码模组2及功能开关3。操控结构1可为如图2所示的游戏摇杆结构,亦可如图7所示的游戏操控盘结构。它包括本体10、多数个具击发、控制方向等功能的按压元件11、12、13及14、DB-15PIN(Gamp Port)游戏埠15、电路板17及滚轮18。本体10上设有透孔16。电路板17上设有接设编码模组2的两相对应的方形孔171及串列的插接孔172,且令插接孔172位于两方形孔171之间;电路板17上凸设枢接滚轮18的支柱173。开关3为选择连续动作的功能开关。按压元件11、12、13及14枢设于本体10上,并分别与游戏埠15连通,按压元件12部位相邻于透孔16,电路板17容设于本体10内,编码模组2接设于电路板17的两方形孔171及插接孔172上,滚轮18一端枢装在支柱173上并位于编码模组2之间,其侧缘系凸露于透孔16外,开关3设置于本体10上,并分别连接于编码模组2输出及游戏埠15。如图4、图5、图6所示,编码模组2为机械式编码模组,其包括固定座21、簧片座22、轮座23、固接片24及侧板25。固定座21两侧的底缘分别设有与电路板17的方形孔171相对应并与其卡钩的卡钩部211,其侧面上设有圆孔212及卡孔214,并使卡孔214位于圆孔212的下方,固定座21上设有供簧片座22容置的中空状槽孔213。簧片座22上设有与轮座23枢设的枢接孔221及与导孔222,相邻枢接孔221的外周缘上环设有三支簧片223、224、225,簧片223、224、225的端部系嵌接于电路板17的插接孔172上,簧片225连接于共用接地端,簧片223、224可呈由间隔设置的传导部226、绝缘部227构成的不同导电性,传导部226的导电性大于绝缘部227。轮座23的中心部位两侧分别设有轴杆231及凹设枢接滚轮18另一端的轴孔235,其两侧面分别容设压制片232及环设多数轮齿部234;压制片232上环设与簧片座22上三支环设的簧片223、224、225相对应并搭接的三支弹片部233。侧板25内侧面两边分别设有供固接片24抵接的凸部251及与簧片座22上导孔222接合的凸柱252,并令凸柱252位于凸部251下方;侧板25外侧面下方凸设与固定座21上卡孔214相对应并卡扣的卡榫253。固接片24的内侧面系搭接于轮座23的轮齿部234。组装时,轮座23以其轴杆231枢设于簧片座22的枢接孔221上,固接片24的内侧面系搭接于轮座23的轮齿部234,侧板25以其上凸部251与固定片24抵接,并以其凸柱252接合于簧片座22的导孔222上,组设轮座23、固定片24及侧板25后的簧片座22容置于固定座21的槽孔213内,滚轮18另一端枢轴依序穿过固定座21的圆孔213、侧板25及固接片24而枢设于轮座23的轴孔235上。便组成如图7、图8所示的本技术。当滚轮18转动时,簧片223、224分别依序接触于簧片座22的传导部226或绝缘部227,使得簧片22 3、224输出不同电压变化的数位讯号,如簧片223、224皆接触于传导部226时,可输出讯号(1,1);簧片223、224分别接触于传导部226及绝缘部227时,可输出讯号(1,0);簧片223、224分别接触于绝缘部227及传导部227时,可输出讯号(0,1);簧片223、224皆接触于绝缘部227时,可输出讯号(0,0)。藉此,当操作者欲使用时,只要将游戏埠15接于PC,通过开关3选择,使滚轮18受到旋转快慢动作时,即可将自簧片座22输出的数位讯号经开关3、游戏埠传15送至PC,通过该PC内部控制单元运作,达到连续击发快慢功能,使滚轮18受转动时,提供一脉冲至PC,旋转愈快,脉冲愈多;旋转愈慢,脉冲愈少,以达到连续击发的快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连续动作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它包括操控结构;操控结构包括本体、多数按压元件、游戏埠及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结构还包括滚轮;于操控结构的电路板及滚轮之间接设有机械式编码模组;机械式编码模组插接在电路板上,并与滚轮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操控结构本体上设有透孔;组装于本体内的滚轮侧缘凸露于透孔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击发、控制方向等功能的多数按压元件枢设于本体上,并分别与游戏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编码模组输出与游戏埠之间接设有具连续击发功能的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模组上设有供滚轮另一端枢轴枢设的轴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路板上凸设枢接滚轮一端枢轴的支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轮式连续动作游戏控制器,它包括操控结构;操控结构包括本体、多数按压元件、游戏埠及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结构还包括滚轮;于操控结构的电路板及滚轮之间接设有机械式编码模组;机械式编码模组插接在电路板上,并与滚轮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书
申请(专利权)人:郑国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