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慧任专利>正文

一种弹子游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1013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子游戏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座体、弹子、透明面盖、手柄体、发弹机构、拔弹机构,其中底座上部为供弹子运动的弹子盘,拔弹机构包括若干拔弹片、连杆及拔钮,拔弹片分布在弹子盘上,连杆与拔弹片相连接,拔钮与连杆末端相连并位于手柄体的手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弹子设置在弹子盘内并通过拔弹机构来进行对抗游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高,并能锻炼游戏者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戏玩具,特别是一种适合于二人或二人以上游戏的弹子机玩具。现有的小孩玩耍的弹子类游戏,一般是将弹子置于地上,最好是沙地上,相互之间用手击打弹出,这种弹子玩耍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手和弹子均与地接触,容易弄脏手,不卫生;由于弹子的弹出距离和方向难以控制,容易弄丢弹子,玩耍不方便,特别是稍不小心,弹子可能误飞向人身上特别是头部,使用不安全,造成这种游戏方法趣味性、娱乐性低,不受家长的欢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娱乐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两人或两人以上玩耍、对抗性强、趣味性和娱乐性高的弹子游戏机。本技术包括座体、弹子、透明面盖、手柄体、发弹机构、若干组拔弹机构,其中底座上部为供弹子运动的弹子盘,手柄体对称设置在座体两侧部,两发弹机构分别设置在手柄体内腔并开有与座体的弹子盘相连通的供弹子通过的通道口,拔弹机构包括若干拔弹片、连杆及复位弹簧、拔钮,其中拔弹片分布在弹子盘上,连杆与拔弹片相连接并设置在座体下部空腔内,拔钮与连杆末端相连并位于手柄体的手柄位置。使用时,一方通过发弹机构发射出弹子,游戏者通过向后拔动拔钮使拔弹片产生向前的拔打动作,将靠近拔弹片的弹子大力弹出并尽量使弹子飞向对方一面,游戏的双方分别不断拔动拔钮,实现拔弹片的动作,将弹子弹向对方,直至弹子进入对方发弹机构内完成一局游戏的操作。为使弹子在弹子盘运动中被弹回的随机性更大,使游戏更具刺激性,进一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述座体的弹子盘中央设有电动旋转装置,该电动旋转装置包括微型电机、旋转头、拔片,其中微型电机安装在座体下部空腔内,旋转头安装在弹子盘中心,其转轴与微型电机主轴相接,拔片与旋转头转轴相接并伸出旋转头的侧壁。为使游戏的热闹氛围更浓,上述座体的盘边上设有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设有与发弹机构或弹拔机构的运动相关连的电源触点开关。以及还包括有发音装置,该发音装置安装在手柄体内腔并设有与发弹机构或拔弹机构的运动相关连的电源触点开关。本技术由于采用将弹子设置在弹子盘内并通过拔弹机构的弹拔进行对抗游戏,使弹子的运动控制在弹子盘内,使用卫生、安全性高,保存方便、不易丢失,且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高,可锻炼游戏者的反应能力与手指的灵活性,其加装的电动拔片可快速、随机地将弹子甩出,进一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并提高游戏者的注意力和锻炼其快速反应能力,而且由于配合加装有声、光发生装置,加强游戏者的感观效果,大大提高游戏的热闹氛围,实用性强,适合现代社会娱乐玩耍。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发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拔弹片与曲臂的连接结构图;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座体3、弹子4、透明面盖8、手柄体1、发弹机构6、若干组拔弹机构2,其中底座1上部为供弹子4运动的弹子盘31,为使弹子4运动更顺畅,该弹子盘31为从中心轴向两侧略为倾斜的对称斜坡面,其最低位位置与发弹机构6的弹子通道口相连通。为避免弹子4在弹出的过程中碰到塑制的弹子盘31侧壁而损伤弹子盘31,弹子盘31周边内侧设有两条半圆形橡胶保护条33,且橡胶保护条33的端部分别搭置在较大拔弹片24的外侧。手柄体1对称设置在座体3两侧部,其前、后壁端部位置分别设有对称的手柄。两发弹机构6分别设置在手柄体1内腔并开有与弹子盘31相连通的供弹子4通过的弹子通道口,上述发弹机构6由发射座62、带扣手的发射体61及复位弹簧63组成,其中发射座62安装在手柄体1内腔中间位置,其前端设有与弹子盘31相连通的弹子通道口,发射体61可滑动地安装在发射座62上,其扣手从上伸出手柄体1并可在手柄体1上的相应槽孔内运动,复位弹簧63一端固定在发射座62前端的弹簧芯轴上,另一端与发射体61底部的弹簧芯轴相连接。为使发弹机构6安装更可靠,使发射体61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发射座62中间开有供发射体61弹簧芯轴滑动的槽口。为使弹子4在通道口内与发射体61接触更可靠,发射体61顶部做成与弹子4相吻合的半圆形弧形内凹口。拔弹机构2包括若干拔弹片24、连杆23及复位弹簧22、拔钮21,其中拔弹片24分布在弹子盘31上,连杆23与拔弹片24相连接并设置在座体下部空腔内,拔钮21与连杆23末端相连并位于手柄体1的手柄位置。其中为保证连杆23与拔弹片24连接可靠,动作流畅、连贯,上述每组拔弹机构2的连杆23与拔弹片24之间通过L形曲臂25或直臂25相连接,且连杆23顶部或中部设有若干供曲臂25或直臂25滑动的横向长形孔,曲臂25或直臂25一端的销柱可滑动地套置在连杆23的横向长形孔内,其另一端通过销钉与拔弹片24连接,为使连杆23可左、右滑动,连杆23上设有若干长形的竖向导槽,连杆23通过穿过该竖向导槽的带卡板的螺柱可左、右滑动地安装在座体3和手柄体1底部的安装柱上。复位弹簧22设置在连杆23末端与手柄体1之间。为使拔弹动作范围大,上述每组拔弹机构2内设有三套拔弹片,其中一较大的拔弹片24设置在弹子盘31上对应发弹机构6的弹子通道口的侧旁,其通过直臂25与连杆23相连,直臂25一端的销柱套置在连杆23中部的横向长形孔内;两较小的拔弹片24形状相同,其弹片头向外并排设置在弹子盘31的斜坡面中间,其通过L形曲臂25与连杆23相连,该两L形曲臂25上、下错开并交叉设置,其一端的销柱分别套置在连杆23顶部的两横向长形孔内。且拔弹机构2为四组并对称分布在弹子盘31的四周,其拔钮21从手柄体1的手柄内侧伸出。为使弹子4在弹子盘31运动中被弹回的随机性更大,使游戏更具刺激性,进一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述座体3的弹子盘31中央设有电动旋转装置5,该电动旋转装置5包括微型电机51、旋转头52、拔片53,其中微型电机51安装在座体3下部空腔内,旋转头52安装在弹子盘31中心,其转轴与微型电机51主轴相接,拔片53与旋转头52转轴相接并伸出旋转头52的侧壁。为使游戏的每一个动作均具有声、光指示,使游戏的热闹氛围更浓,上述座体3的盘边上设有发光装置32,该发光装置32设有与发弹机构6或弹拔机构2的运动相关连的电源触点开关。以及还包括有发音装置7,该发音装置7安装在手柄体1内腔并设有与发弹机构6或拔弹机构2的运动相关连的电源触点开关。其中电源触点开关的一触点固定安装在座体3或手柄体1上,其另一触点安装在发射体61或连杆23上,随着发射体61或连杆23的运动,两触点完成一个开闭的动作。从而实现其动作的声、光指示,为使触点接触可靠,开关的一触点采用弹簧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弹子游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3)、弹子(4)、透明面盖(8)、手柄体(1)、发弹机构(6)、若干组拔弹机构(2),其中底座(3)上部为供弹子运动的弹子盘(31),手柄体(1)对称设置在座体(31)两侧部,两发弹机构(6)分别设置在手柄体(1)内腔并开有与座体(3)的弹子盘(31)相连通的供弹子通过的通道口,拔弹机构(2)包括若干拔弹片(24)、连杆(23)及复位弹簧(22)、拔钮(21),其中拔弹片(24)分布在弹子盘(31)上,连杆(23)与拔弹片(24)相连接并设置在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子游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3)、弹子(4)、透明面盖(8)、手柄体(1)、发弹机构(6)、若干组拔弹机构(2),其中底座(3)上部为供弹子运动的弹子盘(31),手柄体(1)对称设置在座体(31)两侧部,两发弹机构(6)分别设置在手柄体(1)内腔并开有与座体(3)的弹子盘(31)相连通的供弹子通过的通道口,拔弹机构(2)包括若干拔弹片(24)、连杆(23)及复位弹簧(22)、拔钮(21),其中拔弹片(24)分布在弹子盘(31)上,连杆(23)与拔弹片(24)相连接并设置在座体(3)下部空腔内,拔钮(21)与连杆(23)末端相连并位于手柄体(1)的手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慧任
申请(专利权)人:傅慧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