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切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防雷微型双路电源切换器。
技术介绍
在重要的工作场所和重要的用电设备中,必须保证工作电源始终不能间断,因此至少需要采用两路输入电源来供电,其中一路为主电源,另一路为备用电源,通过双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或切换器来保证用电设备持续工作;当双路电源都正常供电时,主电源与用电设备接通,备用电源断开;当主电源故障失电时,备用电源与用电设备接通,主电源断开;当主电源恢复电力时,仍恢复主电源向用电设备供电,将备用电源断开;一般的大型的双路电源切换装置大多采用交流接触器来进行切换,比较小型的快速静态双路电源切换器则要用到大功率的可控硅元件来实现切换功能,有些切换器还要用复杂的电子线路来检测电源的输入和用电负荷状态,以此决定电源的切换动作。目前,对一些小型的电子设备和精密的控制装置的供电,往往需要选用体积较小的双路电源切换器来保证供电,而采用交流接触器或可控硅制成的切换器体积无法做得很小,如采用体积较小的交流继电器来进行电源切换,则触点的负荷不足,并且不能解决两相共零的双路电源切换时产生的线间“拉弧”问题,另外电源线路的雷电干扰和电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防雷微型双路电源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底座,外壳上盖后侧设有一个矩形输入端口,外壳上盖前侧也设有一个矩形输出端口,外壳上盖面上设有一个指示灯窗;外壳底座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后侧装有输入端子,输入端子分为一对A路电源输入端子和一对B路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端子的接线孔嵌装在外壳上盖的输入端口中;电路板的前侧装有输出端子,输出端子分为一对电源输出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输出端子的接线孔嵌装在外壳上盖的输出端口中;电路板中设有控制电路和发光管,外壳底座的底层侧面还设有一个安装卡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雷微型双路电源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底座,外壳上盖后侧设有一个矩形输入端口,外壳上盖前侧也设有一个矩形输出端口,外壳上盖面上设有一个指示灯窗;外壳底座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后侧装有输入端子,输入端子分为一对A路电源输入端子和一对B路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端子的接线孔嵌装在外壳上盖的输入端口中;电路板的前侧装有输出端子,输出端子分为一对电源输出端子和一个接地端子,输出端子的接线孔嵌装在外壳上盖的输出端口中;电路板中设有控制电路和发光管,外壳底座的底层侧面还设有一个安装卡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雷微型双路电源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中包含延迟模块、延迟继电器、快切继电器、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发光管的灯头镶嵌在外壳上盖的指示灯窗中;延迟继电器的线圈受延迟模块控制,快切继电器的线圈直接连接A路电源输入端子的火线端和零线端;发光管的两极分别接在输出端子的火线端和零线端上,三个压敏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A路电源输入端子中的火线端、B路电源输入端子中的火线端和输出端子中的火线端,另一端并接在一起后连接输出端子中的零线端和气体放电管的一端,气体放电管的另一端与输出端子中的接地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雷微型双路电源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模块中包含降压电路、整流电路、充电电阻、蓄能电容、直流继电器和驱动三极管;延迟模块的两个电极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奕,王之鸿,朱松,贾佑群,俞晨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科佳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