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昌兴专利>正文

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901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包括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上方设置有铜条导电层、下方设置有第二聚乙烯绝缘层;铜条导电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第一无纺布层;第二聚乙烯绝缘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第二无纺布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纳米碳素墨发热体上设置有涂炭墨发热区;涂炭墨发热区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余白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组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潮、耐潮性能,使用安全、健康环保,安装简单,有效使用寿命可达到10~15年,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膜,尤其涉及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
技术介绍
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它是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高科技产品。电热膜发展潜力巨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电热膜采暖方式不耗水、不占地、开关自主,节能节材,符合减排低碳的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低温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和物体首先得到温暖,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目前市面上的电热膜其绝缘性能和防潮、耐潮性能较差,直接影响电热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包括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上方设置有铜条导电层;铜条导电层的上方和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和第二聚乙烯绝缘层;第一聚乙烯绝缘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第二聚乙烯绝缘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第二无纺布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铜条导电层的长度与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长度相同,铜条导电层的宽度为15mm~30mm;多个铜条导电层等间距平行设置,热压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上表面;纳米碳素墨发热体上设置有涂炭墨发热区;涂炭墨发热区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余白区。余白区的宽度为2~3cm,余白区上设置有加强防水层。纳米碳素墨发热体内设置有远红外线发热材料。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和第一无纺布层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印刷层和第三聚乙烯绝缘层;印刷层压制在第三聚乙烯绝缘层的上方。第二无纺布层和第二绝缘防水层之间设置有第四聚乙烯绝缘层。第一聚乙烯绝缘层和第二聚乙烯绝缘层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纳米碳素墨发热体的宽度为50cm~135,长度为50cm~75cm,厚度为0.2cm~0.5cm。本技术提供的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组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潮、耐潮性能,使用安全、健康环保,安装简单,有效使用寿命可达到10~15年,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纳米碳素墨发热体与铜条导电层、余白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2、印刷层;3、第三聚乙烯绝缘层;4、第一无纺布层;5、第一聚乙烯绝缘层;6、铜条导电层;7、纳米碳素墨发热体;8、第二聚乙烯绝缘层;9、第二无纺布层;10、第四聚乙烯绝缘层;11、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12、余白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上方设置有铜条导电层6;铜条导电层6的上方和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和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4,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9;第一无纺布层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1,第二无纺布层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11;铜条导电层6的长度与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长度相同,铜条导电层6的宽度为15mm~30mm;多个铜条导电层6等间距平行设置,热压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上表面;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上设置有涂炭墨发热区;涂炭墨发热区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余白区12。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内设置有远红外线发热材料。本技术的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1和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11主要采用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制成,其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光学性能和耐候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印刷层2可直接透过易于显示。另外苯二甲酸类塑料还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电绝缘性。线辐射通过空气取暖,发热区为全面渗透式,使产品发热更加均匀;并且采用11层复合结构组成,使产品的防潮性、耐潮性以及绝缘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使用安全,使用效果更好。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铜条导电层与电线连接,通过温度控制器对本技术进行灵活控制和调节,使用非常方便。本技术基本设置额定功率为230W/㎡左右,最高表面温度可达到50~60°,也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定制。在具体安装时,首先打扫现场和突出物,然后铺设隔热膜,再铺设本技术,最后铺设地板或面状。此外,本技术在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1和第一无纺布层4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印刷层2和第三聚乙烯绝缘层3;印刷层2压制在第三聚乙烯绝缘层3的上方;第二无纺布层9和第二绝缘防水层11之间设置有第四聚乙烯绝缘层10。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本技术的绝缘安全保护,印刷层2可将产品的生产信息和使用信息直观展示给消费者,利用安装施工。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和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高密度聚乙烯为无毒、无味、无臭的白色颗粒,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亦较好,因此本产品非常环保安全、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宽度为50cm~135,长度为50cm~75cm,厚度为0.2cm~0.5cm,可满足大多数安装需要,当然也可根据安装需要定制不同尺寸类型。本技术将余白区12的宽度设置为2~3cm,余白区12主要是用于拼接安装面状发热膜使用,可根据安装的具体规格尺寸对面状发热膜进行裁剪使用,不会妨碍整体的发热效果;此外,在余白区12上设置有加强防水层,可加强拼接部分的防水保护。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包括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上方设置有铜条导电层(6);铜条导电层(6)的上方和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和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所述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4),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9);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1),第二无纺布层(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11);所述铜条导电层(6)的长度与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长度相同,铜条导电层(6)的宽度为15mm~30mm;多个铜条导电层(6)等间距平行设置,热压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上表面;所述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上设置有涂炭墨发热区;所述涂炭墨发热区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余白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包括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上方设置有铜条导电层(6);铜条导电层(6)的上方和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和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所述第一聚乙烯绝缘层(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4),第二聚乙烯绝缘层(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9);所述第一无纺布层(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绝缘阻燃防水层(1),第二无纺布层(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绝缘阻燃防水层(11);所述铜条导电层(6)的长度与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长度相同,铜条导电层(6)的宽度为15mm~30mm;多个铜条导电层(6)等间距平行设置,热压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上表面;所述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上设置有涂炭墨发热区;所述涂炭墨发热区在纳米碳素墨发热体(7)的四周边缘设置有余白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潮面状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昌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昌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