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9839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11:53
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为解决压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A.  取新鲜的牡丹叶,洗净,常温通风处放置6‑8小时,晾干;B.取和所述的牡丹叶等重量的蜂蜜;C.将晾干的牡丹叶和备用的蜂蜜采用γ射线照射消毒5 ~10min;D.用灭菌后的剪刀将牡丹叶剪碎,然后碾磨至膏状物;E.向所述的膏状物内加入蜂蜜,继续碾磨搅拌至分布均匀,得到所述的外敷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平价、容易获取,并且治疗效果很好的外敷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来讲,是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
技术介绍
压疮 (pressure ulcer,PU) 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者褥疮,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美国压疮顾问小组的最新研究发现:压疮的损害部位是局限在皮肤或皮下组织,骨骼突起部位是其好发部位,其发生与压力、摩擦力或/和剪切力关系最为密切。压疮是当今世界卫生保健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之一,也是具有突出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住院的患者有3%-12%的发生率,其中以老年病人的发生率最高,为10%-25%,且压疮可导致死亡率增加6倍,而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则发生率更高,达到25%-85%,且8%与死亡有关。因此,国内外学者均致力于压疮发病机制、防治方法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压疮的好发部位为经常容易受压的骨隆突处,比如骶尾部、足跟、髂嵴、肩胛骨突处等。难以愈合性、复杂性的慢性伤口是压疮的临床特征。Ⅲ期压疮的组织损伤较深,肌肉、血管、神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修复难度较大;且可能存在潜行或者窦道,清洗、引流较困难,易造成伤口渗液大量积聚,由于渗液中富含一些非溶性介质,其中包括抑制伤口愈合的炎性因子,因此阻碍伤口的愈合;另外,由于坏死组织易被蛋白水解,为细菌生长及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导致此期压疮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或细菌定植,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被伤口床吸收,造成细胞中毒,严重影响创面愈合。此期压疮通常较难治愈,若此期压疮长期不愈,或得不到充分的治疗会进一步产生各种并发症,包括伤口局部细菌的多重耐药全身感染(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另外,伤口长期不愈合亦有癌变的可能,即鳞状细胞癌(马乔林氏溃疡)。然而,长期卧床患者所并发的压疮多数为Ⅲ期及以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是国内外护士护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压疮的中西药治疗方法多样,中药外治法包括龙血竭、象皮生肌膏、生肌玉红膏、双料喉风散、溃愈灵、湿润烧伤膏、芦荟、生肌散、马应龙麝香膏、鸡蛋内膜、疮疡膏、红花酊、褥疮灵等药物外涂;西医治疗法分别有庆大霉素、甲硝唑、凡士林外涂,或红外灯照射、常规换药等。有学者经Meta分析发现,中药外治法治疗褥疮不仅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与西医治疗比较,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压疮发病机制为基础,采用纯天然药物和食物作为药物配方,融合中药药理作用制备的一种具有良好治疗压疮的药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A.取新鲜的牡丹叶,将新鲜的牡丹叶用蒸馏水洗干净后,常温通风处放置6-8小时,晾干;B.取和所述的牡丹叶等重量的蜂蜜;所述的蜂蜜是指成熟未加工的新鲜蜂蜜,所述的成熟未加工的新鲜蜂蜜是指新鲜的、摇出后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蜂蜜;并且具有中度活性,PH值3. 30~4. 56,该PH值能帮助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水分重量含量低于20%,还原糖重量含量大于76%,高的还原糖,能抑制许多病原菌;酶值大于8,尤其是蜂蜜中含有的葡萄糖氧化酶,它与葡萄糖作用产生有抗菌作用的过氧化氢酶,抑菌作用非常明显,但由于酶对热十分敏感,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会失去抗菌作用,所以本申请中,成熟未加工的新鲜蜂蜜是必要的条件;C.将晾干的牡丹叶和备用的蜂蜜采用γ射线照射消毒5 ~10min;D. 按照外科手消毒的方法进行。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E.用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经过压力蒸汽灭菌的剪刀将晾干的牡丹叶剪碎,剪成面积为1cm2左右的小碎片,用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经过压力蒸汽灭菌的研钵将剪碎的牡丹叶小片研磨,研磨时间为5-10分钟,碾磨至膏状物;E.向所述的膏状物内加入蜂蜜,继续研磨、搅拌至膏状,得到所述的外敷药物。F:将研磨好的外敷药物放置于无菌器皿,以备用。进一步的,步骤D中,将牡丹叶剪碎为0.8-1.2cm2的小碎片。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的外敷药物放置于无菌油纱布上,贴于压疮创面上,外敷药物在压疮创面上的覆盖面要超出创面外缘5mm以上,外敷药物在压疮创面上的厚度为3mm,外层用医用胶布固定药物,以防药物脱落,每天换药一次,共治疗2-4周。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所述的外敷药物包括有蜂蜜和牡丹叶膏状物,两者的比例为1:1。古籍《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牡丹叶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突变、抗肿瘤等,另外,牡丹叶便宜,取材方便,同时使用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可用于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的蜂蜜作为基质,减少物丹叶水份的散失,使Ⅲ期压疮创面处于湿性环境。牡丹叶:味辛,寒。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突变、抗肿瘤的功效。蜂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蜂蜜的作用机制: ①蜂蜜的呈弱酸性,而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7.2 -7.4,现代药理学证明,未经加热的天然蜂蜜对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部分大肠杆菌均有明显杀菌作用。蜂蜜中的多种饱和糖形成的高渗透性,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使细菌脱水死亡;②蜂蜜使创面湿润,湿润的创面环境符合现代伤口湿性愈合方法,促进伤口活性物质的作用,吸收伤口的毒性分泌物,不易粘连,减轻机械性损伤,同时改善压疮的血液循环,抑制局部组织坏死和细菌生长,减少创面渗出,促进机体组织再生,加速溃疡愈合;③蜂蜜在常温下呈高度粘稠状态,能预防和阻止细菌的入侵或扩散,改变伤口局部的微环境。蜂蜜的高渗性,可以从深层的循环中吸取液体而保持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减轻换药疼痛,对创面无刺激性,无损伤,无毒副作用,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④蜂蜜中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葡萄糖酸受到伤口液体稀释,产生低浓度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能刺激运输氧和营养的血管生成,促进新结缔组织生长,增强机体的修复作用;⑤蜂蜜含丰富的糖、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酶等营养物质,直接供给组织细胞利用,提供能量,促进伤口再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平价、容易获取,并且治疗效果很好的外敷药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A.取新鲜的牡丹叶,将新鲜的牡丹叶用蒸馏水洗干净后,常温通风处放置6-8小时,晾干;B.取和所述的牡丹叶等重量的蜂蜜;C.将晾干的牡丹叶和备用的蜂蜜采用γ射线照射消毒8min;D. 按照外科手消毒的方法进行。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E.用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经过压力蒸汽灭菌的剪刀将晾干的牡丹叶剪碎,剪成面积为1cm2左右的小碎片,用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A.取新鲜的牡丹叶,洗净,常温通风处放置6‑8小时,晾干;B.取和所述的牡丹叶等重量的蜂蜜,所述的蜂蜜是指成熟未加工的新鲜蜂蜜,其PH值为3. 30~4. 56,水分重量含量20%以下,还原糖重量含量大于76%,酶值大于8;C.将晾干的牡丹叶和备用的蜂蜜采用γ射线照射消毒5 ~10min;D.用灭菌后的剪刀将牡丹叶剪碎,然后碾磨至膏状物;E.向所述的膏状物内加入蜂蜜,继续碾磨搅拌至分布均匀,得到所述的外敷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压疮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A.取新鲜的牡丹叶,洗净,常温通风处放置6-8小时,晾干;B.取和所述的牡丹叶等重量的蜂蜜,所述的蜂蜜是指成熟未加工的新鲜蜂蜜,其PH值为3. 30~4. 56,水分重量含量20%以下,还原糖重量含量大于76%,酶值大于8;C.将晾干的牡丹叶和备用的蜂蜜采用γ射线照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赟谢宇锋钟印芹叶美霞冯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