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工程的热泵循环
,特别涉及一种吸收式热泵及其冷凝器和方法。
技术介绍
吸收式热泵,包括吸收式制冷系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热作为驱动力,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温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如图1所示,吸收式热泵通常包括蒸发器100、吸收器200、发生器300、冷凝器400、换热器、管道及屏蔽泵等部件。其中,蒸发器100与吸收器200之间通过第一工质蒸气通道700连通,发生器300与冷凝器400之间通过第二工质蒸气通道800连通,蒸发器100的蒸发腔室101内设有蒸发换热器102,吸收器200的吸收腔室201内设有吸收换热器202,发生器300的发生腔室301内设有发生换热器302,冷凝器400的冷凝腔室401内设有冷凝换热器402。蒸发器冷凝工质、吸收器吸收溶液、发生器吸收溶液和冷凝器工质蒸气通过蒸发换热器102、吸收换热器202、发生换热器302和冷凝换热器402分别与外部的蒸发热源、吸收热源、发生热源和冷凝热源进行换热 ...
【技术保护点】
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腔室、冷凝换热器、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和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泵,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设于冷凝腔室内,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设于冷凝腔室外部,所述冷凝换热器和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泵设于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上,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泵将冷凝腔室内的冷凝工质由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经冷凝换热器后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与所述冷凝换热器的热流体侧相连接,冷却换热器的冷流体侧与冷凝热媒管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腔室、冷凝换热器、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和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泵,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设于冷凝腔室内,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设于冷凝腔室外部,所述冷凝换热器和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泵设于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上,所述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泵将冷凝腔室内的冷凝工质由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经冷凝换热器后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管道与所述冷凝换热器的热流体侧相连接,冷却换热器的冷流体侧与冷凝热媒管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换热器为逆流换热器。3.吸收式热泵,包括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吸收器通过第一工质蒸气通道连通,所述冷凝器和通过第二工质蒸气通道连通,所述发生器和吸收器之间通过第一溶液循环管道和第二溶液循环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溶液循环管道将吸收溶液由发生器输送至吸收器,所述第二溶液循环管道将吸收溶液由吸收器输送至发生器,所述第一溶液循环管道和第二溶液循环管道上设有溶液换热器,第一溶液循环管道和第二溶液循环管道内输送的吸收溶液通过溶液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通过工质管道连接,所述工质管道将所述冷凝器内的工质输送至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凝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包括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发生换热器和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发生换热器设于吸收溶液闪蒸腔室的外部,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内的上部设有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与设于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外部的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连接,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将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内的吸收溶液输送至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进行喷淋,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上设有第二吸收溶液喷淋泵,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与发生换热器的冷流体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还包括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发生器的吸收溶液闪蒸腔室内的吸收溶液中的吸收剂结晶时,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将所述吸收溶液分离成含有吸收剂结晶和不含吸收剂结晶的两部分,其中不含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经第二吸收溶液喷淋管道输送至第二吸收溶液喷淋装置,含有吸收剂结晶的吸收溶液由第一溶液循环管道输送至吸收器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和所述冷凝器共用同一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内腔室的上部为冷凝器的冷凝腔室,所述容器体内腔室的下部形成发生器的吸收溶液闪蒸腔室,所述冷凝腔室的下部设有冷凝工质接收器,所述冷凝工质接收器的外壁与所述容器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工质蒸气通道,所述冷凝工质接收器与工质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换热器与冷凝热媒管道相连接,冷凝热媒通过冷凝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吸收工质冷凝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室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一段的内径小于第二段的内径,冷凝工质接收器设于第二段,冷凝器冷凝工质喷淋装置设于第一段,冷凝工质接收器的直径大于等于蒸发腔室的第一段的内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式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室的第一段的下端设有冷凝工质导流结构,冷凝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庆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力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