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01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新风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调温调湿塔、水喷淋机构和第二调温调湿塔,水喷淋机构设置在第一空气管道内或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压缩式热泵等热泵系统,利用简单可靠的全开式装置便可调节进入建筑物内的空气的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提高人体舒适度,实现了节能减排和成本降低的效果。降低的效果。降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是涉及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建筑物内属于较为封闭的空间,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空气质量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内空气质量,目前很多建筑物采用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用专用设备向建筑物内送新风,再由专用设备向建筑物外排出污浊空气,在建筑物内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建筑物内换气的需要。
[0003]但是,建筑物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时,例如夏季和秋季建筑物外的高温高湿空气直接进入建筑物内会使建筑物内温度和湿度骤增,从而增加空调的制冷除湿负荷,而冬季和春季建筑物外的低温干燥空气直接进入建筑物内会使建筑物内的温度和湿度骤降,从而增加空调的制热负荷,同时降低建筑物内人员的体感舒适度。
[0004]虽然有些新风系统也带有调温调湿功能,但是大多数是通过压缩式热泵系统来实现调温的,这就需要有充足的电力供应来保证,不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能耗和成本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风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完成建筑物内外空气置换的同时实现对进入建筑物内的空气的调温调湿,无需压缩式热泵系统,通过简单可靠的装置实现了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
[0007]第一调温调湿塔,其包括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第一填料层和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层的上方,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位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填料层和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外界空气入口,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气出口,所述的第一空气出口通过第一空气管道与第一建筑物新风入口连接;
[0008]水喷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气管道内或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内;和
[0009]第二调温调湿塔,其包括吸收剂稀溶液喷淋机构、第二填料层和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二填料层的上方,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位于所述的第二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填料层和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外界空气入口,所述的第二调温调湿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空气出口;
[0010]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通过第一溶液管道与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喷淋机构连接,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通过第二溶液管道与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一溶液管道上设置有加热器。
[0011]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2]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加热器为太阳能集热器。
[0013]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空气管道至少包括一段垂直管道,所述的水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垂直管道内,且位于垂直管道的上半部。
[0014]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水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内,所述的水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的上方,且在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和所述的水喷淋机构之间设有水喷淋空间。
[0015]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收液器,所述的水喷淋空间的下端靠近所述的第一收液器处设置有第三填料层。
[0016]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水喷淋机构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的自来水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或自来水泵。
[0017]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上设置有冷却器,所述的冷却器的热侧与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连接,所述的冷却器的冷侧与冷媒管道连接。
[0018]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冷却器为管翅式换热器,所述的冷媒为建筑物的排风,所述的管翅式换热器的管程与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连接,所述的管翅式换热器的壳程与建筑物的排风管道连接。
[0019]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新风系统还设置有吸收剂溶液换热器,所述的吸收剂溶液换热器的热侧与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连接,所述的吸收剂溶液换热器的冷侧与所述的第一溶液管道连接。通过设置吸收剂溶液换热器对吸收剂稀溶液进行预加热,同时对吸收剂浓溶液进行预冷却,可减少系统需要的热量和冷量。
[0020]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吸收剂稀溶液循环泵。
[0021]优选的,前述的新风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一溶液管道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一溶液管道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的第二溶液管道上设置有吸收剂浓溶液循环泵和第一阀门,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循环泵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点的上游,所述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点的下游;
[0022]所述的第一溶液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的止回阀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点的上游;所述的加热器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点的下游;
[0023]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2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的新风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25]1、本技术的新风系统包括第一调温调湿塔、第二调温调湿塔和水喷淋机构,通过第一调温调湿塔对建筑物外的空气进行干燥,经水喷淋机构将干燥空气加湿降温,得到适宜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空气,然后作为新风导入建筑物内,然后第二调温调湿塔对喷淋后的吸收溶液进行再生,实现吸收溶液的循环喷淋。本新风系统适合用于高温高湿天气。在完成建筑物内外空气置换的同时实现对进入建筑物内的空气的调温调湿,无需压缩式热泵系统,通过简单可靠的装置即可调节进入建筑物内的空气的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提高人体舒适度,实现了节能减排和成本降低的效果,有利于环境保护。
[0026]2、通过阀门控制使得本新风系统既可用于高温高湿天气,也可用于低温干燥天
气。当建筑物外为高温高湿空气时,例如在夏季和秋季,通过第一调温调湿塔对建筑物外的高温高湿空气进行干燥,经水喷淋机构对得到的干燥空气进行降温增湿,得到适宜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空气,作为新风导入建筑物内,然后经第二调温调湿塔对吸收溶液进行再生;当建筑物外为低温干燥空气时,如在冬季和春季,只需通过第二调温调湿塔对建筑物外的低温干燥空气进行加温加湿操作,然后作为新风导入建筑物内,吸收溶液经补水和加热后完成再生,实现一年四季都可用于建筑物内外空气置换,同时实现对进入建筑物内的空气的调温调湿。
[0027]3、在夏秋季,现有的冷凝式新风系统需要采用压缩式热泵等制取冷量,然后通过表冷器对空气进行冷凝除湿,不仅耗电多且新风的干球温度过低而难以满足要求(人体会对干球温度过低的冷风感到不适);另一方面,基于溶液除湿的现有新风系统由于空气除湿时释放的冷凝热会使产生的干燥空气升温,也需要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温调湿塔,其包括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第一填料层和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层的上方,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位于所述的第一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填料层和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外界空气入口,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空气出口,所述的第一空气出口通过第一空气管道与第一建筑物新风入口连接;水喷淋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空气管道内或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内;和第二调温调湿塔,其包括吸收剂稀溶液喷淋机构、第二填料层和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的第二填料层的上方,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位于所述的第二填料层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填料层和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外界空气入口,所述的第二调温调湿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空气出口;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收集箱通过第一溶液管道与所述的吸收剂稀溶液喷淋机构连接,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收集箱通过第二溶液管道与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连接;所述的第一溶液管道上设置有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为太阳能集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空气管道至少包括一段垂直管道,所述的水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垂直管道内,且位于垂直管道的上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喷淋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调温调湿塔内,所述的水喷淋机构位于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的上方,且在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和所述的水喷淋机构之间设有水喷淋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剂浓溶液喷淋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收液器,所述的水喷淋空间的下端靠近所述的第一收液器处设置有第三填料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喷淋机构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的自来水管道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庆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