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泗沧专利>正文

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614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式撞球台,是由一枢设在撞球台框架偏离中心位置的主脚架、一对设在主脚架一侧的可折合的侧脚架、一对设在主脚架另一侧的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及一设在主脚架与可升高折合侧脚架之间的一对长、短连杆所共同组成的可折叠式撞球台框架,在不使用时,可从可升高折合侧脚架的一侧往上翻转,即可将撞球台面由水平位置转为直立位置,以减小摆设空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撞球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撞球台的台面,在不使用时,可以由水平位置翻转到直立位置,以减少所占空间的新颖撞球台装置。常用的重型撞球台,其台面面积一般均为180×300公分,不仅台面面积相当大,而且其台面全由大理石制成,架体又为实心木头结构制成,故重量较大,一般使用者无法自行搬动或移动,尤其在撞球台不使用时,仍需摆设在原地,占居相当大的空间5.4平方公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动力即可操作的可折叠式撞球台,可在不使用时,藉人力由撞球台的纵向一侧边往另一侧边翻转,即可使撞球台由水平位置翻转到直立位置,并可借主脚架底部的滑轮推至角落储放,使室内的有效空间为之增大以供其他用途。本创作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撞球台,其在展开使用时,为增进台面的稳定性,除将主脚架底部的滑轮锁住外,再将该可折叠的脚架予以锁住撑紧,使本专利技术的撞球台的稳定性与非折叠式撞球台毫无差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颖的、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它包括一个带有球袋的撞球台面,一个撞球台支持框架,该支持框架设置在撞球台面上方支持该撞球台面,至少有第一及第二支撑杆,该等支撑杆上设有大槽孔;一对主脚架,其顶部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撞球台支持框架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杆上,作为框架的主要支持点;一个中间主撑杆设置在主脚架之间;一对可折合的侧脚架,其上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点上,其下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相对应位置的主脚架一侧上,且侧脚架分别设有可折叠的铰接结构;一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其上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所对应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点上,在撞球台面从具有一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的一侧面被翻起时,使台面呈现倾斜,可折合的侧脚架的铰接结构便呈弯曲状,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也逐渐往上升高,直至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与台面贴近时,整个撞球台便呈直立折叠状态放置。撞球台支持框架还包括一对短臂连杆,其第一端可旋转地分别固定在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上,其第二端则分别枢设在相对应位置的支持框架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长槽孔内;一对长臂连杆,其第一端分别枢设在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长槽孔内并与相对应的短壁连杆分别可旋转地轴设在一起,并可在该长槽孔内滑动,其第二端则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主脚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中的可折合的侧脚架是通过一推拉杆装置予以抵紧而呈锁住状态,其中推位杆装置包括一个推拉杆,一对其一端与推拉杆相枢接的连杆,其枢接点可在中间主撑杆延边设置的长槽孔中自由滑动,一对曲折的撑杆,其第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相枢接,曲折撑杆的中间部位处设一固定支点在中间主撑杆上,其第二端则设有抵紧的脚蹄。在推拉杆被推进时,等脚架撑开支持撞球台面后,其曲折撑杆的脚蹄部份正好垂直顶持在可折合的侧脚架的侧撑杆的一侧面上,以防止可折合的侧脚架自行折合。可折合的侧脚架是通过螺纹固定方式将其中间的铰接结构予以锁定,以防止可折合的侧脚架自行脱开。主脚架顶部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及第二支撑杆偏离中心的位置上。在撞球台处于支撑状态时,长、短臂连杆的共同枢接点停留在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长槽孔的外侧端点上,在撞球台被翻转折叠时,长、短臂连杆的共同枢接点滑至长槽孔的内侧端点上。在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与中间主撑杆之间分别加设一铰链,使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被折合时与中间主撑杆发生牵动关系。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功效及特点,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为清楚起见未将撞球台面示出;图2为图1的折合动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在折合时推拉主杆拉回时,抵紧撑杆收回的示意图;图4为图1可折叠式撞球台在未折合时抵紧撑杆顶持在可折合侧脚架连杆的示意图;图5为可折合侧脚架连杆锁定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主要特征是,在撞球台不用时可以垂直方式折合靠墙面储放,以增大室内可活动的空间。为清楚起见,图中将撞球台面部份予以省略,仅示出其支持框架体部份。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可折叠式撞球台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该用以支持撞球台的脚架装置主要包括一个用以支持及加强撞球台面机械强度的支持框架10,具有横跨在纵向框架杆之间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一及第二支撑杆上分别设有长槽孔110及120;一对主脚架21、22,其顶部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及第二支撑杆11、12偏离中心的位置上,以使撞球台面在折叠时较为省力,由于撞球台10是由右向左翻转折叠,故在主脚架21、22的顶部设置一朝着翻转方向的弯头210及220,以利于撞球台折叠时可以使撞球台面完全顺利地垂直于地面。此外,为使撞球台易于搬动,在主脚架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上设有刹车,以利于正常使用时可稳住台面使之不易移动;一中间主撑杆23设置在该对主脚架21、22之间;一对可折合的侧脚架41、42,其上端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及第二支撑杆11及12的第一端点上,其下端则是可旋转地固定在相对应位置的一对主脚架21及22下端一侧上,且其中间部分别设有一可折叠的锁接结构410及420;一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31、32,其上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所对应的上述第一及第二支撑杆11及12的第二端点上,其下端则直接触及地面;一对长短连杆231、232,其第一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两主脚架21、22及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31、32上,其两者的第二端则共同枢设在第一及第二支撑杆11及12的长槽孔110及120内,并在撞球台折叠时可在该长槽孔内自由滑动;一对铰链50,其一端设置在中间主撑杆23上,其另一端则设置在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31、32的下端。如此,本专利技术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的主要构件已作了简要说明,现就本专利技术的折叠操作情况给予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可折叠式撞球台在进行折叠时,操作非常简便,只要将撞球台面如图中箭号A所示的方向往上翻转,该撞球台10即以主脚架21、22的弯头210、220的支点为轴心,按逆时针方向翻转,此时,该对可折合的侧脚架41、42的中间铰接结构410、420便开始曲折如图2所示,且该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31、32便离开地面,逐渐向撞球台面10靠拢,且该对长短连杆231及232的共同枢设端也由长槽孔110、120的侧端孔道滑向中心处,由于主脚架的支撑点偏向撞球台折叠后的下端,故在翻转时,极为省力,且折叠后其重心非常稳定,这一过去撞球台无法以人力顺利折叠的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予以完美的解决,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撞球台面的构造也加以轻量化,使之折叠翻转的操作更加简便迅速。本专利技术的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为使支持撞球台的框架维持稳定,得到良好撞球台平整面,再在中间主撑杆23的侧面延边设置一支持台24,如图1所示,在支持台面上设置锁定脚架的推拉杆装置60,图中该支持台面是以角铁连接设置在主撑杆23的侧面,支持台面上设有两道长槽孔240,该推拉杆装置60包括一推拉主杆61,在杆上适当位置(对应于长槽孔240)两处可旋转地设置连杆62,该连杆分别连接设置抵紧撑杆63在枢轴点65上,再通过螺轴66分别枢设在中间主撑杆23上的两轴孔26内(请见图1),使其抵紧撑杆63,受推拉主杆61的推拉作用时可经由两连杆62连动,而使其脚蹄67抵紧在侧脚架41、42的侧撑杆43的一面上,如图4所示,或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式撞球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带有球袋的撞球台面;一个撞球台支持框架,设置在撞球台面下方支持着该撞球台面,至少具有第一及第二支撑杆,该等支撑杆上设有长槽孔;一对主脚架,其顶部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上述撞球台支持框架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杆上,以作为该框架的主要支持点;一个中间主撑杆设置在上述一对主脚架之间;一对可折合的侧脚架,其上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上述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点上,其下端则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相对应位置的上述一对主脚架一侧上,且该对侧脚架均分别设有一可折叠的铰接结构;一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其上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所对应的上述第一及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点上;当上述撞球台面从具有一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的一侧面被翻起时,使台面呈现倾斜,上述该对可折合的侧脚架的铰接结构便呈弯曲状,而该对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也逐渐往上升高,直至该可升高折合的侧脚架与该台面贴近时,整个撞球台便呈直立折叠状态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泗沧
申请(专利权)人:吴泗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