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文全专利>正文

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55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淀粉生产的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它具有水槽和设置在水槽内的清洗槽及与水槽倾斜相接的输送槽,在清洗槽和输送槽内分别设置有配置电机驱动机构的螺旋推进装置,在清洗槽的下面设置有泥砂沉降口,与沉降口相对应设置有泥砂输送带。本装置清洗槽内和输送槽内的螺旋体设置成叶片型与栅栏型混合结合;与清洗槽相配置有入料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设备分隔成搅动浸洗、泥砂输送沉淀和输送冲洗三个环节,利用沉降口排出清洗槽内的泥砂,避免泥砂与清洗水流一同被搅动,并且经输送带将泥砂输送至水槽的后部,使高含泥砂的浊水与出料端远离,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连续输送清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行的同类设备相比较,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清洗效果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薯类清洗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产品清洗机械,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淀粉生产的薯类清洗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鲜薯为原料的淀粉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鲜薯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后,再送至粉碎设备进行提取淀粉加工。现行的薯类清洗机械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桶式清洗机械,为在圆桶内安装电动波轮和搅棍而构成。使用时将鲜薯投入桶中,通过波轮搅棍的旋转进行清洗。该种机械由于在清洗时桶内积存的泥土随同清洗水流一起被上下搅动,其清洗效果不好,并且不适合连续清洗作业,生产效率低。另一种清洗机械由配置旋转推料杆的水槽和倾斜连接在水槽前端的输送槽及装配在输送槽内的螺旋推进体组成。该种清洗设备相对于桶式清洗机械,具有可连续清洗作业,生产效率高和能够同时完成原料输送的优点。但其仍然存在着沉积在清洗槽内的泥土随清洗水流一同流动的问题,工作时要求供给大量的清水对清洗槽内的浊水进行置换和对输送槽内运动的鲜薯进行充分的冲洗,在清洗用水量相对增加的同时,还制约了清洗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洗净效果好的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包括有后下部设置出水口的水槽和倾斜连接在水槽前端的并装配有喷水管的输送槽,在输送槽内安装有配置电机驱动机构的斜置旋转轴,在斜置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体,在水槽内设置有于底部开设长条形泥砂沉降口、于前部开设送料出口的清洗槽,在清洗槽内设置有装配螺旋体的平置旋转轴,在清洗槽的下方与泥砂沉降口相对应设置有装配在前、后辊筒上的输送带,在水槽的上面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其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分别经链条与装配在后辊筒轴上的从动链轮和装配在平置旋转轴驱动齿轮上的从动链-->轮相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设置于斜置旋转轴上的螺旋体的前部和中部为叶片型螺旋体,后部为栅栏型螺旋体;所述设置于平置旋转轴上的螺旋体的前部和中部为栅栏型螺旋体,后部为叶片型螺旋体;与清洗槽相配置有入料筛。本技术通过将设备分设成搅动清洗、泥砂输送沉淀和输送冲洗三个环节,利用沉降口排出清洗槽内的泥砂,避免泥砂与清洗水流被一同上、下搅动,并且经过配置在沉降口下方的输送带将泥砂输送至水槽的后部,使高含泥砂的浊水尽可能远离出料端,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连续清洗和输送。与现行的同类清洗设备相比较,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洗净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薯类清洗输送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给出的,本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具有用于存置清洗水的平置水槽2,水槽2的后端下部装配有出水口1,用于排除浊水和泥砂。在水槽2的前端与水槽倾斜连接有前端开设出料口12的输送槽9,其输送槽设置成上敞口的圆弧底矩形槽,并在其中部位置装配冲洗喷水管14。在输送槽内安装有配置电机驱动机构13的斜置旋转轴10,其旋轴与电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接。在斜置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体11。在水槽2内设置有于底部开设长条形泥砂沉降口6、于前部开设薯类出口8的清洗槽15,其清洗槽与斜置的输送槽设置成结构相似的圆弧底矩形槽。在清洗槽内设置有装配螺旋体17的平置旋转轴16。在清洗槽15的下方与泥砂沉降口相对应设置有装配在前、后辊筒7和4上的输送带5,在水槽2的上面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21,其电机驱动机构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22分别经链条与装配在后辊筒4轴上的从动链轮3和装配在平置旋转轴16-->的驱动齿轮19上的从动链轮20相连接,用于同时驱动平置旋转轴16和后辊筒4转动。与后辊筒4相配置有输送带张紧装置23。本技术斜置旋转轴10上和平置旋转轴16上的螺旋体11、17分别设置成叶片型和栅栏型混合螺旋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是:斜置旋转轴10上,水槽水面以上的部分设置成叶片型螺旋体,水面以下部分设置成由均布的径向钢条通过顶端的螺旋钢条连接组成的栅栏型螺旋体;平置旋转轴16上,后部两节采用叶片型螺旋体,其余部分采用栅栏型螺旋体。上述混合结构螺旋体配置的优点在于:在清洗槽内后部叶片型的螺旋体可推动槽内水形成冲击水流,有利于清除薯体表面上的泥土;而前部栅栏型的螺旋体有利于减小推动薯体前行的阻力,同时减少泥砂的携带。输送槽内后部的栅栏型螺旋体在由水中向上推进薯体时有利于减小水阻力,过滤出夹带的薯秧,同时避免携带泥砂;而水面以上采用叶片型的螺旋体,有利于薯体的平稳推进,避免薯体破损。本技术具体实施时,与清洗槽相配置有入料筛18,该入料筛由按等间隔横向固定钢筋条构成筛板,按一定的倾斜度装配在清洗槽的侧壁沿上而构成。用于在清洗前分离出待清洗薯类中夹带的泥砂。本技术使用时,经人工或者输送机将鲜薯送至入料筛上,在薯体沿筛体向清洗槽滚落的同时,去除夹带的泥砂。落入清洗槽内的薯体浸入水中并通过螺旋体的推动,移动至清洗槽的出口落入输送槽内,在此过程中,薯体通过水的冲洗及相互碰撞和磨擦,达到清洗的目的。被冲洗下来的泥砂则通过清洗槽的泥砂沉降口下落到输送带上,被输送到水槽的后部。下落到输送槽内的薯体经槽内转动的螺旋体推动倾斜上移,并且通过喷水管进行喷淋清洗。最后,清洗干净的鲜薯经输送槽前端的出料口下落排出,完成整个清洗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包括有在后下部设置出水口(1)的水槽(2)和倾斜连接在水槽前端的并装配有喷水管(14)的输送槽(9),在输送槽内安装有配置电机驱动机构(13)的斜置旋转轴(10),在斜置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体(11),其特征是:在水槽(2)内设置有于底部开设长条形泥砂沉降口(6)、于前部开设送料出口(8)的清洗槽(15),在清洗槽内设置有装配螺旋体(17)的平置旋转轴(16),在清洗槽的下方与泥砂沉降口相对应设置有装配在前、后辊筒(7)、(4)上的输送带(5),在水槽的上面设置有电机驱动机构(21),其驱动机构(21)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22)分别经链条与装配在后辊筒轴上的从动链轮(3)和装配在平置旋转轴驱动齿轮(19)上的从动链轮(2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薯类清洗输送装置,包括有在后下部设置出水口(1)的水槽(2)和倾斜连接在水槽前端的并装配有喷水管(14)的输送槽(9),在输送槽内安装有配置电机驱动机构(13)的斜置旋转轴(10),在斜置旋转轴上设置有螺旋体(11),其特征是:在水槽(2)内设置有于底部开设长条形泥砂沉降口(6)、于前部开设送料出口(8)的清洗槽(15),在清洗槽内设置有装配螺旋体(17)的平置旋转轴(16),在清洗槽的下方与泥砂沉降口相对应设置有装配在前、后辊筒(7)、(4)上的输送带(5),在水槽的上面设置有电机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郝文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