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门窗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438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2 10:42
一种保温门窗型材,涉及一种门窗型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门窗型材保温性能差、强度低、使用范围窄的问题。该门窗型材包括外侧型材、连接型材、内侧型材、压条、第一保温隔音插条和第二保温隔音插条,连接型材设置于外侧型材和内侧型材之间,压条设置于内侧型材上方保温隔音插条设置于外侧型材或连接型材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门窗型材为组合式型材,并且在组合过程中不需要焊接处理,通过在各部分连接处设置的榫卯结构或者卡扣结构实现连接,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门窗型材适用于不同厚度、不同层数的玻璃,可以适用于室内隔断,也可以适用于室外,适用范围广,保温效果好,整体强度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保温门窗型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门窗型材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塑或铝合金门窗多采用内侧型材和外侧型材连接组成门窗框架,然后在门窗框架内安装玻璃,具体为:利用内侧型材和外侧型材的相连接作为支撑,并与外侧型材上部的隔挡部和内侧型材上部的压条形成一个三面闭合的凹槽结构,用于安装及固定玻璃和组件。但随着城市的环境噪音不断增大,以及国家对门窗节能要求逐步提高,多层加厚的中空玻璃应用也越来越广,这样一来会使得玻璃以及其他型材、组件的重量越来越大,对门窗框架的结构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门窗的作为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门窗的保温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门窗型材自身隔热性能差,现有技术多数是通过对型材之间的接口处进行密封,虽然阻挡了气体流通,但整体门窗型材的隔热性能仍然不理想,一段时间后接口处密封材料老化后失去弹性,或者因型材自身变形等原因使密封效果消失,即出现透风现象。并且现有的门窗型材结构单一,功能上缺少变化,只能适用于固定的部位,所以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门窗型材保温性能差、强度低、使用范围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温门窗型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门窗型材,包括外侧型材、连接型材、内侧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门窗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窗型材包括外侧型材(1)、连接型材(2)、内侧型材(3)、压条(4)、第一保温隔音插条(5)和第二保温隔音插条(6);所述连接型材(2)设置于外侧型材(1)和内侧型材(3)之间,连接型材(2)通过榫卯结构分别与外侧型材(1)和内侧型材(3)连接,压条(4)设置于内侧型材(3)上方,压条(4)通过卡扣结构与内侧型材(3)连接,第一保温隔音插条(5)设置于外侧型材(1)或连接型材(2)内部,第一保温隔音插条(5)通过榫卯结构与外侧型材(1)或连接型材(2)连接;所述外侧型材(1)包括外侧型材主体(1‑2)和格挡部(1‑1),格挡部(1‑1)设置于外侧型材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门窗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门窗型材包括外侧型材(1)、连接型材(2)、内侧型材(3)、压条(4)、第一保温隔音插条(5)和第二保温隔音插条(6);所述连接型材(2)设置于外侧型材(1)和内侧型材(3)之间,连接型材(2)通过榫卯结构分别与外侧型材(1)和内侧型材(3)连接,压条(4)设置于内侧型材(3)上方,压条(4)通过卡扣结构与内侧型材(3)连接,第一保温隔音插条(5)设置于外侧型材(1)或连接型材(2)内部,第一保温隔音插条(5)通过榫卯结构与外侧型材(1)或连接型材(2)连接;所述外侧型材(1)包括外侧型材主体(1-2)和格挡部(1-1),格挡部(1-1)设置于外侧型材主体(1-2)上方;格挡部(1-1)的截面为方形,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3),上部设置有压线安装槽(1-4);外侧型材主体(1-2)内部设置有第一燕尾形加强筋(1-5),外部右侧设置有第一燕尾形安装槽(1-6)和第二燕尾形安装槽(1-7);所述第二保温隔音插条(6)设置于格挡部(1-1)内部;所述连接型材(2)的截面为长方形,内部设置有第二燕尾形加强筋(2-1),外部设置有第二燕尾形接头(2-2)和第一燕尾形接头(2-3);所述内侧型材(3)上部设置有压条安装槽(3-1),外部左侧设置有第三燕尾形安装槽(3-2)和第四燕尾形安装槽(3-3);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兰安阔田爱军卢浩峰胡焱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中大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