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91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1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的风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导风装置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均匀性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优化制冷制热性能,同时也能够实现更优的低温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风管式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致经过换热器的风速不均,进而会导致换热器换热不均,影响整机的制冷制热性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室内机结构设计为保证静压,仅依靠风道的改变,这种方案难以实现换热器表面和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电辅热的风场均匀性,并且内置PTC电辅热因表面风速不均导致低风档功率发挥不佳。因此,如何能够对风管式空调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优化风管式空调器的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可以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均匀性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优化制冷制热性能,同时也能够实现更优的低温除湿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
所述换热器的风向。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通过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导风装置,以改变送风风机吹向电辅热装置和换热器的风向,使得在风管式空调器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装置使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上受风均匀,进而能够在同样部件同风量的条件下,实现更优的制热和制冷性能。同时也能够在低温除湿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导风装置来提高换热器附近风场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蒸发温度,进而提升空调器的低温除湿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第一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竖直方向上的风向。该第一导风条也可称作上下导风条,即在竖直方向上将风向在上下两个方向上调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步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条的摆动角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第二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水平方向上的风向。该第二导风条也可称作左右导风条,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风向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调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对称。具体来说,多个导风条的设置位置和倾斜方向关于出风口的中心对称,使得经过第二导风条之后的风量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左右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5个导风条,所述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最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一夹角,所述5个导风条中设置在次外侧的两个导风条与所述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呈第二夹角。其中,送风风机的原始出风方向即为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未经过第一导风装置导流前的出风方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角在0度至60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夹角在0度至45度的范围内。优选地,第一夹角可以为10度,第二夹角可以为5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辅热装置为PTC电辅热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V型换热器,所述V型换热器的开口正对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用于改变所述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该第二导风装置即为安装在风管式空调器的出风面板上的导风装置,通过安装第二导风装置,可以灵活地控制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当然,风管式空调器也可以不安装第二导风装置,仅通过第一导风装置既实现对换热器和电辅热装置的受风控制,也实现对风管式空调器吹出的风向进行控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中第一导风条的摆动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
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风管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3,该换热器3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其中,送风风机具有蜗壳组件2,该蜗壳组件2的出风口即为送风风机的出风口。换热器3优选为V型换热器3,该V型换热器3的开口正对送风风机的出风口。风管式空调器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辅热装置3,该电辅热装置3优选为PTC电辅热装置,其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与换热器3之间,用于通过感应温度来调节空调器的发热量,以提高空调器的性能。本技术中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换热器3之间设置了第一导风装置5,该第一导风装置5用于改变送风风机吹向电辅热装置4和换热器3的风向。由于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换热器3之间设置了第一导风装置5,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导风装置5改变送风风机吹向电辅热装置4和换热器3的风向,使得在风管式空调器以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装置5使换热器3和电辅热装置4上受风均匀,进而能够在同样部件同风量的条件下,实现更优的制热和制冷性能。同时也能够在低温除湿模式时,通过调整第一导风装置5来提高换热器3附近风场的不均匀性,以降低蒸发温度,进而提升空调器的低温除湿性能。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装置5包括:第一导风条51,该第一导风条51用于改变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竖直方向上的风向。第一导风条51也可称作上下导风条,即在竖直方向上将风向在上下两个方向上调整。如图2所示,可以设置步进电机6对第一导风条51的摆动角度进行控制。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装置5还包括:第二导风条
52,该第二导风条52用于改变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水平方向上的风向。第二导风条52也可称作左右导风条,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风向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调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导风装置5既包含了上述的第一导风条51,又包含了第二导风条52,以实现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风向调节。而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导风条51或第二导风条52。作为第二导风条52的一种优选结构,第二导风条52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的风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送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电辅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向所述电辅热装置和所述换热器的风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第一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竖直方向上的风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条的摆动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装置包括:第二导风条,用于改变所述送风风机吹出的风在水平方向上的风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条包括多个导风条,所述多个导风条排列设置在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处,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宗敏黄钊何远荣王臣臣杨森贺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