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453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30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其包括热交换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蓄热体、换热器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所述蓄热体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蓄热体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介质以及蓄热介质,所述蓄热体的周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周围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换热器连接有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蓄热体基于固体蓄热材料,能够在用电低峰期将多余的电能转换为热能进行存储,能够在用电高峰期将此部分能量进行释放,满足加热系统的加热需求,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加热锅炉系统一般都是采用电能直接对锅炉进行加热,以达到供暖或生活用水的目的。而现有供电非常不均匀,在用电低峰期,造成电能浪费。而在供电高峰期,又会造成电压波动。现有技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此种电能浪费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加热系统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造成设备占地浪费,并且需要人工进行监测,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现有的电加热系统,单独更换加热元件非常不方便,造成后期维修费用的增加,不仅增加了安装难度,同样增加了后期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的供电低峰期电能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利用低谷电以及光伏太阳能将固体蓄能物质加热并将能量储存,在供电高峰期停止加热,将储存的热能持续向采暖系统或生活热水系统释放,同时可以不间断蓄热并提供热能。系统可实现全自动精确负荷调节,节省了人工成本。加热系统可直接与楼宇供暖管路对接,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对安装无特殊要求。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其包括热交换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其包括热交换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蓄热体、换热器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所述蓄热体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蓄热体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介质以及蓄热介质,所述蓄热体的周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周围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换热器连接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远程控制中心的指令对风机的风速进行控制;所述输入管道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输出管道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其包括热交换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蓄热体、换热器和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一端,所述蓄热体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蓄热体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介质以及蓄热介质,所述蓄热体的周围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周围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部,所述换热器连接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远程控制中心的指令对风机的风速进行控制;所述输入管道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输出管道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水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出水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设置有温差阈值以及出水温度阈值,当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的温差大于温差阈值或出水温度大于出水温度阈值时,所述远程控制中心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降低风机风速的指令,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机降低风速,以及当出水温度与进水温度的温差小于温差阈值或出水温度小于出水温度阈值时,所述远程控制中心向所述控制装置发出增大风机风速的指令,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机增大风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体蓄热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明黄丹贾清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