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440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车把,包括:车把主体和车把手,以及用于机构锁定的弹簧销,其特征是将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改进为定向插入配合之结构。由该配合结构来传递使用中发生的径向扭力,受力效果大大提高,使三者间的连接稳固而可靠。利用设置在车把手插端上的槽条孔,可使铰连接后的车把手在槽条孔距的限定下轴向拉伸并折转。本折叠车把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具有使用方便,折叠机构灵活紧凑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折叠型车把,尤其是一种结构改进后的折叠车把。为适应折叠自行车或滑板车的需要,人们已设计出一种可折叠的车把,这种可折叠车把由圆管状车把主体和可插置在其两端管内的圆柱形车把手组成,车把主体与其两端的车把手采用一根绳索串连,折叠状态下的依靠绳索将车把手悬挂在车把主体的两端,使用时分别将两车把手从车把主体的两端插入,为使插入的车把手定位,通常在车把手上设置可嵌入圆管状车把主体相应位置销孔的弹簧销,当车把主体两端的车把手插入到位时,车把手上的弹簧销便嵌入车把主体上所设的销孔,锁定车把的连接机构。该折叠车把虽然满足了缩小车把长度的要求,但是,由于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为套管式连接,且仅依赖一只直径很小的销柱定位,销柱所能承受的剪切力极其有限,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折叠车把结构是不合理的,使用是不安全、不可靠的。且折叠状态下脱节的车把主体和两车把手自由分离,很不紧凑。无疑,采用这种结构的折叠车把,会大大地影响自行车或滑板车的整体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折叠车把结构上存在不足,提供一种旨在能克服上述折叠车把所有缺陷的新型折叠车把。本技术的折叠车把,包括车把主体和可插置在其两端的车把手,车把主体与两车把手之间设有供两者插接到位后锁定的弹簧销和销孔,其特征在于车把手的插端为矩形结构,车把主体两端开有供车把手矩形结构插端插入的相应矩形结构插槽孔,车把主体两端相应矩形结构插槽孔的下部留有供插入后的车把手折转的缺口;车把手矩形结构插端上设有槽条孔,车把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相应的插销孔,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成一体。本技术的折叠车把设计思想是将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改进为定向插入配合之结构,由该配合结构来传递使用中发生的径向扭力,受力效果大大提高,使三者间的连接稳固而可靠。利用设置在车把手插端上的槽条孔,可使铰连接后的车把手在槽条孔距的限定下轴向拉伸并折转。本折叠车把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具有使用方便,折叠机构灵活紧凑等优点。本技术折叠车把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折叠车把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折叠车把插接位置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折叠车把插接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折叠车把折合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折叠车把的车把主体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1所示折叠车把的车把手结构放大图。实施例从1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折叠车把由车把主体1和两根车把手2组成。车把主体1和车把手2均为圆柱形结构。车把主体1(见图5)的两端经过渡台阶12设有矩形结构插槽孔3,插槽孔3的底部留有供车把手2折转的缺口4;车把主体1两端插槽孔3的顶部设有供车把手2插端所设弹簧销10嵌入的销孔5,插槽孔3对应两侧槽壁上设有供连接销轴6插入的销孔7。车把手2(见图6)的插端14外形加工成与车把主体1端矩形结构插槽孔3相对应之结构,车把手2插端14过渡台阶13可与车把主体1端过渡台阶12相啮合;车把手2插端14中心腰形孔8内安装可从管壁销孔9伸出的弹簧销10;车把手2的插端14上设有与车把主体1插槽孔3所设销孔7相对应的槽条孔11,为方便插入车把主体1后的车把手2折转,槽条孔11可制成一端大、一端小之哑铃状条孔。车把主体1与车把手2的安装关系(见图2)先将弹簧销10置于车把手2插端14的腰形孔8内,令弹簧销10的销柱从车把手2管壁销孔9伸出。然后将车把手2插入车把主体1端的插槽孔3,当车把手2插置车把主体1插槽孔3内圆台阶12底部时,车把手2之弹簧销10以弹力作用将销顶起嵌入车把主体1相应的销孔5,使得车把手2与车把主体1以密切配合之方式连接成一体(见图3)。即以车把主体1与车把手2之间的凹凸台阶面、内外型面和销轴、弹簧销等配合之综合作用,实现折叠车把坚固一体之组合。本折叠车把的折叠操作非常简单,仅须压下弹簧销10后,将车把手2向外拉出,利用车把手2哑铃条状槽条孔11之大孔与销轴6的配合,即可将车把手2向车把主体1矩形结构插槽孔3的缺口4侧折转,实现车把的折叠(见图4)。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车把,包括车把主体和可插置在其两端的车把手,车把主体与两车把手之间设有供两者插接到位后锁定的弹簧销和销孔,其特征在于车把手的插端为矩形结构,车把主体两端开有供车把手矩形结构插端插入的相应矩形结构插槽孔,车把主体两端相应矩形结构插槽孔的下部留有供插入后的车把手折转的缺口;车把手矩形结构插端上设有槽条孔,车把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相应的插销孔,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其特征在于槽条孔为一端大、一端小之哑铃状条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其特征在于车把主体与车把手插接配合面互设有台阶。专利摘要一种折叠车把,包括:车把主体和车把手,以及用于机构锁定的弹簧销,其特征是将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改进为定向插入配合之结构。由该配合结构来传递使用中发生的径向扭力,受力效果大大提高,使三者间的连接稳固而可靠。利用设置在车把手插端上的槽条孔,可使铰连接后的车把手在槽条孔距的限定下轴向拉伸并折转。本折叠车把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具有使用方便,折叠机构灵活紧凑等优点。文档编号B62K21/16GK2419158SQ0023303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海晏 申请人:钲尚机械(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车把,包括:车把主体和可插置在其两端的车把手,车把主体与两车把手之间设有供两者插接到位后锁定的弹簧销和销孔,其特征在于:车把手的插端为矩形结构,车把主体两端开有供车把手矩形结构插端插入的相应矩形结构插槽孔,车把主体两端相应矩形结构插槽孔的下部留有供插入后的车把手折转的缺口;车把手矩形结构插端上设有槽条孔,车把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相应的插销孔,车把主体与车把手之间通过销轴铰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晏
申请(专利权)人:钲尚机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