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军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888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它包括墙体、天花板、钢筋柱、钢筋扎丝、螺旋体钢筋、底板、开合门、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墙体、天花板及底板内设置的钢材支撑排,增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牢固性,螺旋体钢筋的设置增强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撞击力,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墙体更为牢固,从而使得地震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也不会坍塌,从而保护了进入该空间的生命体。将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于大楼的中部,每一层都设置相应的生命保护房,且各生命保护房之间为固定连接,对大楼的稳固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同时为人类的逃生提供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造成的人身伤亡主要原因是倒塌的房屋造成的。有效地防止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是降低人身伤亡的根本。现有的防震房,结构复杂,成本高也难于防止房屋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解决了现有的防震房,结构复杂,成本高也难于防止房屋倒塌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防火功能,能保护民众的人身安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它包括墙体、位于墙体上端的天花板、位于墙体下端的底板和设置于墙体上的开合门,所述的墙体、天花板及底板均为混凝土灌注而成,所述墙体与天花板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与底板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天花板及底板内均设置有多个钢材支撑排,所述钢材支撑排与钢材支撑排之间的间距为25-35cm;所述钢材支撑排与钢材支撑排之间通过钢筋连接;所述钢材支撑排包括钢筋柱、钢筋扎丝、螺旋体钢筋及连接钢筋,所述同一钢材支撑排内的钢筋柱之间通过连接钢筋连接,所述连接钢筋之间设置螺旋体钢筋,所述螺旋体钢筋通过钢筋扎丝固定在钢筋柱上。更进一步的,灌注墙体、天花板及底板的混凝土内混有钢丝段,所述钢丝段为长度为为1-3cm。更进一步的,所述天花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安全通道,所述安全通道上设置有盖板。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合门为防火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本专利技术墙体、天花板及底板内设置的钢材支撑排,增强本专利技术的牢固性,螺旋体钢筋的设置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抗撞击力,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墙体更为牢固,从而使得地震时,本专利技术也不会坍塌,从而保护了进入该空间的生命体。将专利技术设置于大楼的中部,每一层都设置相应的生命保护房,且各生命保护房之间为固定连接,对大楼的稳固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同时为人类的逃生提供了时间。2、本专利技术中灌注墙体、天花板及底板的混凝土内混有钢丝段,所述钢丝段为长度为1-3cm,该设计增强了混凝土的牢固性。3、本专利技术天花板和底板上均设置有安全通道,所述安全通道上设置有盖板,事故发生时,人们可以进入生命保护室,并通过生命保护室转移到安全地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墙体内部剖视图。图中的标号为:1、墙体;2、天花板;3、底板;4、开合门;5、盖板;6、钢材支撑排;61、钢筋柱;62、钢筋扎丝;63、螺旋体钢筋;64、连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它包括墙体1、位于墙体1上端的天花板2、位于墙体1下端的底板3和设置于墙体1上的开合门4,所述的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均为混凝土灌注而成,所述墙体1与天花板2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1与底板3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内均设置有多个钢材支撑排6,所述钢材支撑排6与钢材支撑排6之间的间距为25-35cm;所述钢材支撑排6与钢材支撑排6之间通过钢筋连接,所述钢材支撑排6包括钢筋柱61、钢筋扎丝62、螺旋体钢筋63及连接钢筋64,所述同一钢材支撑排6内的钢筋柱61之间通过连接钢筋64连接,所述连接钢筋64之间设置螺旋体钢筋63,所述螺旋体钢筋63通过钢筋扎丝62固定在钢筋柱61上。本实施例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内设置的钢材支撑排6,述增强本实施例的牢固性,螺旋体钢筋63的设置增强了本实施例的抗撞击力,使得本实施例的墙体更为牢固,从而使得地震时,本实施例也不会坍塌,从而保护了进入该空间的生命体。将本实施例设置于大楼的中部,每一层都设置相应的生命保护房,且各生命保护房之间为固定连接,对大楼的稳固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同时为人类的逃生提供了时间。[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灌注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的混凝土内混有钢丝段,所述钢丝段为长度为1-3cm,该设计增强了混凝土的牢固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所述天花板2和底板3上均设置有安全通道,所述安全通道上设置有盖板5,事故发生时,人们可以进入生命保护室,并通过生命保护室转移到安全地带。[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所述的开合门4为防火门,使得本实施例具有防火功能。如上所述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它包括墙体(1)、位于墙体(1)上端的天花板(2)、位于墙体(1)下端的底板(3)和设置于墙体(1)上的开合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均为混凝土灌注而成,所述墙体(1)与天花板(2)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1)与底板(3)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内均设置有多个钢材支撑排(6),所述钢材支撑排(6)与钢材支撑排(6)之间的间距为25‑35cm;所述钢材支撑排(6)与钢材支撑排(6)之间通过钢筋连接,所述钢材支撑排(6)包括钢筋柱(61)、钢筋扎丝(62)、螺旋体钢筋(63)及连接钢筋(64),所述同一钢材支撑排(6)内的钢筋柱(61)之间通过连接钢筋(64)连接,所述连接钢筋(64)之间设置螺旋体钢筋(63),所述螺旋体钢筋(63)通过钢筋扎丝(62)固定在钢筋柱(6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生命保护室,它包括墙体(1)、位于墙体(1)上端的天花板(2)、位于墙体(1)下端的底板(3)和设置于墙体(1)上的开合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均为混凝土灌注而成,所述墙体(1)与天花板(2)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1)与底板(3)为一体化构造;所述墙体(1)、天花板(2)及底板(3)内均设置有多个钢材支撑排(6),所述钢材支撑排(6)与钢材支撑排(6)之间的间距为25-35cm;所述钢材支撑排(6)与钢材支撑排(6)之间通过钢筋连接,所述钢材支撑排(6)包括钢筋柱(61)、钢筋扎丝(62)、螺旋体钢筋(63)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军
申请(专利权)人:龙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