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光锟专利>正文

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424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8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包括双层固定架,该双层固定架的下层设有多根等间距的下层金属定位丝,该双层固定架的上层两侧均固定有履带式固定条,两侧履带式固定条之间设有与下层金属定位丝等数量且一一对应的上层金属定位丝,所述上层金属定位丝和下层金属定位丝上均设有滑块;所述履带式固定条底部为齿轮状,所述双层固定架的架体四端均设有角度调节轮,所述角度调节轮主体结构为一齿轮,该齿轮与履带式固定条底部的连续单个齿状结构能够相互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构造巧妙,结构设置较为简单,取材和制作容易,能够进行推广应用,为医务人员工作带来便捷,减轻了病患的痛苦,并降低了穿刺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属于医疗用辅助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项简便而创伤小的技术,现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可为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而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首先要定位与选择最佳穿刺点和最佳穿刺角度,如果穿刺点、穿刺角度选择不当,容易造成重复进针,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现在医院使用的体表定位器主要为两种:一种简易体表定位器,其能够灵活选择定位点,但是在进针角度等方面主要靠医生自身经验技术来把握,稳定性、准确率非常低;另一种是高端激光三维定位系统,其稳定性、准确率较高,但是价格昂贵,操作繁琐,给患者带来较重的费用负担,难以大范围进行推广应用。当前CT穿刺定位器通常为单层定位装置,定位不够精确,医务人员经皮穿刺时,可能会发生损伤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的现象。专利号 CN201220305313.4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双层 CT 引导穿刺定位架,在应用过程中有诸多缺陷:只能用于单层穿刺的定位;定位时需要用笔标记穿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器包括双层固定架(1),该双层固定架(1)的下层设有多根等间距的下层金属定位丝(6),该双层固定架(1)的上层两侧均固定有履带式固定条(5),两侧履带式固定条(5)之间设有与下层金属定位丝(6)等数量且一一对应的上层金属定位丝(3),所述上层金属定位丝(3)和下层金属定位丝(6)上均设有滑块(4);所述履带式固定条(5)底部为齿轮状,所述双层固定架(1)的架体四端均设有角度调节轮(2),所述角度调节轮(2)主体结构为一齿轮,该齿轮与履带式固定条(5)底部的连续单个齿状结构能够相互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器包括双层固定架(1),该双层固定架(1)的下层设有多根等间距的下层金属定位丝(6),该双层固定架(1)的上层两侧均固定有履带式固定条(5),两侧履带式固定条(5)之间设有与下层金属定位丝(6)等数量且一一对应的上层金属定位丝(3),所述上层金属定位丝(3)和下层金属定位丝(6)上均设有滑块(4);所述履带式固定条(5)底部为齿轮状,所述双层固定架(1)的架体四端均设有角度调节轮(2),所述角度调节轮(2)主体结构为一齿轮,该齿轮与履带式固定条(5)底部的连续单个齿状结构能够相互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固定架(1)的上层架体还设有固定条安装槽(10),所述履带式固定条(5)固定于该固定条安装槽(10)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与金属定位丝平行方向的两两角度调节轮(2)之间设有转轴(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为一特殊球缺体,为切掉1/3的球形结构,其中间设有圆孔,用于通过金属定位丝;切掉得到的平面横截面位置设有一可转动的小半圆托架(11),方便托住穿刺针,进行平稳穿刺。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金属定位丝(3)的滑块(4)数目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锟李士明季景田
申请(专利权)人:张光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