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训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92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摆动训练机(1)中具有:座椅(2);座椅驱动装置(3),其沿由围绕前后摆动轴(9)的周期性摆动运动和围绕左右摆动轴(7)的周期性摆动运动的所结合形成的轨迹来移动座椅(2);以及控制电路(48),其能够控制马达(10)的转速和转向。该控制电路(48)能够转换马达(10)的转向,以使座椅(2)能够沿轨迹在反向上运动。由于人体沿前后方向不对称,因此当座椅(2)沿反向运动时人体产生肌肉活动的区域不同于当座椅(2)沿常规方向运动时的区域。因此,可以改变人体的摆动训练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摆动训练机(swing exercise machine),其使座椅 摆动以为受训者提供训练效果。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专利No.3394889和3394890分别公开了诸如平衡训练机和 防腰痛训练机之类的传统摆动训练机,这些训练机在受训者坐在使用六轴平 行驱动机构的摆动座椅上时平稳地实现一系列的座椅摆动模式。日本特开2005-245638号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传统的作为训练机的电动 座椅,该电动座椅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往复移动盘 形座椅。日本特开2001-286578号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传统的平衡训练机,其通 过单个马达和连杆机构实现了沿前后方向的俯仰运动和沿左右方向的倾侧运动。在上述传统的摆动训练机中,由于座椅的运动是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的 简单组合,因此座椅的运动是单调的,这样,受训者的身体适于简单的摆动 运动。另外,由于身体可以受到简单运动刺激的部分受限,因此训练的有益 效果受到制约。而且,尽管在预定期限内必须持续进行锻炼训练以获得效果, 然而受训者将厌倦简单运动的训练,因此受训者需要耐心和坚持不懈才能持 续进行训练。从而,受训者可能会在训练过程中感到踌躇。尤其是,当训练 为周期性摆动运动时,周期性摆动的方向可能成为增加训练效果的重要参 数。然而,传统上没有对周期性摆动运动的方向提供特殊的建议。而且,没 有针对活体的训练效果的特殊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训练装置,其能够转换座椅的周期性摆动运动的驱动方向,以改变对人体的摆动训练的效果,从而能够预期很 好的训练效果。根据本技术一个方案的摆动训练机包括座椅,受训者能坐在该座 椅上;座椅驱动装置,其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 向周期性地移动所述座椅,且围绕前后轴线、左右轴线和竖直轴线中的至少 一条轴线摆动所述座椅;以及反向电路,其使由该座椅驱动装置驱动的座椅 的周期性摆动运动的运动方向反向。由于人体沿前后方向是不对称的,因此当人体接受受到向前的加速力时 人体的反应不同于当人体接受向后的加速力时人体的反应。尽管人体沿左右 方向相对对称且肌肉和骨骼也形成为沿左右方向相对于脊骨对称,然而在左 侧肌肉对加速的反应不同于在右侧肌肉对加速的反应。根据这种构造,该座椅驱动装置能够转换座椅的驱动方向,因此人体的, 例如当座椅沿反向运动时产生肌肉活动的人体区域的摆动训练效果不同于 当座椅沿常规方向运动时产生肌肉活动的人体区域的摆动训练效果。从而, 即使座椅沿常规方向和反向的摆动运动的轨迹相同,也可以通过转换座椅的 运动方向这种简单的方法来改变对人体的摆动训练效果。本技术的新颖的特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阐明,且本技术通 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易于理解。附圉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应当注意到,所有附图的示出目的在 于阐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或其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摆动训练机的外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示出的摆动训练机的后视图;图3为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摆动训练机的整个构造的侧视图;图4为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摆动训练机的座椅驱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图5为座椅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座椅驱动装置的正视图;图7A为示出了摆动训练机被受训者使用的情况的立体图;图7B为示出了摆动训练机中座椅的线性运动和摆动运动的方向的说明图;图7C为示出了座椅的周期性摆动运动的轨迹的说明图; 图8为示出了用于驱动座椅驱动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9A为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摆动训练机的座椅驱动装置的构造的 正视图;图9B为图9A中示出的座椅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IOA为示意性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常规模式中 被驱动时,座椅中心的轨迹的俯视图;图10B为示意性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常规模式中 被驱动时,座椅中心的轨迹的后视图;图IOC为示意性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反向模式中被驱动时,座椅中 心的轨迹的俯视图;图IOD为示意性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反向模式中被驱动时,座椅中 心的轨迹的后视图;图IIA为示意性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常规模式中被驱动时,座椅向 前移动阶段的侧视图;图11B为示意性示出了在图IIA所示的情况中座椅中心的轨迹的俯视图;图IIC为示意性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常规模式中被驱动时,座椅向后移动阶段的立体图;图11D为示意性示出了在图11C所示的情况中座椅中心的轨迹的立体图;图12A为示意性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反向模式中被驱动时,座椅向 前移动阶段的立体图;图12B为示意性示出了在图12A所示的情况中座椅中心的轨迹的立体图;图12C为示意性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反向模式中被驱动时,座椅向 后移动阶段的側视图;图12D为示意性示出了图12C所示的情况中座椅的中心轨迹的俯视图; 图13为示出了在反向模式中受训者人体的各区域中肌肉活动总量与在 常规模式中受训者人体的各区域中肌肉活动总量的比较结果的图表;图14A为示出了在常规模式中人体的特殊肌肉的肌肉活动的肌动电流图;图14B为示出了在反向模式中人体的特殊肌肉的肌肉活动的肌动电流图;图15为示出了当座椅驱动装置仅在常规模式中被驱动时受训者的能量 新陈代谢量与当座椅驱动装置在常规模式和反向模式中均被驱动时受训者 的能量新陈代谢量的比较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摆动训练机。图1和图2分 别为示出了摆动训练机1的外型的侧视图和后视图。图3为示出了摆动训练 机1的构造的侧视图。图4为示出了摆动训练机1的座椅驱动装置3的详细 构造的侧视图。图5和图6分别为座椅驱动装置3的俯视图和后视图。摆动训练机l包括座椅2,其近似呈鞍形或马背形;座椅驱动装置3,其设置在座椅2的内部,并沿x、 y、 z、 ex、 ey和ez方向(参见图7b)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周期性地摆动座椅2;以及杆(stem) 60,其支撑座椅2 和座椅驱动装置3。杆60具有支柱(leg) 61,所述支柱61能够相对于基板 62伸长和收縮。而且,从座椅2的两侧悬挂一对镫形件26。在座椅2的前 侧设置握柄27。现对座椅驱动装置3的机构进行描述。在图3、图4和图6中,以双点 划线示出处于摆动座椅2的状态下的座椅驱动装置3。安装有座椅2的基座 4通过两对连杆(一对前连杆5a和一对后连杆5b)以摆动的方式支撑在可 移动台6上,并且该可移动台6支撑在基板8上以沿左右方向摆动。在基 座4和可移动台6之间设置有致动器13。各前连杆5a的上端均通过上前销 2a枢接在基座4的前端,且各前连杆5a的下端均通过下前销7a枢接在可移 动台6的前端。类似地,各后连杆5b的上端均通过上后销2b枢接在基座4的后端,且各后连杆5b的下端均通过下后销7b枢接在可移动台6的后端。 分别设置在可移动台6的两侧的一对下前销7a和一对下后销7b构成前、后 左右摆动轴7,所述前、后左右摆动轴7能够使连杆5围绕沿由箭头"Y"示出 的左右方向的轴线转动,如图6所示。因此,基座4能够沿由箭头"GY"示出 的前后方向反复摆动,如图4所示。如图4和图6所示,沿由箭头"X"示出的前后方向在基板8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训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受训者能坐在该座椅上;    座椅驱动装置,其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竖直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周期性地移动该座椅,且围绕前后轴线、左右轴线和竖直轴线中的至少一条轴线摆动该座椅;    反向电路,其使由该座椅驱动装置驱动的座椅的周期性摆动运动的运动方向反向。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纪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