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83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其主要是设有一骨架,该骨架表面贯穿有多个嵌孔,该嵌孔可视重心位置的不同而选择嵌合有配重块,该配重块可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或图案,然后在骨架表面灌注有吸震材质,从而将骨架整个包覆形成一吸震层,再将其表面加以研磨,使配重块的形状可显露于吸震层外,从而达到轻易调整重心及增加视觉美感,并可减少挥击产生的反震力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其主要是在骨架表面贯穿有多个嵌孔,可视重心位置的不同而在嵌孔内嵌合有配重块,并在配重块上设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再在骨架表面灌注形成有吸震层,然后将其表面研磨,使配重块的形状显露于吸震层外,这样可轻易调整出重心,并可增加视觉美感及消除反震力,以预防运动伤害。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尔夫球运动已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及接受,但是由于高尔夫球是一讲求技巧细腻、手法纯练的运动,因此一般挥杆者并不容易上手,从而造成相当多的人半途而废,无形中限制了高尔夫球运动的推广,而一般挥杆者所遭遇到的困难点即为击球点的掌握,但并非人人均为职业的高尔夫球选手,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学会击球要领,绝非易事,而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一支好的球杆,也可弥补技术上的缺陷,如果本身已有高超的技术,一旦再配合好的球杆,无异如虎添翼,无往不利,将能轻松又自在地纵横球场,而在一场高尔夫球赛中,最后在果岭上推杆进洞,关系着整场比赛的胜负关键,因此一支好的推杆能拥有反败为胜,起死回生的能力,因其主要是可配合使用者的挥击姿势及习惯,而调整出最佳的重心位置,这样才能顺畅挥击并能轻易击中甜蜜区,但由于每个人的挥击姿势及习惯有所不同,因此目前推杆的重心均位于正中央,所以挥击时稍有偏差就会失去标准的击球点,而无法有效击中甜蜜区,因此为配合各种不同挥击姿势及习惯,而设计出可调式重心的球头,如88年05月21日公告的第359186号专利(如图1所示),其构造通常是在球头1的表面挖设有槽孔10,而在槽孔10内经加压镶埋有配重调整重心,但该构造的加工制造非常麻烦费时,而且一旦球头1的重心有所不同,需要另行开模制造出不同槽孔10位置的球头1,造成成本浪费,而且受限于制造技术,配重块11的形状相当单调平凡,缺少变化及视觉美感,另有业者为使球头更具有变化,如87年08月21日公告的第338963号专利(如图2所示)通常在球头2上黏贴有(或雕刻有)图案及商标文字20等,以增加知名度或美观性,但采用黏贴方式,时间长久后易脱落,实用性不佳;而且由于各人的挥击姿势及习惯有所不同,所以挥击时稍有偏差,就会失去标准的击球点,而无法有效击中甜蜜区,而且由于挥杆的瞬间力量很大,再加上击球后所产生的反震力量,通过球杆传导至初学者的手臂上,日积月累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因此,目前所有的球头通常都无法完全兼顾到调整重心、美观及减震效果,所以造成挥击者在使用上的诸多不便,有鉴于现有球头具有上述的缺点而提出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推杆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使其可轻易调整出重心,不需另行焊接镶埋配重块,且不需另行开模制造不同重心位置的球头,能节省时间及成本,达到轻易调整重心及增大甜蜜区的功效;并可增加视觉美感及消除反震力,以预防运动伤害。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本技术的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中设有一骨架,该骨架表面贯穿有多个嵌孔,该嵌孔内可视重心位置不同而嵌合有配重块,又在骨架表面灌注有吸震材质,从而形成一厚实的吸震层,然后在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使配重块的形状可显露于吸震层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中所述配重块可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或商标图案,并且配重块后方设有嵌柱,嵌柱嵌合于骨架的嵌孔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根据本技术的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配重块可嵌合于骨架的表面不同位置,而不需另行焊接固定或者加工镶埋,从而可达到轻易调整重心及增大甜蜜区的功效。2、通过配重块可设计成各种形状或商标图案,当灌注包覆吸震层后,经表面研磨可使配重块形状露出于吸震层外,而达到不同的视觉美感。3、骨架外灌注有一吸震材质,可将骨架包覆成一厚实的吸震层,具有强大的吸震能力,可消除挥击时所产生的反震力,以避免发生手部运动伤害。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其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均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因此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推杆球头(一)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推杆球头(二)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完成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配重块嵌合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配重块嵌合于不同位置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二)的示意图。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设有一骨架3′,该骨架3的表面分别设有多个贯穿的嵌孔30,该嵌孔30内可视调整重心位置的不同而嵌入有配重块31,该配重块31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或商标图样,又该配重块31后方设有嵌柱310,再在骨架3表面灌注有吸震材质,而包覆整个骨架3形成一吸震层32(如图5所示),该吸震层32的厚度(如图6所示)可视吸震能力不同而改变,约为2.5m/m~3.0m/m之间,同时通过吸震材质填灌各个未嵌合有配重块31的嵌孔30内,这样可使吸震层32更加牢固地包覆住整个骨架3,而不会轻易剥落脱离。制造时,可视重心位置的不同,在骨架3表面的各个不同位置选择嵌入配重块31(如图7所示),而配重块31的形状可设计成各式新奇美观的图样,或者制造公司的商标图案,而其材质及重量可视重心位置不同而作改变,可选择铝、铜、钛等轻材质制成,该配重块3的厚度约与吸震层32的厚度相同(如图8所示),因此当吸震层32灌注完成后,需将整个表面再作研磨加工,使其表面光滑。而且可使配重块31的形状显露出于吸震层32表面上,形成一特殊立体的美观图案,不仅能增加其质感,并且挥击时所产生的反震力,也可完全被厚实的吸震层32所吸收,以避免挥击者手部因反震力而受到伤害,而且重心位置可在制造时任意嵌合更换不同配重块31,而不需另行焊接镶埋配重块,又不需另行开模制造不同重心位置的球头,且能节省时间及成本,达到轻易调整重心及增大甜蜜区的目的。请参阅图9、图10所示,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可将骨架3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当灌注包覆吸震层32后,可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推杆球头,以增加其形状变化,达到多样变化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目的及效果,且较现有产品更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骨架(3),所述骨架(3)的表面贯穿有多个嵌孔(30),所述嵌孔(30)内可视重心位置不同而嵌合有配重块(31),又在所述骨架(3)表面灌注有吸震材质,形成一厚实的吸震层(32),所述配重块(31)的形状显露于所述吸震层(32)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31)可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或商标图案,另外所述配重块(31)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包覆式推杆,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骨架(3),所述骨架(3)的表面贯穿有多个嵌孔(30),所述嵌孔(30)内可视重心位置不同而嵌合有配重块(31),又在所述骨架(3)表面灌注有吸震材质,形成一厚实的吸震层(32),所述配重块(31)的形状显露于所述吸震层(32)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丽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思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