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珍华专利>正文

伸缩式安全球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92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伸缩式安全球棒,其系包括一打击包覆管、一穿固于打击包覆管内的内管、一穿设于内管而一端伸出打击包覆管的握持杆,其中握持杆位于内管中的前端设有一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包括一形成于该握持杆前端的第一锁件及一设于第一锁件外的第二锁件,其中第一锁件具有一锥状部及一螺柱部,第二锁件具有一螺合于螺柱部的带动块、两片包覆嵌固于带动块两侧的夹片及一套设于两夹片外的弹性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前后调整握持杆位置后将其旋转,使锥状部紧迫扩张两夹片以使夹片紧靠内管而使握持杆定位,由于片体形状简单且受撑开确实,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及定位效果优良的功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涉及一种安全球棒,尤指一种伸缩式的安全球棒。
技术介绍
既有的安全球棒,请参看图8至图10,其系包括一打击包覆管50、一穿固于该打击包覆管50内的内管60、一穿设于内管60而一端伸出打击包覆管50的握持杆70、一设于握持杆70位于内管60一端的调整元件80及一塞设于内管60开放端的帽盖65,其中该打击包覆管50系发泡材质制成的中空管,并具有一前端51及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52;该内管60结合于打击包覆管50的内部,并具有一前端61、一反向于前端61的后端62、一环内凸形成于该内管60内壁邻近后端62处的限位部63及一轴向延伸形成于该内管60内壁的滑槽64;该握持杆70具有一前端71及一反向于前端71的后端72,并以前端71置于该内管60内而可进退活动,并且该调整元件80包括一形成于握持杆70前端71的第一锁件81及一滑设于内管60内的第二锁件85,其中第一锁件81可沿内管60内部轴向移动,并具有一用以挡止限位部63的挡止部82及一由挡止部82前端伸设的锥状螺柱部83,第二锁件85具有一管状的本体86、一形成于本体86内侧且供上述螺柱部83螺锁的的锥状内螺纹部87、一形成于本体86外侧供径向滑合于内管60滑槽64的嵌合部88及一轴向形成于本体86一侧的切口89。既有的安全球棒使用时,系先将握持杆70旋动进而带动前端的第一锁件81转动,使第一锁件81的锥状螺柱部83退出第二锁件85的锥状内螺纹部87,此时握持杆70可前后拉动调整位置,若欲将安全球棒整体调整至最长的长度,系将握持杆70向后拉动至挡止部82及限位部63互相卡抵的程度,此时反向转动握持杆70而带动其前端的第一锁件81转动,使得第一锁件81的锥状螺柱部83朝第二锁件85的锥状内螺纹部87内螺锁,将具有切口89的本体86扩张开来,藉由本体86卡抵于内管60内壁而将握持杆70定位固定。藉由前述操作可将安全球棒的握持杆70伸出或收纳至内管60中,使整体的长度可调整而能适用于不同身材的使用者,并且可缩短收纳的特性同样使得既有的安全球棒能节省包装材料及运送成本。然而既有的安全球棒由于是以内部具有锥状内螺纹部87的本体86与锥状螺柱部83配合而达到定位的效果,而本体86的锥状螺纹在射出成形的制造过程中会有生产困难的问题,因此造成既有安全球棒的零元件成本增加,削弱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除此以外,锥状螺纹之间的配合容易脱落,造成固定强度不佳;并且当握持杆70完全收纳至内管60中时,握持杆70前端的调整元件80由于长度缘故而容易抵推到帽盖65,造成帽盖65脱落,此问题亦有必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既有安全球棒会有成本较高、固定不佳及帽盖易脱落的缺点,本技术系提供一种伸缩式安全球棒,以夹片配合锥面扩张而夹挤定位的技术手段,主要为降低成本及达到确实固定目的,并进一步改良帽盖易脱落的问题。具体地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安全球棒,其包括一打击包覆管,其系系发泡材质的中空管,并具有一前端及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一穿固于该打击包覆管内的内管,该内管并具有一前端、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一环内凸形成于该内管内壁邻近后端处的限位部、一穿设于内管而一端伸出打击包覆管的握持杆,该握持杆具有一前端及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并以前端穿置于该内管中,其特征在于该握持杆前端设有一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包括一形成于该握持杆前端的第一锁件及一设于第一锁件外的第二锁件,其中第一锁件具有一对应挡止限位部的环片状挡止部、一由挡止部前端伸设的锥状部及一由锥状部前端轴向伸设的螺柱部,第二锁件具有一螺合于螺柱部且两侧凸设卡扣的带动块、两片包覆于带动块两侧的半圆弧形夹片、一套设于两夹片外的弹性环,其中两夹片的内侧中间分别对应带动块的半部形成一供其嵌合的嵌槽,两夹片并各于后端形成对应锥状部表面的滑槽,并且两夹片的外侧与内管相贴。进一步,本技术两夹片于后端滑槽处的中央由后端缘向内形成一切槽,将各夹片的后端分为两片,并且所述螺柱部的前端部分形成一段无螺纹段,于外端结合一止挡块。较佳的,握持杆加上第一锁件的长度短于内管的长度。由于本技术的两夹片以外侧贴靠内管而具有一定摩擦力,因此转动握持杆而带动螺柱部旋转时,会使螺设于螺柱部且嵌设于两夹片内的带动块沿轴向前后进退;当欲调整握持杆拉出内管的使用长度时,系转动握持杆将带动块相对锥面前移,此时两夹片仅贴靠内管壁面而可以调整握持杆进退,当调整握持杆到想要的长度时,即反向旋转握持杆将带动块朝向锥面移动,此时两嵌合的夹片会朝后方锥状部的锥面抵靠,进而错开扩张而紧密抵靠内管的内壁面,达到良好的固定握持杆的效果。运用本技术可以达到以下良好功效1、由于本技术系以两夹片配合锥状部扩张以紧迫内管定位,片体的形状简单且带动夹片后移的带动块螺合确实,因此夹片后移而受锥面撑开的定位稳固而不会脱落,使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及紧迫定位效果优良的功效,2、进一步,本技术由于握持杆加上第一锁件的长度短于内管的长度,因此握持杆收于内管中时不会有第一锁件抵靠到帽盖的情形发生,收纳使用时不会使帽盖脱落。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系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的立体剖面图。图4系本技术调整元件部分的剖面图。图5系本技术调整元件部分动作后的剖面图。图6系本技术调整元件部分的立体图。图7系本技术调整元件部分动作后的立体图。图8系既有安全球棒的立体分解图。图9系既有安全球棒后段的剖面图。图10系既有安全球棒前段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打击包覆管11前端12后端 20内管21前端 22后端23限位部25帽盖26颈环 30握持杆31前端 32后端33大头尾盖 40调整元件41第一锁件 42挡止部43锥状部44螺柱部441无螺纹段 442止挡块45第二锁件 46带动块461卡扣 47夹片471嵌槽 472滑槽473切槽 474弧形沟48弹性环50打击包覆管51前端 52后端60内管 61前端62后端 63限位部64滑槽 65帽盖70握持杆71前端72后端 80调整元件81第一锁件 82挡止部83螺柱部85第二锁件86本体 87锥状内螺纹部88嵌合部89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系一种伸缩式安全球棒,请参看图1至图4,其系包括一打击包覆管10、一穿固于该打击包覆管10内的内管20、一穿设于内管20而一端伸出打击包覆管10的握持杆30、一设于握持杆30位于内管20一端的调整元件40、一塞设于内管20开放端的帽盖25及一套固于内管20穿设有握持杆30一端外周的颈环26,其中该打击包覆管10系发泡材质制成的中空管,并具有一前端11及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12。该内管20结合于打击包覆管10内,并具有一前端21、一反向于前端21的后端22、一环内凸形成于该内管20内壁邻近后端22处的限位部23,内管20的后端并伸出打击包覆管10外而结合所述颈环26;该握持杆30具有一前端31及一反向于前端31的后端32,并以前端31置于该内管20内而可进退活动,后端32并结合一大头尾盖33。该调整元件40包括一形成于握持杆30前端31的第一锁件41及一设于第一锁件41外的第二锁件45,并且握持杆30加上第一锁件41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式安全球棒,其系包括一打击包覆管,其系发泡材质的中空管,并具有一前端及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一穿固于该打击包覆管内的内管,该内管并具有一前端、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一环内凸形成于该内管内壁邻近后端处的限位部、一穿设于内管而一端伸出打击包覆管的握持杆,该握持杆具有一前端及一反向于前端的后端,并以前端穿置于该内管中,其特征在于:该握持杆前端设有一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包括一形成于该握持杆前端的第一锁件及一设于第一锁件外的第二锁件,其中第一锁件具有一对应挡止限位部的环片状 挡止部、一由挡止部前端伸设的锥状部及一由锥状部前端轴向伸设的螺柱部,第二锁件具有一螺合于螺柱部且两侧凸设卡扣的带动块、两片包覆于带动块两侧的半圆弧形夹片、一套设于两夹片外的弹性环,其中两夹片的内侧中间分别对应带动块的半部形成一供其嵌合的嵌槽,两夹片并各于后端形成对应锥状部表面的滑槽,并且两夹片的外侧与内管相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珍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珍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