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晋祥专利>正文

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33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基架,其顶面设有一垫,底面两端各枢设有一可向内折合的脚,脚架前段为一大弧段,后段为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该基架后侧两端各与一可调整角度的调整座的一端接合,该二调整座的另端则与一把手的两端固接,该把手略呈倒U形,在靠近二调整座的一段各具有一弹力部,而把手上段的握持部则包覆有泡棉。(*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令健身者在各种状况下,均能借由身体安稳地压住坐垫基架,而推、拉把手再由把手的弹力部产生抗力,以达到运动健身功效的健身器。请参阅图7,其是在仰卧起坐时使用该健身器的示意图,使用时,健身者需以身体压住横杆94,并将肩带97、98穿套于膝盖附近,再用脚掌踩住小框架91,方能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拉动大框架90,而由弹性部95、96产生抗力,达到运动健身的功效。如上所述,采用本技术必须借由人体各部位分别抵靠小框架91、横杆94及穿套肩带95、96,才能拉动大框架90进行运动健身。但健身者的体态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大、小框架90、91的尺寸却是不变的,因此会形成健身者无法顺利使用或因勉强使用而造成运动伤害的情形,如此看来,实有改善的必要。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器,借由可伸缩调整长度的把手,健身者可依个人身材体态调整适合的把手长度,而在各种动作下均能顺利握住把手进行运动。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基架,其顶面设有一垫,底面两端各枢设有一可向内折合的脚,脚架前段为一大弧段,后段为一水平段及一垂直段,该基架后侧两端各与一可调整角度的调整座的一端接合,该二调整座的另端则与一把手的两端固接,该把手略呈倒U形,在靠近二调整座的一段各具有一弹力部,而把手上段的握持部则包覆有泡棉。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健身器,其中基架前侧两端各设有一前枢接座以枢接脚架的大弧端,且前枢接座具有一弧槽,该弧槽的两端各具有一孔,脚架的大弧段相对于前枢接座的孔处具有一内螺纹,以一具有大径部的螺栓旋入内螺纹中,使旋紧时,大径部能穿入弧槽的孔中而将脚架定位,放松时,螺栓能在弧槽中滑动使脚架可被折合,再旋紧螺栓定位,而基架后侧两端各设有一后枢接座,用以枢接延伸自脚架水平段的垂直段,后枢接座相对于前枢接座的孔处各设有一卡合孔,而脚架的垂直段相对于后枢接座的卡合孔处设有一弹簧扣,该弹簧扣可卡入卡合孔中使脚架与后枢接座定位。前述的健身器,其中调整座是由两卡合件结合而成,此二卡合件分别与基架及把手固接,二卡合件的一端各具有一齿部,且中央具有贯孔,以一螺栓穿套二卡合件的贯孔并用一螺帽锁固,使二卡件借由齿部卡固,放松螺帽时,二卡合件可枢转以改变卡合的角度,使基座与把手借由调整座调整角度。前述的健身器,其中基架后侧两端各设有一管,其顶面具有一内螺纹孔,而调整座的一端固接一杆,另一端则固接把手,该杆具有多数个孔,使杆穿套入管中时可由一固定螺栓锁固,且杆可由管的任一端穿入,并可调整其长度。前述的健身器,其中把手是由上、中、下段接合而成,其下段的一端固接于调整座,另一端固接一弹力体,该弹力体的另一端与中段的一端固接,该弹力体外包覆有泡棉层,且中段的另端设有一弹力扣,而上段两端分别具有多数个孔,使其与中段穿套时可由弹力扣卡入不同的孔中定位,而能调整把手的长度,另,上段的握持部是与中、下段倾斜有一角度且包覆泡棉的曲弧段。本技术可达到运动健身的功效,且借由可伸缩调整长度的把手,健身者可依个人身材体态调整适合的把手长度,而在各种动作下均能顺利握住把手进行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脚架张开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脚架收合的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使用于腰部运动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图4B是本技术使用于腰部运动的状态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技术使用于划船运动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习用健身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7是习用健身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该基架10的底面前侧两端各设有一前枢接座12、13,以一枢接件123与133(图中未示)穿套两片具有凹弧面的垫片124与134(图中未示),使垫片124、134(图中未示)的凹弧面吻合脚架20的大弧段21,使脚架20与前枢接座12、13枢接,而底面后侧两端各设有一后枢接座14、15(图中未示),以一枢接件142、152(图中未示)穿套两片具有凹弧面的垫片143、153(图中未示),使垫片143、153(图中未示)的凹弧面吻合脚架20的垂直段23,使脚架20与后枢接座14、15(图中未示)枢接。前枢接座12、13具有一弧槽121、131,该弧槽121、131的两端各具有一孔122、132(图中未示),而脚架20的大弧段21相对于前枢接座12、13的孔122、132处具有一内螺纹211,以一具有大径部241的螺栓24旋入内螺纹211中,使旋紧时,大径部241能穿入弧槽121、131的孔122、132中而将脚架20定位,如图3A所示,放松时,螺栓24能于弧槽121、131中滑动使脚架20可被收合,收合后再旋紧螺栓24将脚架20定位,如图3B所示,该后枢接座14、15相对于前枢接座12、13的孔122、132处各设有一卡合孔141、151,而脚架20的垂直段23相对于后枢接座14、15的卡合孔141、151处设有一弹簧扣231,该弹簧扣231可卡入卡合孔141、151中使脚架20与后枢接座14、15定位。而基架10后侧两端各设有一管16、17,其顶面具有一内螺纹孔161、171,该管16、17中是穿套一杆18、19,该杆18、19具有多数个固定孔181、191。使杆18、19穿套入管16、17中时可由一固定螺栓162、172锁固,且杆18、19可由管16、17的任一端穿入,并可借由多数个固定孔181、191调整其长度,而杆18、19的一端是固接于一调整座30。该调整座30是由两卡合件31、32结合而成,此二卡合件31、32分别与基架10的杆18、19及一把手40固接,二卡合件31、32的一端面各具有一齿部311、321及一槽312、322,且中央具有贯孔313、323。二卡合件31、32结合时,在槽312、322中设有一弹簧33,并以一长螺栓34穿套二卡合件31、32的贯孔313、323并用一螺帽35锁固,使二卡件31、32借由齿部311、321卡固。放松螺帽时,二卡合件31、32可枢转以改变卡合的角度,使基座10与把手40能借由调整座30调整角度。该把手40是由一上段41、二中段42及二下段43接合而成,其下段43的一端是固接于调整座30的卡合件32,另一端固接一弹力体44,该弹力体44的另一端与中段42的一端固接,且其外侧包覆有泡棉层45,而中段42的另端设有一弹力扣421,且上段41两端分别具有多数定位孔411,使其与中段42穿套时可由中段42的弹力扣421卡入定位孔411中定位,借由多数个定位孔411可调整把手40的长度。另,上段41的握持部412为与中、下段42、43倾斜有一角度的曲弧部,该握持部412中央部分包覆有厚泡棉413,两侧则包覆有薄泡棉414。请参阅图4A及图4B,图中所示是本技术使用于腰部运动的示意图,此时脚架20是张开与基架10底面相垂直,并用螺栓24锁固定位,健身者是坐于坐垫11上,将把手40由调整座30调整至健身者胸前的角度,再由把手4中段的弹力扣421调整把手40的长度至握持部41位于健身者的胸前的高度。运动时,健身者可弯曲上身下压,由身体抵压把手40握持部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晋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晋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