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李菊专利>正文

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29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包含一本体,由本体向外延伸一连接杆,且连接杆的末端具有一卡固块;本体由中心向连接杆的另一侧开设一容置槽,并由该本体外侧向容置槽凹设一置入槽,置入槽对应于本体中心的位置是具有一较大口径的卡固槽,且置入槽的宽度是略大于连接杆的厚度;藉此将复数个前述的单体结构彼此串接,而得串接出任意长度的呼拉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健身用的呼拉圈有关,更详而言之,乃是指一种可由多数个单体串接形成一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按,习用的呼拉圈,是为一固定呈圆形的环状物,其使用时是置于使用者的腰际,利用使用者摆动身体来甩动该呼拉圈,该呼拉圈即会受甩动力的作用而沿着使用者的腰际转动,藉此而可达到运动的目的。但是,该种习用呼拉圈的形状固定,且其所占的空间较大,收藏不易。某些业者为了改进上揭缺失,遂提出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呼拉圈1(图中所示者是为局部的结构),该种呼拉圈1是其有多数的木制球体3,藉由一绳体5将该等球体3串接起来并头尾相接,而得形成一软式呼拉圈,该种呼拉圈1的使用方式是与前揭习用呼拉图相同,不仅具有运动、按摩腰部的效果,且,其不使用时的形状并不固定,方便收藏,而改进了前述习用呼拉圈的缺失。惟,前揭利用绳体串接球体的呼拉圈1具有下列缺失有待改进一、成本较高每一个木制球体于制造时均须利用车削的方式来制造,其单一球体的成本较高,且在组装时是以人工将预定数目的球体串接起来,其人力成本亦较高,故,一个呼拉圈成品所含的成本极高,使用者购买时负担较重。二、长度固定由于绳体的长度是为固定,且串接球体数目亦为一定,因此,其所形成的呼接圈长度亦为固定,仅适用于特定身高或腰围的使用者,其适用性较低。三、挠曲性差使用时,该等球体会因甩动的力量而相互挤靠在一起,使得其弯曲的弧度变大,呼拉圈整体的挠曲性因而变小。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其所形成的呼拉圈成本较低。本技术的次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其所形成的呼拉圈长度可任意调整。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其具有较大的挠曲性。缘是,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包含有一本体,由该本体向外延伸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截断面呈扁平状,且该连接杆的末端具有一卡固块;该本体由中心向该连接杆的另一侧开设一容置槽,并由该本体外侧向该容置槽凹设一置入槽,该置入槽对应于该本体中心的位置是具有一较大口径的卡固槽,且该置入槽的宽度是略大于该连接杆的厚度;藉此,将复数个前述的单体结构彼此串接,使各该单体结构的连接杆由该置入槽置入至于另一单体结构的容置槽内,并使各该卡固块卡固至各该卡固槽内,而得串接出任意长度的呼拉圈。其中该本体是呈圆球状。其中该卡固块呈圆球状,该卡固槽的断面是呈圆形。其中该本体由中心沿该容置槽的方向设有口径较该容置槽为大的一限位槽。其中该卡固块呈圆球状,该卡固槽的断面是呈圆形,且该限位槽的断面亦呈圆形。其中该容置槽的口径是由内往外渐大。本技术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由该本体向外延伸可挠曲的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截断面呈扁平状,且该连接杆的末端具有一卡固块,由该卡固块沿该连接杆向该本体延伸一挡止块,该挡止块的厚度是大于该连接杆的厚度且略小于该卡固块的厚度;由该本体相对于该连接杆的另一侧向中心凹设一容置槽,并由该本体外侧向该容置槽凹设一置入槽,该置入槽对应于该本体中心的位置是具有一较大口径的卡固槽,该本体由中心沿该容置槽的方向设有口径较该容置槽为大的一限位槽,于该限位槽与该卡固槽间是设有一回旋空间,且该置入槽的宽度是略大于该连接杆的厚度;一挡止槽,是设于该容置槽与该限位槽间,且该挡止槽的口径是介于该容置槽与该限位槽之间;藉此,将复数个前述的单体桔构彼此串接,使各该单体结构的连接杆由另一单体结构的置入槽丑入于其容置槽内,并使各该卡固块卡固至各族卡固槽内,而得串接出任意长度的呼拉圈。其中该挡止块的载断面是呈圆形。其中该回旋空间是为由该限位槽向该卡固槽延伸呈扇形的空间。有关本技术的详细结构,特征及功效,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是习用呼拉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于使用时,连接杆与另一本体间的作动关系;图7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动作图,显示第一单体的连接杆伸入至第二单体的卡固槽的状态;图10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动作图,显示第一单体相对第二单体旋摆的状态;图11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动作图,显示二单体间组装完毕的状态。请参阅图2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10,包含有呈球状的一本体11;由该本体11向外延伸可挠曲的一连接杆13,该连接杆的截断面呈扁平状,且该连接杆13的末端具有呈圆球状的一卡固块14;由该本体11相对于该连接杆13的另一侧向中心凹设一容置槽16,该容置槽16的口径是小于该卡固块14的直径,并由该本体11外侧向该容置槽16凹设一置入槽18,该置入槽18对应于该本体11中心的位置是具有较大口径且断面呈圆形的一卡固槽21,且该置入槽18的宽度是略大于该连接杆13的厚度;该本体11由中心沿该容置槽16的方向设有长度较该容置槽16为短、且口径略大于该卡固块14的直径的一限位槽23,该限位槽23的断面是呈圆形。请参阅图4,欲将一单体结构10与另一单体结构10’串接时,是使该单体结构10的连接杆13、及卡固块14分别由该另一单体结构10’的置入槽(图中未示)、以及卡固槽21’置入于其容置槽16’内,再将该单体结构10向后拉,使该卡固块14位移至该另一单体结构的限位槽23’中;藉此,即完成串接的动作,而藉由多数的单体结构10的串接,可联结出任意长度的呼拉圈,而得适用于任意体型、身高的使用者。烦请再参阅图5,以多数个本技术串接成为一呼拉圈30后,于使用时,使用者是手持该呼拉圈30并将之圈围在腰际,藉由晃动身体而甩动该呼拉圈30沿使用者的身体转动;如图6所示,于该呼拉圈甩动之际,由于单体10与单体10’之间是具有拉扯的力量,并且因呼拉圈整体转动时含造成单体10与单体10’间转动的角位移,因此,该卡固块(图中未示)会持绩位于该限位槽23’内而不会退回至该卡固槽21’,且该连接杆13即会因为单体间角位移的关是而随之转动,进而以其较宽侧对应于该置入槽18’,藉此,不仅该卡固块14不会由该卡固槽21脱出,且该连接杆13亦因较宽侧面对该置入槽18’而不会以其较窄侧由该置入槽18’脱出,故使用时单体与单体之间不会脱开。欲将串接好的单体拆开时,是转动该本体11,使其连接杆13的较窄侧对应于另一单体10’的置入槽18并推动该本体11使其卡固块由该限位槽23’内位移至对应该卡固槽21’,再将该连接杆13连同卡固块14由该另一单体10’的置入槽18’与卡固槽21’向外移出,即完成拆卸的动作。请再参阅图7,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40,是概同于前揭较佳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本体41并不具有限位槽,且其容置槽46的口径是由内往外渐大;藉此,于二单体40间组合时(图中未示),一单体40的卡固块44是容置于另一单体的卡固槽中,并利用连接杆43于使用时与另一单体间相对旋动而以其较宽侧对应于该置入槽,而不会由该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拉圈的串接单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由该本体向外延伸可挠曲的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截断面呈扁平状,且该连接杆的末端具有一卡固块;由该本体相对于该连接杆的另一侧向中心凹设一容置槽,并由该本体外侧向该容置槽凹设一置入槽,该置入槽对应于该本体中心的位置是具有一较大口径的卡固槽,且该置入槽的宽度是略大于该连接杆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元
申请(专利权)人:吴李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