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介质、滤芯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24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可以初步去除三氯乙酸。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二壳体内通过增压器的设置使得待处理水能够与过滤介质更好的混合,更好的去三氯乙酸,并且通过滤膜的去除效果,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对于三氯乙酸的去除率高,经检测该过滤介质对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去除率在98.3%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介质及其制备方法,由该过滤介质构成的滤芯、净水装置和饮水机。
技术介绍
饮用水的消毒副产物主要存在形式为三卤甲烷类和卤乙酸类。研究表明,在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总致癌风险中,卤乙酸的致癌风险占91.9%以上,而三卤甲烷的致癌风险在8.9%以下。卤乙酸共有9种,美国EPA规定的阶段性控制的有五种: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中,三氯乙酸的致癌、致畸及遗传病、致突变性是最大的,分别是三氯甲烷的100倍与二氯乙酸的2倍,并且难以自然降解。美国水厂协会在关于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报告中指出:消毒副产物的总的致癌风险主要是由卤乙酸的致癌风险构成。我国绝大部分自来水厂仍然采用氯消毒的状况下,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污染普遍存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对饮用水中三氯乙酸去除方法的研究较少,大部分采用光催化法,过程复杂且效果也不好;RO膜法废水费电,成本高,排放的浓缩液不易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饮用水中的三氯乙酸的去除率高的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优选的,所述增压器上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增压器为横截面积由入口至出口逐渐变小的管状增压器。优选的,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22~0.45μm。优选的,所述内压式超滤膜的孔径为0.22~0.45μm。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的重量比为20~30:90~150。优选的,所述焙烧水滑石粉的焙烧温度为400℃~500℃,焙烧时间为2~4h。优选的,所述过滤介质还包括膨胀绿泥石,所述膨胀绿泥石与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20:20~30:90~150。优选的,所述过滤介质还包括三水铝石粉,所述三水铝石粉与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20:20~30:90~15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装置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方法,包括:将待处理水通过第一壳体中的内压式超滤膜过滤,而后依次经过第二壳体的增压器增压、过滤介质过滤、滤膜过滤,得到处理后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可以初步去除三氯乙酸,除此之外,还可以去除细菌、藻类和胶体物质等,不仅更好的适用于我国的国情,而且能够防止胶体物堵塞装置,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第二壳体内通过增压器的设置使得待处理水能够与过滤介质更好的混合,更好的去三氯乙酸,并且通过滤膜的去除效果,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对于三氯乙酸的去除率高,经检测该过滤介质对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去除率在98.3%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净化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本专利技术对于第一壳体的形状和材质没有特殊限制,常规的净水装置的壳体均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壳体的形状可以为长方筒状、圆筒状或者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容纳增压器、过滤介质以及膜组件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优选为圆筒状。本专利技术对于所述内压式超滤膜的具体材质不进行限定,市售常用的内压式超滤膜即可。优选可以为中空纤维超滤膜等。优选的,所述内压式超滤膜的孔径为0.22~0.45。本专利技术所述内压式超滤膜为竖直放置。由于上述竖直放置的设置,可以更好防沉淀、防积累和堵塞,以水流形成更好地冲刷作用。超滤是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的筛分过程,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混合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净化水,而混合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如细菌、藻类、胶体、铁锈、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以及过滤介质粉末都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从而实现对混合液的净化、分离的目的。超滤膜可以被做成平板膜、中空纤维膜等形式,但平板膜容易受到污染、堵塞膜孔、而且有效膜面积较小,所以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由外壳、外壳两端的环氧封头和成束的中控纤维膜丝组成,环氧封头填充了膜丝与膜丝之间的孔隙,形成混合液与净化水之间的隔离,混合液首先进入超滤膜孔内,经超滤膜过滤后成为净化水,防止了混合液不经过滤直接进入到净化水中。中空纤维超滤膜可以选用外压式超滤膜或者内压式超滤膜。外压式超滤膜运行时,混合液由于压力差沿径向由外向内渗透入中空纤维膜丝成为净化
水,而过滤形成的污垢层汇集在中空纤维膜丝外壁上,较易清洗。内压式超滤膜运行时,混合液先进入中空纤维丝的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膜丝成为净化水,接上净化水龙头,过滤形成的污垢层在中空纤维膜丝内壁上,膜丝比较细,内孔小,滞留的污垢容易堵塞膜丝。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压式超滤膜可以去除三氯乙酸,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阻挡细菌、藻类和胶体物质,更适合我国国情,防止胶体物包裹、堵塞,能够更好地保护与延长后面吸附材料和滤膜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体上部一侧设置有入口,另一侧设置有纯水出口;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底部出口和入口联合使用,可以使得内压式超滤膜自冲刷,清洗,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本专利技术对于第二壳体的形状和材质没有特殊限制,常规的净水装置的壳体均可。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壳体的形状可以为长方筒状、圆筒状或者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容纳增压器、过滤介质以及膜组件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优选为圆筒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优选为管状增压器,更优选为横截面积由入口至出口逐渐变小的管状增压器。优选将待处理水压力增加至0.3Mpa~0.5Mpa,且不会消耗电能。管状增压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壳体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入水口优选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待处理水流入增压器中,由于增压器的管径较小,水的流速得到了提高,管径逐渐缩减到更小后,待处理水的流速也变的更大,当待处理水以较高的流速喷出管状增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饮用水中三氯乙酸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压式超滤膜;入口与第一壳体出口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侧设置有与第二壳体入口相连的增压器,所述第二壳体上部设置有滤膜,底部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包括活性炭粉和焙烧水滑石粉;所述滤膜为外压式超滤膜或微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上设置有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为横截面积由入口至出口逐渐变小的管状增压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22~0.4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式超滤膜的孔径为0.22~0.45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云堂田丹宇曹龙基林春蒋荣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康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